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民国之燕燕 > 第482章番外:死亡天使

第482章番外:死亡天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苏纯钧也没有追问,他默默的支持着她的决定。

他们乘上轮船,在彩带和欢呼声中前往日本。

船行途中十分的欢快,因为越来越靠近日本,海上时常可见军舰的身影,祝玉燕光明正大的请船员帮她跟军舰合影,或是跟飞过的飞机合影,或是跟偶见的海岸线、色彩不一的海面、空中盘旋的海鸟、遇上的鲸鱼或其他鱼群,等等,甲板上很快都知道了有一个热衷于拍照的夫妻,其中妻子像一只欢乐的小鸟四处飞舞,丈夫总是热情的在一旁看着她。

他们也丝毫不忌讳自己的目的地,日本。

“他们太可怜了!”祝玉燕在餐厅里举着香槟大声说,“太可怜了!我想我应该去看一看,给他们捐点钱什么的。”

“他们肯定需要像您这样慈悲的太太的关照。”一位绅士说。

“但我觉得那里一定很危险,会有很多病菌。”一位白人太太说。

祝玉燕点点头:“是啊,不过我们会住在英国的军营里,那里应该会有干净的食物。”

另一些人很好奇,他们得知这一对夫妻就是知名作者,其中不止一位读过他们的小说,场面顿时更加热烈。

太太和小姐们都很羡慕祝玉燕,认为她的夫妻生活一定非常幸福。

一位小姐小声问:“您有什么秘诀吗?”

太太们和小姐们全都围过来悄悄的听。

“哦,对您这样年轻的小姐,我不应该讲得太多。”祝玉燕小声说,她环视四周,“但我必须要说,那就是不要生孩子!不止是危险,生孩子会妨碍夫妻之间的乐趣。这可不是什么能说的,上帝原谅我。”她在胸口划了个十字。

“我们肯定不能不生?对吗?”一个未婚小姐紧张的跟四周的太太们对视,想寻找一些支持,“我们结了婚就一定要生下孩子的,我是说,人们就是为了继承人才需要结婚?”

一个也是已婚的太太语重心长的说:“这是智理明言。虽然我有两个孩子,但是我只能说,如果没有,我一定能比现在更幸福。”

“孩子不是必须品。”另一个太太也说,“就像丈夫未必有钱一样,假如他没有土地,又有什么必要生一个孩子来继承呢?钱花掉就行了。”

许多已婚的太太都发出赞成之音。钱是婚姻中的必须之物,孩子却不是。

“怎么才能?”一位年轻的太太小心翼翼的发言,“我是说,我当然不是说不生孩子,肯定还是需要一两个的,不过,我也不想生那么多,我的母亲生了五个。”她不自在的在沙发上挪了挪屁股,“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总是不行的。”

祝玉燕仿佛是真神下降,来点化信徒的,她在之后悄悄与这位发愁的太太聊了聊,提了提那个方便的小东西。

“它甚至能让男人更久一点,我是说……它对男人和女人都一样有用,除了有点贵,但是偶尔花一点钱,也很值得。”祝玉燕轻轻说。

这一次悄悄的耳语在很短的时间里横扫全船,人人都相信这必定是他们夫妇感情深厚的法宝。

苏纯钧对祝玉燕说:“我应该在上船时提一箱这个,肯定能发大财。”

他们当然带了一些,因为担心在日本买不到,在被先生们围攻过后,苏老师让出去了五支,心疼无比,后面再有人叫高价他也不肯让出了。

苏老师怒气冲冲的对着在吸烟室堵住他的绅士说:“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们可以回国再去买!而我,我将要去一个不毛之地,天知道我要在那里待几个月,难道我还能为买这个东西回一趟国吗!”

绅士们哈哈大笑。

“如果有必要的话。”一位年轻的绅士眨眨眼。

苏老师整一整自己的领子,“那我也不得不坐船回来一次了。”

难以相信这个东西现在竟然没有多少人用,除了贵,就是无人知晓。哪怕是这些中产阶级的太太小姐也很少有完整的性知识。

祝玉燕因为写小说的名声,被当做是大师,在船旅上交了很多亲密的朋友。

不过在日本下船后,她就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世界了。

英国、美国的舰船在日本海上盘旋。

祝玉燕和苏纯钧没有乱走,他们在横滨下船后就掏出出版社的介绍信走进了英国军营,并在军营外面的旅馆包下一间套房,旅馆有马车和汽车,也包三餐,还可以提供侍女、管家和秘书。

旅馆里已经住满了人,而外面的街上,被英国军的关卡拦住的地方,全是日本人的难民,他们在地上挤成一团哀号着,有很多身上全是血污。

旅馆主人是个美国犹太人,他说:“这些人活不了多久了,他们身上的皮都烂了。”

祝玉燕他们花了大钱,旅馆主人很愿意跟他们聊天。

祝玉燕:“我想去看一看,他们集中在哪里?”

旅馆主人:“哪里都有,哪里的空地都有,躺满了,这些都是逃过来的。”

祝玉燕:“如果我想去广岛和长崎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旅馆主人:“哦,我可不建议您这样的太太去那种地方,至少等上一个月,现在那里全是尸体,臭气熏天。”

祝玉燕:“尸体还没有收拾好吗?现在已经十月了。”

旅馆主人:“没有,因为没有人去,到处都在寻找志愿者,我听说他们把尸体堆到船上扔到海里去,只有一些能找到家人的才可能下葬——不过大部分都是一起被炸死了。”

祝玉燕:“有多少尸体?”

旅馆主人:“没有人去数过,但我猜有十几万具吧。”

祝玉燕在军营等了一周,终于找到了可以进入广岛和长崎的队伍。

是教会组织的救援队,有各国人士参与,像她一样似乎并不是去救援而是去采访拍照的有不少。

他们找到了军队送他们过去。

一路过去,日本人心惶惶,随处可见逃难者的尸体,他们躺在路边,有的身上盖着白布,有的什么也没有。

日本已经宣布投降了,国家也像是一起垮了台。

日本人不接受国家竟然宣布投降,年轻的日本学生在街头游行哭骂,要求日本修改投降命令,不论是男是女,都跪在地上磕头或向天祈祷,日本没有战败,没有投降。

不过他们看到外国军队和一行外国人的车辆驶过时,都非常安静,会迅速把路让出来,不必英国军队驱赶,还有的会整齐的站在路边向车队鞠躬、行礼、招手。

祝玉燕对这些奇怪的日本人实在理解不了。

战争的确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日本人哪怕受着日本政府的压迫,却仍然不接受日本投降的现实,认为这是政府的失败。

——他们只愿意接受日本胜利的现实。

在发动战争的那一刻起,他们哪怕是被迫拖进来的,也不接受日本会失败的结果了。

不过,跟民间的呼声相反,日本的报纸、电视台、广播却都在宣扬着日本的投降,日本的人民要赶紧重新投入生活,因为有巨大的战争赔款要付。

但日本的经济显然是垮了。

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做为战争机器运转着,根本没有给国民留下生路,现在突然战败,要将一切都交给胜利国来决定国运,他们没有办法马上转变过来。

路上所有的商店都倒闭了,关上门的也被砸了,物价奇高,到处都买不到粮食。

但是英国士兵却要求饭店要照常营业,供应给他们食物。

所以当他们的队伍停下来时,这条街上所有的商店都必须赶紧开门,并送上所有的食物。

祝玉燕心安理得的吃着日本人送上来的鸡蛋和大米,但这贫瘠的食物并不能令所有人都满意,一些人开始打退堂鼓,认为这条路显然比他们想的要更艰难,帮助日本人的理想也有些过于遥远了。

等他们终于到达广岛后,随行人员少了三分之一。

祝玉燕和苏纯钧留到了最后。

他们在进入广岛后,马上就被分配了工作。

祝玉燕因为号称自己有担任过护士,被分配去管理一个马路医院。

马路医院是因为医院就在马路上,病人是广岛居民,有的是被从废墟里挖出来的,有的则是在这段时间里才慢慢变坏的。

他们没有床,只能躺在地上。

当然也没有药,没有医生,没有一切。

食物和水也很少。

祝玉燕不用负责任何事,她不需要解决食物和水,也不用管缺医少药的问题,送她来的那个白人医生说:“你只需要记下他们是什么时候死的就行。”

祝玉燕:“只需要记录死期?”

白人医生:“我们也没办法做得更多了。”

她开始徘徊在马路医院上,徘徊在一个个病人身边。

他们大多数的眼睛都被盖着,几乎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血污一团,长着蛆虫。据说有生物学士在研究这些蛆虫,他们认为蛆虫对伤口是有益的,要求护士不要去管这些蛆。

挺好的,她没有意见。

几乎所有人的皮肤都消失了,像是一块块血溃,烂的烂,边缘有烧焦的痕迹。

所以他们死得很快,而新的人送来的也很快。

马路医院每一天都在扩大,而死掉的人根本没有办法马上清理走,只能等运尸的车过来拉。

祝玉燕记录着每一个人的死,在看到年轻的少女和老人时,她不是不感触的,更别提其中还有一些儿童。但有一天,她看到了一个男人,身上披着日本军服。

他还算强壮,所以还活着,而且发出的声音比周围的人要多得多。

她走近听过他是在哼歌,《君之代》,日本国歌。

终于,教会送来了一些药物,可以治疗他们身上的炎症。

她每回都在路过这个男人的时候轻声用日语说:“先生,你真强壮,我想你能多撑几天吧,这药我就先给别人用了。”

然后这个男人就会努力挣扎,向她号叫。

不过他没能叫多久,大概五天,他就死了。

过了半个月,白人医生过来查看这边的情况,他看着她的记录本说:“为什么男人死得这么多?”

祝玉燕温柔的说:“他们病得太重了,而且这些坚强的男人都愿意把药让给弱者。”

白人医生不在乎的说:“那就这样吧。”

他把记录本还给了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