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320章 大燕王朝(五)

第320章 大燕王朝(五)(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文化方面,杨昭业继续推动中外交流。永熙三年,他派遣使者前往大食帝国,与大食哈里发签订“和平贸易条约”,双方开放边境,允许商人自由往来,大食的香料、珠宝与中原的丝绸、瓷器在双方市场上互通有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他还邀请大食的学者前来洛阳,交流天文、数学知识,中原的造纸术、印刷术也通过大食传入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生治理上,杨昭业推出了“养老惠民政策”。他下令在各州郡设立“养老院”,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由朝廷提供粮食、衣物与医疗服务;同时,对年满七十的老人,免除其家庭的徭役,给予一定的粮食补贴。这一政策的推行,让百姓感受到了朝廷的温暖,深受百姓的拥护。

永熙十年,大燕王朝迎来了建国一百二十周年。此时的大燕,人口突破三千万,垦田面积达到四千万亩,粮食产量充足,国库充盈,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文化昌盛,边疆安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杨昭业在洛阳举行了盛大的庆典,邀请各国使者前来观礼。庆典之上,大燕的军队展示了最新的武器装备,如连发弩、投石车等,彰显了强大的军威;来自世界各地的艺人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呈现出一派万国来朝的盛景。

庆典结束后,杨昭业前往太祖陵祭拜,在陵前说道:“太祖爷爷,孙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守住了大燕的江山,让大燕的盛世得以延续。如今,大燕威名远扬,百姓安居乐业,您生前的愿望已经实现。”

陵前的石碑上,“朕这一生,不求流芳百世,但求天下百姓,再无战乱之苦”这二十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见证了大燕王朝一百二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一个伟大王朝的传承与发展。

此后,大燕王朝又历经数代帝王,虽偶有波折,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始终未变,“和平、包容、开放”的治国方针也一直延续。太祖杨帆与他的谋士们开创的基业,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数百年后,当人们再次翻开大燕的历史,依然会为这个王朝的繁荣与强盛所震撼,为那些为国家发展、百姓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帝王与臣子所感动。大燕王朝的历史,不仅是一段王朝兴衰的历史,更是一段关于梦想、坚守、传承与奋斗的历史,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永熙十一年春,洛阳城的春风拂过洛水两岸,崇文馆科技研究院内一片忙碌景象。杨昭业亲自来到研究院,查看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当看到工匠马钧的后人马越展示的“水力鼓风炉”时,他眼前一亮。马越躬身介绍:“陛下,此水力鼓风炉以水力为动力,可大幅提高炉温,冶炼出的铁器更坚韧耐用,且效率较传统熔炉提升三成,若推广至全国冶铁工坊,可满足军队与农具的大量需求。”

杨昭业伸手触摸着新冶炼出的铁器,触感冰凉坚硬,不禁赞叹道:“此发明若能普及,对我大燕的军事与农业发展意义重大。马越,朕命你负责在全国推广水力鼓风炉,户部拨款五十万两白银,在各州郡冶铁重镇修建工坊,同时传授冶炼技术,确保年内实现铁器产量翻倍。”

马越领命后,即刻前往各地推行水力鼓风炉。不到半年,中原、关中地区的冶铁工坊纷纷启用新设备,铁器产量大幅提升。新冶炼的铠甲更轻便坚固,装备军队后,士兵的防护能力显着增强;新式农具如铁犁、铁锄等进入农家,进一步提高了耕作效率,永熙十二年的粮食产量较上年又增长一成,百姓的生活愈发富足。

科技革新推动发展的同时,边疆治理也迎来新的挑战。永熙十三年夏,西域都护府传来急报:大食帝国扶持西域的吐火罗部落,组建五万联军,袭扰西域南部的于阗、莎车等城,劫掠商队,威胁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都护慕容翰请求朝廷火速增援。

杨昭业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镇西将军杨璘奏道:“陛下,吐火罗部落本是西域弱旅,只因有大食撑腰才敢作乱。臣愿率领三万骑兵,从凉州出发,驰援西域。同时,可命波斯军队从西线进攻大食,牵制其兵力,让吐火罗部落失去后援。”

兵部尚书陈泰补充道:“陛下,丝绸之路是我大燕与西域、欧洲贸易的命脉,绝不能被切断。臣建议在西域南部增设两座军镇,驻军一万五千人,加强对商道的保护;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吐火罗部落,晓以利害,若其停止叛乱,可赦免其罪行,并允许其参与丝绸之路的贸易,分享利益。”

杨昭业采纳了两人的建议,命杨璘率军出征,又派遣使者前往吐火罗部落与波斯。杨璘率领骑兵日夜兼程,抵达西域后,并未急于与吐火罗联军交战,而是先与慕容翰汇合,摸清敌军部署。此时,波斯军队已从西线发起进攻,大食帝国被迫调兵回防,吐火罗联军的粮草供应逐渐短缺。

使者则凭借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利益诱惑,成功劝说吐火罗部落中的部分首领倒戈。杨璘趁机率领大军发起猛攻,吐火罗联军腹背受敌,瞬间溃败。吐火罗部落首领见大势已去,亲自前往西域都护府投降,承诺永不叛乱,并愿出兵保护丝绸之路商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