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杀出一条血路!(1 / 2)
“清流书院,将用这些鲜血,奠基!”
“从今往后,凡我书院学子,当铭记今夜!你们要读的,不仅是圣贤书,更是这血泪教训!你们要争的,不仅是科场功名,更是这朗朗乾坤!”
“此仇不报,我姜淮,誓不为人!”
他猛地转向张焕:“张世子,请你立刻派人,将今夜之事,原原本本,八百里加急,奏报陛下!同时,将我这句话,传遍江南”
他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地狱,带着滔天的杀意:
“告诉他们,我姜淮,还没死。”
“这江南的天,从现在起,该换颜色了。”
血月之下,姜淮猩红的官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战旗。清流书院的门槛,已被鲜血染透。
而一场更加酷烈、更加不死不休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
书院血夜的余烬尚未冷却,一份染血的八百里加急已呈至御前。同时,姜淮那句“我还没死,江南的天该换颜色了”的宣言,如同野火般烧遍了长江两岸。
皇帝的震怒化作了最直接的行动,一道明发天下的谕旨,斥责江南“匪患猖獗,竟敢袭击钦差行辕、戕害士子”。
着令总督江南军政的姜淮“彻查严办,无论涉及何人,格杀勿论”!这等于给了姜淮动用一切武力清算对手的尚方宝剑。
而姜淮的报复,来得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更狠、更彻底。
第一把火,烧向了漕帮余孽与地下江湖。
凭借从俘虏口中撬出的线索,以及靖安侯水师无孔不入的侦查,姜淮不再遵循任何官场程序。
他直接动用王命旗牌,调动卫所官兵,联合张焕的侯府亲卫,对江南各地残余的漕帮势力、以及与漕帮勾结的黑道堂口,发动了犁庭扫穴般的清剿。
不再是抓捕审问,而是就地格杀。
太湖畔,负隅顽抗的漕帮分舵被水师战船团团围住,火箭如雨,顽抗者尽数焚为焦炭。
扬州码头的暗巷里,试图转移赃物的黑道头目被侯府亲卫堵个正着,乱刀分尸,头颅悬挂于漕运衙门外。
金陵城的地下赌场,被官兵破门而入,所有与刺杀有牵连的打手、眼线,未经审判,直接血洗。
一时间,江南黑白两道,人头滚滚,血雨腥风。姜淮“姜阎王”的凶名,止小儿夜啼。
第二把火,烧向了官场的保护伞。
刺杀事件虽然线索在几个黑道头目那里断掉,未能直接指向某位高官,但姜淮岂是循规蹈矩之人?
他依据钱文奎、周崇明等人这三年来暗中收集的罪证,以及从抄没漕帮、黑道据点中获得的账册、密信,开始了一场毫不留情的清洗。
苏州知府,曾多次为漕帮走私提供便利,并在清流书院创立初期多方阻挠,被姜淮以“通匪、渎职”之名,直接拿下,三日后便押赴刑场,一刀了账!
松江同知,其小舅子正是被剿灭的黑道堂口幕后东家之一,本人也收受巨额贿赂,被革职查办,家产抄没,判流放三千里,其小舅子则被当场格杀。
甚至一位致仕的礼部侍郎,因其家族在江南的田产与漕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曾公开抨击清流书院。
姜淮竟派兵包围其庄园,以“涉嫌谋刺钦差”为由,强行将其“请”回衙门“协助调查”,虽最终因证据不足释放,但其赫赫声威已扫地殆尽,家族势力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