第354章 新政顺利推行(2 / 2)
逢年过节就有人去上香,平时也有老人带着孩子去磕头,嘴里念叨着:“襄王保佑,来年再是个好收成。”
茶余饭后,大伙儿凑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聊天,一说起襄王,没一个不竖大拇指的:“那可是老天爷派下来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没有他,咱们这辈子都别想过上这好日子。”
两浙和江东,这两块地方,成了新政的“模范区”,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儿,比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榜样的力量是真厉害,消息跟长了腿似的,顺着水路、陆路传往全国各个角落。
岭南、闽地那些偏远的地方,以前消息闭塞,这会儿也慢慢传开了。
百姓们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听:“听说了吗?两浙江东那边的老百姓,真分到地了!”
“可不是嘛,我表舅在江东,托人带信来,说他们家五口人分了十亩地,今年收的谷子够吃好几年的!”
“真的假的?那咱们这儿啥时候能分啊?”
岭南和闽地的农户心里那叫一个羡慕,眼睛都快望穿了。
杨建国派往本地的工作队再下去宣传新政,腰杆都硬了不少,指着远处的路说:“看见没?两浙、江东那片都分地了,老百姓都吃上饱饭了!咱们这儿跟他们一样,只要大伙儿团结起来,成立农会,跟着襄王的章程走,襄王肯定也给咱们撑腰,地照样能分到手里!”
当地的地主老财们,一开始还嘴硬,说什么“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哪能说改就改”。
还想联合起来跟工作队对着干。可一打听两浙那边的情况,石坨镇的钱索命,以前多横啊,抢粮抢地,逼死过人,结果杨建国来了,直接把他拉到镇口毙了,家产全充公分给百姓。
秦县的王县令,跟着地主克扣赋税,包庇恶霸,也被扒了官服,关进大牢里待着了。一想到这俩的下场,地主们心里就直打鼓,后背冒凉气。
再看看本地那些以前不敢抬头的穷棒子,现在眼神都变了,不再是唯唯诺诺的样子。
私下里三一群俩一伙地串连,聊的都是分地、农会的事,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不善。
地主们是真怕了,怕自己也落得钱索命那下场。
不少地主赶紧找农会的人谈判,脸上堆着笑说:“租子我减,以后一亩地只收两成租,行不?只求别没收我多出来的土地。”
还有些更机灵的,直接说:“我愿意拿出几亩地捐献出来,给大伙儿分,只求能保住剩下的家产,平平安安过日子。”
湖广、江西那些地方,情况也差不多。
新政推行的时候,也有地主闹别扭,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分地,或者偷偷涨租子。
但架不住两浙、江东的例子摆在那儿,百姓们都盯着呢,一见地主耍花样,就往农会跑,农会再往上反映,工作队立马就来处理。
实在不行就将消息传回临安,杨建国就派杨家军过去处理,只要杨家军一到,肯定将当地的地主贪官杀得干干净净。
那些地主一看势头不对,再硬扛下去没好果子吃,大多就选择妥协了,要么减租,要么交出多余的土地,新政也就顺顺利利地铺开来了,虽说还有点小波折,但总的来说没多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