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生命曙光与国之重诺(1 / 2)
十月下旬的庐州,秋意正浓,梧桐叶染上深深浅浅的金黄。
星海娱乐楼下,保姆车静静等候。
田夕薇穿着舒适的米白色高领毛衣,搭配浅蓝色牛仔裤,长发松松挽了个丸子头,几缕碎发垂在颊边,笑容清新甜美。
她身旁是同样穿着休闲的梨子,以及经纪人杨思琪。
“小田,我们到燕京住哪个酒店?节目组那边好像还没具体安排。”
李一桐一边放行李一边随口问道。
田夕薇神秘地眨眨眼,小梨涡俏皮地漾开:“保密!到了就知道了,保证是个惊喜!”
车子平稳驶向机场。
一路无话,抵达燕京,出了航站楼,一辆黑色红旗早已停在专属通道旁。
一位身姿挺拔、穿着笔挺军装的上尉军衔的军人站在车旁。看到田夕薇一行走来,他立刻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清晰:
“陈太太,李小姐,杨女士,一路辛苦了!请上车!”
“陈太太?”
梨子和杨思琪同时一愣,目光在军人庄重的军礼和那辆代表着特殊意义的红旗轿车之间来回扫视,有些懵。
田夕薇倒是落落大方,笑着点点头:
“辛苦你了,王上尉。”
她拉开车门,招呼还愣在原地的两人:“雪宝,思琪姐,快上车呀!”
梨子和杨思琪晕乎乎地坐进宽敞舒适、内饰透着庄重与质感的后座。
车子启动,平稳地驶离机场,汇入燕京傍晚的车流,但行驶的方向却并非繁华的酒店区,而是朝着西山方向。
随着车辆驶入一条林木葱郁、戒备森严的道路,经过数道需要查验证件和核对身份的关卡,周围的氛围愈发肃穆宁静。
梨子和杨思琪透过车窗,看着沿途偶尔驶过的同样挂着特殊牌照的车辆,以及远处掩映在林木间的中式庭院轮廓,心中的震惊越来越大。
当红旗车最终停在一处环境清幽、安保严密的大院内一栋古朴素雅的四合院前时,李一桐终于忍不住小声惊呼:
“我的天…小田…这里是…”
她看向田夕薇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
杨思琪也深吸一口气,作为圈内资深经纪人,她自然明白这个地方意味着什么。她看着田夕薇,目光复杂:“小田,这……”
田夕薇打开车门,秋夜的微凉空气拂面而来,她笑容温婉,带着一丝被家人宠爱的甜蜜:
“嗯,家属区,是首长送给墨墨的。这次拍摄时间不短,住这里方便也安全。走吧,房间都收拾好啦!”
梨子和杨思琪跟着田夕薇走进院子,心中的震撼久久无法平息。
羡慕自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为田夕薇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踏实。在这个地方,她们的安全感和底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间悄然滑过,日历翻到了十一月五日。
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华夏医疗史册的日子。
上午十点整,央视新闻频道、各大媒体平台、同时切换到了同一个庄重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会场背景是巨大的国徽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华夏科学院联合新闻发布会”的字样。
主席台上,卫健委主任、药监局局长、华科院生物工程院院长李振华院士,以及一身深色西装的陈羽墨。
全国的目光,在此刻聚焦。
发布会由卫健委主任主持。他首先以沉稳有力的声音宣布: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全国同胞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振奋的心情,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三项关乎国民健康福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会场一片寂静,无数镜头对准主席台。
“第一项成果,”药监局局长接过话头,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经过严格审核与验证,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灵枢’全智能手术机器人系统,正式通过国家认证,获准上市应用!”
大屏幕上立刻切换出“灵枢”的高清画面。线条流畅、充满科技感,精密灵活的机械臂在模拟手术场景中展示着令人惊叹的稳定性与微米级的精确操作。
解说词清晰响起:“‘灵枢’系统融合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精密机械、多模态成像与力反馈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心外科、肿瘤切除等高精度、高难度手术领域,极大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与恢复时间!”
画面中,一位资深外科医生戴着特制目镜,通过动作捕捉和意念辅助,远程操控“灵枢”的机械臂,在模拟血管上完成了一次完美无瑕的缝合。会场内响起一片惊叹的吸气声。
“第二项成果,”卫健委主任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为民谋福的郑重,
“即日起,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将迎来历史性的全面深化改革!”
大屏幕上清晰地列出改革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