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梧桐树下的道别与星图(2 / 2)
早已等候在停机坪的军用吉普车,载着陈羽墨,沿着一条几乎与戈壁融为一体的、毫不起眼的硬化道路疾驰。车窗外,景色单调地飞逝。大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前方出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光秃秃的山峦。吉普车没有减速,反而一头扎向其中一座山体看似普通的岩壁。
厚重的、与山体颜色完美融合的伪装大门无声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一个深邃的、灯火通明的巨大入口。车子驶入,大门在身后迅速闭合,隔绝了外界的荒凉与阳光。眼前豁然开朗!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冷却液、臭氧以及一种高度洁净环境特有的微冷气息。巨大的轰鸣声并非来自单一源头,而是由无数精密设备运转、能量传输、机械臂作业、以及人员指令交织而成的宏大交响曲。这里,就是华夏最核心、最神秘的科研与制造基地——龙渊。
钱老他们早已等候在基地核心区域的入口处。他们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却如同被点燃的火炬,充满了亢奋、期待与一种即将投身伟大事业的使命感。看到陈羽墨从车上下来,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陈总!”
“羽墨!”
陈羽墨的目光扫过众人,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寒暄:“辛苦各位。时间紧迫,直接开始。”
一行人步入基地的核心指挥中心。这里比外面的生产区更加安静,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正显示着复杂的轨道模型、材料应力分析图、能量流拓扑结构。空气中只有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
陈羽墨走到中央控制台前。他没有任何开场白,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操作。巨大的主屏幕瞬间切换,不再是分散的图纸,而是一幅极其宏大、精密、立体的三维全息星图!
星图的中心,是一个由无数复杂模块组合而成的、如同神话中“南天门”般的巨大轨道空间站概念模型。它并非静止,而是在虚拟的近地轨道上缓缓旋转,每一个模块都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微光,代表着不同的功能区域——能源核心、生活舱段、观测平台、防御阵列、对接港口、深空探测器发射平台……
“这就是‘南天门’的最终形态蓝图。”陈羽墨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响起,沉稳而清晰,如同在宣读宇宙的法则,“它不是图纸的堆砌,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个悬于九天、守护星球、探索深空的国之重器。”
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一点。星图瞬间分解,化作无数条流淌着数据和微光的“星云光带”,如同有生命般,精准地流向指挥中心内不同区域的负责人面前。
没有长篇累牍的任务分配,没有冗杂的会议讨论。所有核心难点、技术路径、预研方向,都通过这幅动态的、蕴含着庞大信息流的全息星图,精准而直观地传递给了每一位负责人。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只有设备运行的嗡鸣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所有人都被这超越想象、直指苍穹的宏伟蓝图和那精妙绝伦、如同神谕般的任务分解方式所深深震撼!
“核心难点与解决方案,已同步嵌入你们各自的接收终端。”陈羽墨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荡起无形的涟漪。
“能源堆的约束稳定性、空间材料的原子氧防护、空天运输的对接冗余设计、智能核心的容错阈值……所有关键节点,皆有路径。”
他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安定了众人被宏大蓝图冲击得有些激荡的心神。有路径!有方案!这比任何鼓舞人心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龙渊基地,自此刻起,全功率运转。”陈羽墨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被使命感点燃的脸庞,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传遍整个指挥中心,“目标:南天门!时限:刻不容缓!”
“是!!!”
整齐划一、带着破釜沉舟般决绝与亢奋的回应声,如同惊雷,在这深埋于西北群山之下的钢铁殿堂中轰然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