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三十二则(十二)(1 / 2)
原文:
仆少好学问,自六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求得而不观者也。
译文:
我年轻时喜好学习求知,除了六经之外,诸子百家的着作,没有听说过却不去探求、探求到了却不去阅读的。
注解:
仆:古人谦称,可译为“我”,是韩愈自称。
六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古代士人学习的核心典籍。
百氏之书:即诸子百家的着作,此处泛指儒家经典之外的各类学术典籍。
闻而不求、求得而不观:两个并列结构,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与阅读,体现韩愈年轻时的求知态度。
原文:
然其所志,惟在意义所归。
译文:
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在于(书中)思想义理的核心所在。
注解:
所志:“志”此处指志向、追求的目标,“所志”即“所追求的(事物)”。
意义所归:“意义”指书本中的思想、义理,“所归”指核心、主旨,合起来指思想义理的关键核心。
惟在:“惟”表限定,可译为“只在”,突出韩愈求知时对“义理”的专注,而非其他方面。
原文:
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
译文:
至于有关礼乐制度的具体名称、数目与仪节,以及阴阳学说、地理、天文星象、医药方剂类的书籍,我从未找到过入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