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转运司(2 / 2)
镇北将军赵擎早已率众将出城十里相迎。再次相见,赵擎态度更为恭敬信服。城内军民得知信亲王亲至整饬边防,亦是欢欣鼓舞。
略作休整,傅韶景立刻投入公务。巡防、视察军堡、检阅士卒、召见各级将领,每日忙得脚不沾地。温瑶则安顿好行辕内务后,也开始履行她“转运使”的职责,带着人手清查粮仓、核对账目、勘察粮道。
北境条件艰苦,行辕远不如京城王府舒适。但温瑶毫无怨言,反而很快适应,甚至学会了当地牧民烹煮奶茶的方法,常在傅韶景忙碌归来时,为他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驱寒暖身的奶茶。
傅韶景巡视归来,面色沉肃。“怎么了?”温瑶递上热毛巾问道。“军械老旧,缺额严重。”傅韶景沉声道,“尤其是箭矢、铠甲。若戎狄来犯,恐难支撑。”温瑶想了想:“朝廷拨付的军资有限,一时难以补齐。或许……可效仿古人,以战养战?”“嗯?”傅韶景看向她。“我近日清查旧账,发现北境与戎狄交界处,有几处小型铁矿和皮货资源,以往因冲突不断,未能有效开采利用。我们何不派兵控制这些区域,组织军中工匠和招募流民,就地取材,打造军械,鞣制皮甲?既可补充军备,亦可安置流民,稳固边防。”
傅韶景眼中一亮:“此法甚好!明日我便与赵将军商议,抽调人手,即刻去办!”
计划很快推行。傅韶景派兵控制了资源点,温瑶则负责协调工匠和流民,建立简易的工坊。一时间,北境防线后方竟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然而,这番动静,自然也引起了对面戎狄的注意。
一日深夜,傅韶景刚从工坊视察归来,忽听城外号角长鸣,警讯大作!“报——!”斥候疾奔入内,“王爷!戎狄一支骑兵突袭了黑石岭铁矿!”
傅韶景猛地站起:“情况如何?”“留守将士正拼死抵抗!但敌军人数众多,恐支撑不了多久!”
黑石岭是最大的一处铁矿,若被夺回或破坏,将严重影响军械打造。“点兵!随我出战!”傅韶景抓起佩剑,披甲便走。
温瑶追出门口:“王爷小心!”傅韶景回头看她一眼:“守好城里!”说罢,翻身上马,带着亲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夜幕。
城外杀声震天。温瑶站在城头,远远望见火把如龙,向着黑石岭方向疾驰而去,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一战,直至天明方歇。
当傅韶景带着一身血污和疲惫,押着俘虏、驱赶着夺回的牲口物资返回云州时,朝阳正照亮他冷峻却坚毅的侧脸。
他赢了。不仅击退了戎狄,还顺势夺回了另一处被其占据的小型盐池。
温瑶在城门口迎上他,看着他甲胄上的刀痕和疲惫却明亮的眼睛,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回来就好。”
黑石岭一战的胜利,虽小却极大地提振了北境军民的士气。信亲王傅韶景的威名再次响彻边关,不仅因其骁勇善战,更因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军械在被补充,堡垒在被加固,连军粮都因温瑶推行的新法而变得充足及时。
云州行辕如今成了北境真正的军政中心。傅韶景每日与将领们议事至深夜,沙盘上的标记不断调整,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边防体系如同精密的机器,开始更高效地运转。
温瑶也忙碌异常。她设立的“转运司”就设在行辕旁院,几名从京城带来的文书和本地招募的算手忙得团团转。核对账目、调度物资、管理新辟的矿场和工坊,事事都需她过目定夺。她甚至亲自设计了新的粮仓防潮结构和更省柴的灶台,在军中推广,深受兵士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