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西山大院礼与江南科学魂(1 / 2)
西山大院深处,那间象征着国家最高决策意志的书房,灯火彻夜未熄。
窗外是沉沉的夜色,窗内却弥漫着一种决定未来的肃穆与激昂。
首长端坐于主位,面容在灯影下显得格外深邃。华科院院长李唐清、工程院院长冯家全、科技部部长徐道叶,以及国家领导人分坐两侧。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正无声滚动着陈羽墨自2015年以来,所主导的一项项足以改天换地的工程名称:云龙五代机、苍穹发动机、幻影隐身材料、盘古高精度工业母机、天网系统…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共和国科技实力一次质的飞跃,都深深烙印着那个年轻得不可思议的名字。
“诸位,”
首长沉缓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陈羽墨同志的贡献,无需我赘述。他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更是将我们带入了科技发展的快车道,甚至…开辟了全新的赛道!其价值,已无法用传统的功勋体系来衡量。”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位,最终定格在屏幕上的名字上:“华科院,是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的基石,功勋卓着。工程院,是重大工程实践的智库,不可或缺。但陈羽墨同志所掌握和引领的…是超越当前认知的前沿科技,是全领域、颠覆性的未来方向!其广度、深度、速度,现有的两院体系,已难以完全承载和高效驱动。”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首长沉稳的声音在回响:
“因此,我提议:设立第三座国家科学院!”
“与华科院、工程院并列,独立建制!隶属于国务院直接管理。”
“命名为——江南科学院!”
“院址,定于陈羽墨同志的家乡,庐州!”
“其职能,专注于全领域前沿科技研究、颠覆性技术突破、以及未来战略科技方向的探索与引领!”
“陈羽墨同志,担任首任院长!”
话音落下,书房内并未立刻响起议论,反而陷入一种更深沉的思考。
李院长推了推眼镜,眼中没有半分不悦,只有深切的认同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我完全赞同首长的提议。羽墨所涉足的领域,很多我们还在理解阶段,他已经拿出了解决方案。与其让他在现有的框架里‘削足适履’,不如给他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江南科学院,实至名归!华科院愿全力支持,共享资源!”
冯院长也重重点头,声音洪亮:“工程院附议!羽墨的成果转化速度惊人,工程实践能力更是匪夷所思。新科学院专注于前沿,我们工程院负责将成熟技术落地,相辅相成!这是国家科技力量布局的飞跃!”
徐道叶部长和其他几位领导人交换了眼神,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与赞同。
“科技部全力保障!”徐道叶斩钉截铁,
“江南科学院所需的一切政策、资源、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即刻启动!庐州方面,我们会立刻协调,划拨最优地块,启动基建!”
提议,在无人反对、甚至带着一种迎接新时代的期待中,全票通过。
次日中午,阳光正好。
燕京军区总医院的特护病房内,气氛温馨。陈羽墨精神好了许多,正靠在床头,田夕薇坐在床边给他削着苹果,小梨涡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苏晚晴、林薇和陈建国、田志刚等人也在,轻声聊着天。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首长高大的身影再次出现,身后跟着华科院的李院长和工程院的冯院长以及科技部徐部长。
“首长!”“李院长!”“冯院长!”“徐部长!”病房内的人连忙起身问候,带着一丝惊讶。
首长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摆摆手让大家坐下。他没有寒暄,目光直接落在陈羽墨身上,然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郑重地取出一个暗红色、印着国徽的特殊硬壳证件。
“羽墨,”首长的声音沉稳而带着一种特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