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本官自行翻阅(2 / 2)
这已不仅仅是糊涂账,这是系统性的、上下其手的贪腐!整个财政体系,从地方到中央,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心照不宣的分配规则。
王司库口中的“惯例”和“难以厘清”,其实就是这个利益共同体自我保护的外衣。
几天后,当姜淮再次召见王司库,看似随意地问起几个他已摸清底细的具体账目细节时,王司库那原本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缝。
他的回答不再那么流畅自信,眼神也开始有些游移。
姜淮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和。他知道,自己已经触碰到了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它庞大、黑暗,且坚固。
直接撞上去,只会是船毁人亡。他需要更清晰的脉络、更确凿的证据,以及……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将初步的发现,尤其是那笔黄河款项的疑点,整理成一份简洁明晰的节略,但没有立即上奏。他锁好值房的门,走在散衙回家的路上。
京华的夜市依然热闹,灯火阑珊,人流如织。但这片盛世繁华之下,姜淮却仿佛听到了帝国根基被蛀空时发出的、细微而令人心悸的碎裂声。
他的拳头在袖中悄然握紧。前方的路,比他想象的更加黑暗和艰难。
但既然看见了,就无法背过身去。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经在他心中打响。下一步,他需要盟友,需要策略,更需要无比的耐心和勇气。
…
夜幕低垂,姜淮回到京城御赐的宅邸。书房里,他并未点灯,任由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为满架诗书镀上一层银辉。
白日里户部档案库那触目惊心的账目,如同鬼魅般在他脑中盘旋,虚报的工程、蒸发的库银、成了惯例的贪腐…这已非账目疏漏,而是盘踞帝国命脉的毒瘤。
他铺开宣纸,却未急于落笔。直接上奏?证据尚显单薄,且势必触动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此刻亮剑,无异于以卵击石。
第一步,他需要一双能看透迷雾的眼睛。
次日清晨,姜淮以\"熟悉部务\"为名,调来了户部十三清吏司所有主事以上官员的履历档案。
他看似随意地翻阅,实则敏锐地捕捉着蛛丝马迹:谁是靠真才实学一步步升迁的?谁的背景与勋贵集团牵连过深?谁又曾因\"不懂规矩\"而被长期边缘化?
很快,几个名字引起他的注意。
李崇,浙江清吏司主事:进士出身,曾在江南富庶之地任知县,以精通钱谷、性情刚直着称,却因得罪上官,在户部沉寂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