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夜惊铜锣传警讯(2 / 2)
杨进站在城墙上,看着下方涌动的人潮,眼眶微微发热:“还是王子说得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就这众志成城的劲儿,别说来一支敌军,就是来十支,我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陈刚凑过来,故意打趣:“哟,你之前不是还跟我抬杠,说‘民心哪有连弩管用’吗?现在服了吧?这事你要是不拿五坛玉露堵我的嘴,等咱们回去,我第一时间就去王子跟前告状,让他罚你抄十遍《华夏民训》!”
杨进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拍了拍陈刚的肩膀:“好你个陈刚,记仇的本事倒是不小!行,等这仗打赢了,别说五坛,十坛我都请,咱们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陈刚猛地拔出佩剑,剑尖指向漆黑的江面,声音震得周围的火把都晃了晃,“战!”
周围的士兵们本来就憋着一股劲,听到两人的对话,又看到陈刚拔剑的模样,顿时热血上涌,纷纷拔出武器,跟着大吼:“不醉不归,战!”“不醉不归,战!”
口号声像浪潮般从南城墙往四周蔓延,南城墙、西城墙、北城墙的士兵都跟着喊,连搬石头的百姓也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嘶吼:“战!守住康城!”“战!保卫家园!”激昂的声音在康城上空盘旋,连汉河的水流都像是被这股气势震慑,流速都慢了几分。
这时,二十个正副连长快步赶到城楼。他们身上都沾着尘土,有的还扛着没来得及放下的长枪,显然是从阵地上直接赶过来的。杨进收敛笑容,带着他们走进城楼——城楼里的烛火早已点上,墙上挂着康城防御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了各个防守要点,江面方向还标注着“侦查哨视野范围”“敌人可能登陆点”。
“先说说各连的准备情况。”杨进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图上轻点。
一连长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他往前一步,声音洪亮:“启禀校尉,东城墙已布防完毕!十具大诸葛连弩都架在箭垛上,箭槽里满是铁箭,士兵们轮流盯着江面,保证敌人一露头就能看见!”
“南城门这边,三道拒马都埋好了,后面还架了盾牌墙,火油桶堆在城墙根,金汁也熬得差不多了,就等敌人来!”二连长紧跟着说。
“西南角楼能照到江面最暗的地方,我们架了五具大诸葛连弩,还派了两个斥候趴在树上,有动静能第一时间报信!”弩箭连连长补充道。
十二个正副连长依次汇报,每一句都透着“妥帖”,没有半分含糊。杨进满意地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很好。现在我重新部署——敌人从东面而来,黑风口河面又窄又急,咱们占据有利地势,此战对我方有利。如果敌方主将不傻,绝对不会乘船来攻,这狭窄的河面就是移动的活靶子,但也不排除敌人水路陆路一同进攻,因此不可大意,特别是这三处不算陡峭山体,必定是敌人首选进攻之处。还有其他三面,虽然暂未发现敌情,但也不得不防敌人绕后偷袭,因此四、五、六连各留五个排负责守北、西、南面城墙,其他人与一、二、三连全力死守东城墙,重点盯着江面左侧的浅滩,那里水浅,敌人最可能从那登陆,一旦看到船影进入射程内,先用大连弩压制,趁他们靠岸时先收割一波;如果敌人进一步攻城,先泼金汁,砸石头和滚木,再用长枪捅;弩箭连分成两队,一队留在角楼,另一队在城墙上来回支援,哪个方向吃紧就往哪去,只要敌人进入射程,就给我狠狠射他呀的,记住,连弩要瞄准敌人的船帆和船头,先打他们的动力!看到聚集在一起的敌人,就直接往里扔石灰弹给我炸。”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语气变得格外沉重:“诸位,康城是华夏国的门户,是安城、宁城的屏障,要是康城丢了,后面的两座城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咱们之前建城、安民的心血就全白费了。我要求你们,坚守阵地,待敌人靠近后往死里打,就算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敌人踏上康城的土地半步!”
“是!”十二个正副连长齐声应道,声音震得城楼的木梁都微微颤动。
三连连长问道:“营长,震天雷不用吗?”其它连长也投去灼热的目光等着杨进回答。
“震天雷这种大杀器能不暴露先不暴露,只有有破城之象时才能用,行了,快下去准备吧。”
“是!”他们对着杨进郑重地拱手行礼,转身快步离去,靴底踩在城砖上发出“噔噔”声,像是在给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敲着前奏。
城楼外,火把的光芒把城墙染成了红色。士兵们趴在箭垛后,眼睛盯着漆黑的江面,连呼吸都放轻了;城墙下,百姓们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城上运物资,滚木堆得比人还高,石头垒成了小山,金汁锅里冒着滚烫的白烟;远处的街道上,何兵带着商队的人组成了巡逻队,手里拿着刀枪,警惕地盯着每一个角落,防止有敌人从陆路偷袭。
杨进走到城楼门口,望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无比踏实。他转头对陈刚说:“你看,咱们有这么好的兵,这么好的百姓,就算敌人真的来了,又有啥好怕的?”
陈刚咧嘴一笑,拔出佩剑在空中划了个弧:“怕?咱们华夏的兵,就不知道‘怕’字咋写!今夜咱们就给来犯的敌人上一课,让他们知道,康城不是好啃的骨头!”
夜色依旧深沉,汉江上的风带着水汽吹过来,有点凉,却吹不散康城军民的斗志。城墙上的火把继续燃烧,像一颗颗永不熄灭的星辰,照亮了城墙,也照亮了每个人眼里的坚定。一场关乎康城存亡的夜战,即将在这片寂静的江面旁,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