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紫宸殿定策,两宰相疑惑(1 / 2)
贡院的青灰瓦檐上还沾着晨露,檐角铜铃在微风里轻轻晃荡,发出细碎的“叮铃”声,像是在为这场刚落幕的恩科考试收尾。
宰相李纲站在收卷处的廊下,指尖轻轻拂过案上堆叠整齐的试卷,粗糙的宣纸边缘蹭得指腹微微发痒。
他鬓边的白发被晨光染成浅金色,眼神却锐利如鹰,望着身旁正指挥小吏糊名的副宰相兼礼部尚书蔡京,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沉稳:“元长,糊名的活儿可得盯紧些,半点差错都出不得,虽然这是简单活,但如果有些小疏忽导致舞弊案的事情发生,陛下怪罪下来,我们两个都负不起责任,毕竟我们都知道陛下对此次“恩科考试”的重视。
蔡京闻言,忙停下手里的活计,转过身时,锦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带起少许尘埃。
他那张素来带笑的脸上此刻满是郑重,连眼角的细纹都绷得紧了些:“伯纪兄放心,这糊名可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咱哪儿敢马虎?”
他伸手拿起一张刚糊好名字的试卷,指腹在覆盖姓名的黄纸封条上轻轻按了按,“你想啊,考生姓名籍贯一糊,考官阅卷时眼不见为净,既防了考官徇私偏袒,又能让寒门子弟凭真才实学出头——这法子虽老,却是保科举公平的第一道关。”
李纲缓缓点头,目光越过庭院里忙碌的小吏,望向贡院外皇城的方向,眉头微蹙:“话是这么说,可这次恩科不同往常。
陛下登基不过两载,急着要为朝廷选些能用的人,咱这阅卷的担子,比以往重了十倍不止。”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廊柱,“前几日吏部递上来的奏折你也看了,地方上冗官扎堆,好些人拿着俸禄却不办事,陛下心里急啊。”
蔡京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又恢复了惯常的从容:“可不是嘛。
不过有伯纪兄牵头,再加上咱们礼部的人盯着,定能选出些好苗子。”
他刚说完,就听见贡院大门的方向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像是有不少人正朝着这边过来。
那脚步声不似平日里小吏的轻捷,反倒带着几分官员上朝时的沉稳,却又比上朝时急促了些,像是有什么急事。
李纲的耳朵先竖了起来,他猛地转过身,锐利的目光直直射向大门方向,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这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
阅卷的考官按说还要半个时辰才到,难不成是出了什么变故?”
蔡京也收起了笑容,脸上露出几分疑惑,他快步走到李纲身边,两人并肩站在廊下,目光紧紧盯着逐渐清晰的人影。
晨光里,最先出现的是户部尚书侯蒙的身影——侯蒙素来爱穿一件石青色的锦袍,腰间系着玉带,此刻那玉带被他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步伐却比往常快了不少,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激动。
紧随其后的是户部侍郎张叔鸿,他手里攥着一卷文书,眉头微蹙,却不是不满,更像是在琢磨着什么要紧事。
再往后,兵部尚书吴焕的身影也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