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路势如破竹(1 / 2)
毕竟是大宋的军队嘛,最擅长的就是逃跑。
那些蜀兵手里的刀枪,在火铳和炸药包面前,跟烧火棍没啥区别,根本不堪一击。
杨建国一边打仗,一边还不忘推行新政。每天晚上扎营的时候,工作队的人就会去附近的县城村镇里,跟百姓们讲新政的好处:
分田地、减租子、成立农会,以后谁欺负百姓,农会就能找杨家军帮忙。百姓们听了,都主动来给杨家军送粮食、送水,有的还主动带路,告诉士兵们哪个地主家藏了私兵,哪个地方有小路。
有个老农带着杨建国去看一片地,指着地里的庄稼说:“杨大人,这片地本来是俺们村的,被王鼎家的侄子抢去了,俺们好几户人家都没地种,只能去给他们当佃户,收的粮食大半都要交租,冬天只能吃糠咽菜,您可得给俺们做主啊!”
杨建国拍着老农的肩膀说:“老伯放心,如今杨家军来给你们做主,这片地现在就还给你们,等我们攻破成都,灭了王鼎,以后再也没人敢抢你们的地了。”
老农激动得直哭,拉着杨建国的手说:“您真是活菩萨啊!俺们这辈子都忘不了您的恩情!”
赵彦呐一路往成都逃,本来想沿途收拢残兵,可他发现,根本没人愿意跟着他了。
那些逃散的士兵也都知道新政的好处,要么回家了,要么直接投降了杨家军,有的甚至还反过来帮杨家军带路,指认他的藏身之处。
赵彦呐路过一个县城,想进去找县令要些粮草,结果县令直接闭了城门,在城楼上喊:“赵大人,您还是赶紧投降吧!襄王的军队马上就到了,您跑不掉的!”
赵彦呐气得直骂娘,可也没办法,只能带着身边剩下的百来个亲信,继续往成都跑。
等他终于逃回成都的时候,整个人都快散架了,衣服破了,脸上全是灰,连胡子都乱成了一团。
差点被城门守卫当成乞丐给赶出去。他身边的亲兵扯着嗓子喊:“瞎了眼?这是赵制置使!快开门!”
守卫探头一看,见赵彦呐那副狼狈样,头发乱得跟鸡窝似的,脸上沾着泥,一只鞋还跑丢了,裤腿撕了个大口子,露出的小腿上全是划痕。
守卫愣了半天,才半信半疑地把城门打开一条缝,让他们挤了进去。
一进城里,赵彦呐就直奔王鼎的府宅。
王鼎正坐在院子里喝茶,手里捏着个茶杯,眉头皱得紧紧的。
这几天不断有消息传过来,说剑门关丢了,沿途的州县要么被杨家军攻破,要么闻风而降,他心里早就慌得不行,茶喝在嘴里都没味儿。
听见下人报说赵彦呐来了,王鼎赶紧起身迎接,可一看见赵彦呐的模样,吓得手里的茶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赵…赵大人?您这是咋了?剑门关…剑门关没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