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2 / 2)
“不错,有志气”
“嘿嘿首长,能不能再问你一个问题”
“请说。”
“我我以前没有见过您,您看”高兵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可以知道你是谁吗”
大人物猛然一拍脑袋,“我的天你真的是高兵吗我是王显,你不要告诉我说你不知道我”王上将快要晕掉了,真不敢相信这个家伙竟然是最优秀的飞行员。
“王显”高兵显然是不知道这个人,突然间想起来在刚才的任命书上看到过这个名字。“总参谋长”这几个字让高兵一时间呆住了,傻傻的不知道该说什么。“首长,我当然认识你了,你是我们的总参谋长嘛。”
王上将无奈的笑笑,“好了,这是陈先觉上校,他负责这个基地的日常事务。你平时要遇到什么困难就直接和他联系,我只要成绩。”
王显上将走了之后,高兵把自己关到休息室里。不过他可不是在苦想如何完成工作,这家伙在那里美美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之后,高兵到模拟飞行器上晃悠了一下。他不喜欢做这个,因为模拟飞行器只能够模拟真实飞行80程度就很不错了,那两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他更喜欢直接上天,更刺激,更真实。对于他这种飞行天才来说,模拟飞行器的价值只在于熟悉新飞机有那些操作而已。
“别人都需要至少一个星期的地面模拟然后在教官的带领下才能上天,这家伙竟然一个人上天熟悉新飞机的性能,军中果然是卧虎藏龙。”陈先觉上校看着高兵熟练的驾驶一架新战机从洞库飞出,崇拜的点点头,“我看也许根本用不了一周他就可以完成任务。”
其实所有的现代战斗机在做动作方面都很类似,高兵只看了一遍简要说明,发现这种战机在操纵上基本可以和j10e等同起来,而在过载和动力限制上比j10e要求更低,简直就是为他所设计的。上天十分钟后,高兵开始做起大过载机动。
“过瘾,真太他妈的过瘾了”高兵兴奋得在坐舱类大声喊叫,他已经感觉到,新型战机相比j10e灵活性提升30以上,简直完美无缺。他真想直接驾驶着这架战机返回伊朗战场了。如果自己的座机是这种战机而不是j10e,那他的战绩早就超过20架了。
陈先觉上校听得直摇头。通讯器中突然传来高兵的呼叫:“001呼叫总部,请求试验武器系统。目标,地面靶场。”
陈先觉上校心里一惊,“地面靶场这里哪有什么地面靶场该死”陈先觉上校大声喊出来:“不准许,这附近没有靶场立即返回”
高兵一脸遗憾的爬下悬梯,“我明明看到有同心环状的靶场标志物,怎么会没靶场。”
“那哪是靶场标志物,那是人家的养鸡场。不知道是哪个混蛋设计成这个形状,差点没让你用激光炮给轰了。”陈先觉上校心有余悸的说道,他也曾经差点犯这个错误。“你已经很熟悉战机了,我看应该让他们早点过来。”
“他们谁”
“你的队友,以及你的学生。”
“学生”高兵不解,“队友我知道,他们是来陪我练习格斗的,但是我没有学生啊”
“刚才那几个小时你都在干什么我认为你已经仔细的看过你的任命书靠你小子竟然睡觉去了。”陈先觉上校苦笑,“你的任务是在这里将你的格斗经验教给来这里进修学习的飞行员。”
“也就是说,我再也不能上战场了”高兵心里一酸,“我我不想这样”
“还有机会的。”陈先觉上校狡猾的笑笑。
“真的什么机会我该怎么做才行”
“教出一个比你更优秀的学生,让他来代替你的职位。不过,训练中打败你不算,我们看的是真正的战绩,他需要超过你才行。谁知道你会不会在训练时作假。”
高兵傻眼了,顿时冒出的一个想法是自己怎么不少击落两架。再出现一个击落敌机数量能超过15架的并不是很容易。“我好命苦啊”
陪练的队友第二天一早就赶了过来,他们是最早接触这种战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飞行员。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就是试飞各种新型飞机,战机所有的参数最终也是由他们试飞之后定下来的。因此,他们就是最熟悉这种战机性能的飞行员,找陪练,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
一上天高兵就感觉到了自己对手的不一般。他们是最能够将新型战机性能发挥到极至的飞行员。“但是他们缺少的是实战经验”高兵心里偷偷笑道。三个队友和他单独的对抗中,没有一个不是被他最多两个小伎俩给咬住,最后被打得满身“伤痕”狼狈的飞回来。
很快,三个队友就发现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自己对手的那种高度。当高兵对新型战机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他们的单独对抗已经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虽然觉得有些不甘心,但是他们仍然按照计划,开始了反围剿训练。
陈先觉上校站在指挥中心大屏幕前看得目瞪口呆。高兵真的是地球人么第一次围剿训练结果竟然是他胜利,一架飞机干掉另外两架相同的战机,这超出常人的想象。他渐渐明白为什么高兵能够在伊朗天空取得让世界震惊的战绩,那绝对不是靠运气,而是远超出常人的直觉和反应速度。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已经不能用常理解释了。在最初的失败之后,三机编队再也无法从高兵手中讨到任何便宜。10次模拟对抗的结果,高兵完胜7次。两次和队友“同归于尽”。再训练一段时间,高兵可稳稳的将三机踩在脚下。
第一章回到未来第九十九节对抗风云-粒子发动机
中国cq,龙城集团本部高能物理实验室内。集团三巨头六只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根大约三米长六十公分粗的圆柱体。圆柱体被悬挂在一根粗壮的横梁上,圆柱体外壳上伸出密密麻麻的许多接头,大部分连接到旁边的大型计算机,几根较为粗壮的连接到稍远处的能源阵列。四五个身着白色工作服的中年科学家正不停的忙活,这里看看,那里拧拧。
“陈总,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请下令开始试验吧”好一阵子,几个人走出试验区域,白发苍苍的高能物理学专家杨易教授带着颤巍巍的口气对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