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真相?(1 / 2)
皇宫深邃,朱墙高耸。傅韶景和温瑶跟随引路太监,穿过一道道宫门。御林军盔甲鲜明,肃立无声,气氛压抑。
他们被直接引至御书房外。太监通传后,厚重的门扉打开。
武顺帝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沉静,不怒自威。下方两侧,竟站着数位重臣,包括大理寺卿、刑部尚书,还有——五皇子傅知时。他依旧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看到傅韶景和温瑶,甚至还微微颔首示意,眼神却难以捉摸。
“臣傅韶景(臣女温瑶),叩见陛下。”两人依礼参拜。
“平身。”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江南之事,朕已大致知晓。人证物证可都带入宫了?”
“回陛下,重要人犯庞福、关键人证陈老花已移交大理寺。江南水道秘图、信王妃血书及亲笔信件、紫玉螭龙佩等物证在此。”傅韶景从怀中取出那个油布包裹,由太监呈送御前。
皇帝没有立刻打开,目光扫过傅知时,又回到傅韶景身上:“朕听闻,尔等在邙山遭遇顽抗,匪首‘鬼面具’坠江遁逃?”
“是。其人身手极高,面部毁容,身份不明。但庞福已招供,其代号‘幽冥使’,乃前朝余孽核心成员。另供出京中尚有一代号‘金凤凰’之核心成员,乃宫中有权势之女子。”傅韶景如实回禀,话语清晰,没有任何修饰。
御书房内顿时一片死寂。宫中女子!这几个字如同惊雷。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脸色骤变,下意识地垂首屏息。
傅知时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恢复平静,反而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担忧。
皇帝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变得锐利如刀,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宫中女子……‘金凤凰’……好,好得很。”他语气平淡,却让人不寒而栗。
“父皇,”傅知时忽然开口,语气恳切,“此事关乎重大,切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庞福乃戴罪之身,其供词是否为脱罪攀咬,尚未可知。且‘宫中女子’范围甚广,若贸然清查,恐引起后宫动荡,朝局不安。”
他看似在为大局着想,实则句句都在暗示庞福证词不可靠,试图模糊焦点。
傅韶景冷声道:“五殿下所言似有理。但庞福供词与信王妃血书刻下的‘凤簪镯’特征、以及其偷听到的‘金凤凰’称谓完全吻合。且若非宫中高位女子,如何能轻易动用‘静心檀’线索栽赃太后?如何能对祭坛、皇陵之事如此熟悉?甚至可能……”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傅知时,“影响江北总督为其所用?”
傅知时面色不变,叹息道:“韶景兄所言虽为推测,却也不无道理。只是……仍需铁证。不知那紫玉螭龙佩,可否看出端倪?”他又将话题引回了玉佩上。
皇帝终于打开了那个油布包裹。他先快速浏览了水道图和王妃血书,目光在那刻着的“凤…簪…镯…庞…害…景…冤”上停留片刻,面色更沉。最后,他拿起了那枚紫玉螭龙佩,对着光仔细察看。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突然,皇帝的目光定格在玉佩螭龙盘绕的中心点。那里有一处极细微的雕刻,并非龙纹,而是一个几乎难以辨认的、特殊的古老字符。
皇帝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利箭般射向五皇子傅知时!
“知时,”皇帝的声音冷得如同冰碴,“朕记得,你生母敏妃娘娘,出身前朝降臣慕容氏。慕容家的族徽,正是这‘古凤纹’吧?”
如同晴天霹雳!所有人都惊呆了!
傅知时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僵住,血色一点点褪去。他强自镇定:“父皇……您这是何意?母妃族徽确为古凤纹,但这与玉佩有何关联?天下凤纹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