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舟中论策(1 / 2)
傍晚时分,汉河的夕阳似熔金般沉入远山,将水面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微风拂过,波光粼粼的河面像撒满了碎钻,与船头飘扬的蓝底金龙旗相映,竟生出几分壮阔又温柔的景致。陈胜与杨曼儿并肩站在甲板的观景台前,两人肩头轻轻挨着,目光都落在远处的落日余晖里,连呼吸都放得格外轻柔。
“这夕阳真美,比华夏城的落日还要热闹些。”杨曼儿轻声感叹,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裙摆上的桃花刺绣。汉河的落日带着水汽的温润,不像都城的夕阳那般锐利,倒像一层暖纱,轻轻裹住了整个世界。
陈胜侧头看她,夕阳的金光落在她的发梢,映得那支白玉兰花钗愈发温润。他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笑道:“等咱们到了康城,汉河的晨雾才叫好看,听说清晨时分,江面会起一层薄纱似的雾,连船影都变得朦朦胧胧的,像画里一样。”
杨曼儿眼中一亮,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瞥见甲板入口处站着一道深蓝色的身影——正是刘长青,他手里捧着一卷和谈条款,脚步顿在原地,显然是怕打扰两人赏景。
“刘大人来了,坐。”陈胜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笑意,同时示意身后的侍卫,“再加一套茶具,泡壶咱们带的雨前龙井。”
刘长青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后才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将条款轻轻放在石桌上,语气依旧是惯有的严谨:“殿下,臣梳理了和谈的细节,有几个问题拿捏不准,想向您请教。”
杨曼儿见状,起身想退开:“殿下,那奴家先回船舱,不打扰您与刘大人议事。”她深知朝堂之事需避嫌,虽好奇和谈细节,却也不愿添乱。
“没事,你也留下。”陈胜伸手按住她的手腕,力道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和谈不仅是朝堂大事,日后也关乎百姓生计,你听听也好,说不定还能帮着想想主意。”
杨曼儿脸颊微红,见刘大人并无异议,便重新坐下,只是姿态更端正了些,双手轻轻放在膝上,像个认真听讲的学生。
刘长青清了清嗓子,拿起条款,指尖点在“祥阳城交接”一栏:“殿下,微臣想问,祥阳城的割让交接,多久完成合适?南境虽战败,但祥阳城毕竟是他们的南部重镇,城防、户籍、粮库都需一一清点,若是期限定得太急,怕他们故意拖延;定得太松,又怕夜长梦多。”
陈胜拿起条款,指尖在纸面轻轻滑动,目光沉静:“祥阳城虽大,但咱们早有准备。咱华夏朝现在人才济济,有精通户籍管理的吏员,有带过工程队的,清点城防、交接粮库都有经验。半个月,足够完成所有交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坚定:“你要在条款里写明,条约签订后十五日内,南境必须撤离所有驻军——一个兵都不能留,连粮仓里的老鼠都得给我清干净!另外,户籍册、粮库账册、城防图纸,必须完整移交,少一页纸,都算他们违约。到时候,我会让杨进与康城守将一同接管,再派宁城的孙磊带两百水军协助,确保交接万无一失。”
刘长青连忙从怀中掏出纸笔,飞快记下,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与远处的水流声相映成趣:“臣明白!那赔偿的交付期限呢?南境刚经历战事,又遭了春旱,国库定然空虚。若是让他们一个月内交齐一千万两白银,怕是难如登天;可若是拖到一年半载,咱们的新城建设、军队补给都等着用钱,对咱们也不利。”
“你说得在理,‘量体裁衣’才是上策。”陈胜端起刚泡好的茶,抿了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你先派斥候去南境打探,重点查他们的国库储备、粮仓存粮,还有铜铁矿的产量。根据打探结果定三期交付:第一期,条约签订后一个月内,交付三成,且必须有一半是白银,剩下的可用粮食、布匹抵扣;第二期,三个月内,交付五成,这里面得包含五百匹战马,还有咱们急需的铜铁矿;第三期,半年内,交齐剩下的两成,到时候可以用丝绸、药材这些物资抵扣,但劣质品绝不能收。”
他指了指条款上的空白处:“还要加一条抵押——让南境把祥阳城周边的三座粮仓抵押给咱们。这三座粮仓存粮不少,若是他们逾期不交付赔偿,咱们直接接管粮仓,用粮食抵账。这样一来,他们既不敢轻易违约,咱们也有了保障。”
杨曼儿捧着茶杯,听得格外认真,此时忍不住轻声开口:“刘大人,曼儿有个疑问。南境若是表面答应,暗地里却转移粮食、藏匿银两,等期限到了又哭穷耍赖,怎么办?”
刘长青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杨曼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沉吟片刻,看向陈胜:“殿下,王妃说得有道理。南境的周勤向来狡猾,说不定真会耍这种手段。”
陈胜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就要在条款里加‘违约条款’,而且要写得狠一点。若是南境逾期不交付,每逾期一日,加收一成赔偿;逾期超过十日,咱们就派军队接管抵押的粮仓;逾期超过一个月——”
他顿了顿,指了指船头的蓝底金龙旗,旗帜在夕阳下猎猎作响,金龙的金线仿佛要燃起来一般:“咱们就有权出兵接管南境的另外两座城池——清溪城和柳城。这两座城离祥阳城近,咱们的军队从祥阳城出击,不出十日就能拿下。到时候,他们失去的就不只是赔偿,还有更多的土地。”
“好一个‘杀鸡儆猴’!”刘长青眼中一亮,猛地站起身,“有这一条在,周勤就算再狡猾,也不敢轻易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