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声东击西(1 / 2)
皇帝踱至窗边,望着宫墙外渐亮的天色,目光深沉。他想起了五皇子傅知时近日愈发频繁的请安和那些看似无意、实则句句指向江南进展和那块紫玉螭龙佩的言语。
他这个儿子,聪明有余,而仁厚忠正之心,却似乎蒙上了一层看不透的纱。
乌篷船在晨雾中悄然驶入支流,停靠在一个不起眼的私人小码头旁。早已接到飞鸽传书的仓库管事周诚,带着两个心腹伙计,焦急而警惕地等候着。
“小姐!石护卫!你们可算到了!”周诚看到船上下来的温瑶和石磊,以及被抬下来的昏迷老人,连忙迎上,“快,里面都已准备妥当!”
众人迅速将陈老花安置到内院干净的客房里。周诚早已请来了当地一位口风极紧、医术也不错的老郎中。
老郎中仔细诊脉后,捋须道:“这位老丈是惊惧过度,心神耗损,加之年老体弱,又受了些风寒皮肉之苦,故而昏厥。性命应无大碍,老夫开几副安神定惊、固本培元的方子,好生将养几日,待心神稍定,或有转机。”
众人闻言,稍松了口气。
温瑶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借用仓库的鸽房,将江南水道秘图的摹本、王妃信件和血书的抄件,以及她根据线索推断出的、关于庞福“货”船极可能运送的是“活人”前往皇陵区域的惊人猜册,分拆成数份,用温家商行最高等级的密码,通过数只信鸽分别发往京城镇国公府、皇帝的秘密奏事渠道,以及她期望若傅韶景脱身可能会联络的皇家暗线节点。
做完这一切,疲惫几乎将她击倒,但她强撑着精神,找到正在检查马匹和车辆的石磊和周诚。
“周管事,码头附近可有异常?”温瑶问。
周诚面色凝重:“回小姐,昨夜至今晨,确有几批陌生面孔在附近河道转悠,不像寻常商旅或渔民,眼神都带着钩子。我们的人没敢靠近,但瞧着不对劲。”
石磊冷哼一声:“果然阴魂不散。小姐,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需尽快决定下一步行止。水路快但险,陆路稳但慢,陈老经不起颠簸。”
温瑶沉吟片刻,刚欲开口,一名在外围警戒的伙计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小截东西:“小姐,石爷,周管事,在那边芦苇荡里发现的,像是从什么人身上刮下来的。”
那是一小截丝线编织的穗子,颜色鲜亮,工艺精巧,绝非寻常百姓或江湖客所用,更带着明显的京畿风格。
温瑶接过一看,脸色微微一变:“这……这像是五皇子府上侍卫惯用的剑穗样式……”
石磊和周诚的脸色顿时都凝重起来。
“五皇子的人?”石磊眉头拧紧,“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巧合,还是……”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意思不言而喻——是友是敌?是来暗中保护,还是来……确保某些秘密永远沉默?
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压抑。前有狼后有虎,如今侧面又出现了意图难测的皇家势力。每一步都如同在深渊边缘行走。
温瑶握紧了那截冰冷的穗子,目光扫过昏迷的陈老花,扫过怀中沉重的证据,最终望向北方,她知道,回家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与陷阱,而揭开一切真相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周管事,尽快按方抓药,煎好给陈老喂下。石护卫,我们最迟傍晚必须离开这里。”温瑶的声音恢复了冷静,“走陆路,选最偏僻难行的小道。速度慢些无妨,安全和隐蔽第一。同时,放出声去,就说我们看到有疑似温家小姐的船队继续沿运河北上了。”
“声东击西?好计!”石磊眼睛一亮。
“另外,”温瑶看向那截穗子,眼神复杂,“想办法,查一查这附近是否真有五皇子府上的人,有多少,目的何在。但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命令下达,整个仓库据点立刻隐秘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而在杭州城内,庞府密室中,庞世安听着心腹带回的接连坏消息,气得几乎呕血,脸上皱纹更深,如同老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