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疑惑解答,明白圣意(2 / 2)
工部尚书王承业捋着山羊胡,也跟着上前,脸上满是郑重:“李相,工部负责的工程技艺类策论,涉及桥梁、水利、营造,都是实打实的学问。
我们定会逐字逐句地看,绝不放过一个有真本事的人!能参与这次阅卷,是陛下对我们的信任,咱可不能辜负!”
户部侍郎张叔鸿也开口了,他手里还攥着那卷文书,眉头却已经舒展开,脸上带着几分认真:“李相,我户部侍郎衙署的人也都准备好了。
我们会和侯尚书一起,把财计类的策论看透、看细,确保选出的人能尽快上手办事,帮陛下解决地方上的冗官问题。”
六部的官员们纷纷表态,语气里满是激动和责任感,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陛下给他们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是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也不应错过。
刚才在紫宸殿时,他们还有些疑惑陛下为何要让他们来阅卷,此刻听了李纲和蔡京的安排,再想到陛下的深谋远虑,心里只剩下敬佩和期待。
庭院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连清晨的凉意都消散了不少。
蔡京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笑容,他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几分温和却又不失威严:“各位大人的心意,我和李相都明白。
接下来,咱们先去阅卷房——每个部的阅卷房都已经备好,笔墨纸砚也齐全。
阅卷时,若是标注‘可’,便在试卷上画圈;若是标注‘不’,必须在旁边的笺纸上写明理由,签下自己的名字,不得遗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陡然变得严肃,“陛下说了,若是发现有人敷衍了事,或者随意标注,定当严惩不贷!
咱们可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出半点差错!”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得廊下的铜铃又轻轻晃荡起来。
李纲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那咱们现在就去阅卷房。
元长,你跟我一起,挨个阅卷房看看,确保大家都明白规矩,可不能出现什么失误而影响陛下的“计划”。
蔡京连忙点头:“伯纪兄,我听你的。”
众人簇拥着李纲和蔡京,朝着阅卷房走去。
侯蒙走在最前面,脚步比来时更快了几分,他一边走,一边还在和身旁的张叔鸿低声讨论:“叔鸿,你说这次财计类的策论里,会不会有能提出新税法的才子?陛下一直想改革税制,若是能选出这样的人,可就帮了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