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欲将心事说与谁(1 / 2)
第098章欲将心事说与谁
腊月十六这日,姜府来了位意想不到的人。
进府后,秋屏便向孟氏递了请帖并直接表明来意。
“太妃娘娘明日将会在福安宫举办赏花宴,特遣婢子送来请帖,邀请夫人和贵府的二姑娘一同前去赴宴。”
孟氏一听,倒颇有些稀奇。
自姜府出事后,这些时日皇家举办的宴会可是从不叫她们的,今日怎么突然请她们过去?
不等她提问,秋屏便主动道:
“太妃娘娘特意嘱咐说,明日请贵府二姑娘务必到场,另外娘娘有些事需要单独交代给二姑娘,可否容婢子同二姑娘单独说几句?”
这下孟氏便心中有数了,原来是凭了女儿的脸面。
于是秋屏便同姜澂鱼回了院子。
一到里屋,方才在外人面前端着的那股劲便尽数散去,秋屏又恢复了往日在她面前时的松弛与自在,并主动将宴会的真实目的如数告知:
“陛下想给您办一场生辰宴,又怕太招摇,这才想着借赏花宴的名头邀您进宫。”
明日腊月十七,正是姜澂鱼的生辰。
她心里清楚,陆廷渊在这个时候弄这一出,既是想邀她进宫,也是解她如今的困窘,更是向外界显露一种迹象,即姜氏一门又重获圣宠,成为皇家宴会的座上之宾。
秋屏见她不说话,随即同她打趣道:
“为了不惹人注目,我今日去了好几位大臣府上下帖,说得我口干舌燥的,眼下终于可以过来躲躲懒,姑娘这里可有好茶?”
姜澂鱼闻言便招呼绛朱与青黛进了屋来。
见有人进来,秋屏连忙直了直身子,随即便听见一声揶揄:
“快去沏壶好茶来招待我们的掌宫大人。”
姜澂鱼笑着看向秋屏。
二人听到吩咐,连忙去泡茶。人一走,秋屏有些羞嗔道:
“姑娘你又捉弄我!”
姜澂鱼朝她笑笑,随口问道:“从山庄回来后,阿辞可好?”
秋屏神色马上耷拉下来,“小殿下很舍不得您,眼睛都哭肿了,哄了好些时候才好呢。”
姜澂鱼默默叹了一口气,随即起身拿来一个盒子。
“阿辞还得你多照看,若有一日我有什么不测,这些是留给你的,这些是留给他的,你都替我先收着吧。”
秋屏一听便急了。
“姑娘好好的这是作甚?您身子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姜澂鱼摇摇头,“无事,反正你现在是他殿里的掌事女官,这些早晚都是留给他的,你先替他收着就是,他日我若有旁的用处再同你说。”
盒子里是这些年她同叶兰蕙合伙做生意积攒下的一些银票,一张张摞好,掂起来沉甸甸的。
秋屏还想再推辞两句,这时茶水恰巧沏好奉了上来,她只得将木盒放在一旁,不再多说。
倒好茶后,姜澂鱼招呼绛朱与青黛上前来。
“快过来谢谢你们这位屏姐姐,之前宫籍的事便是我托她办的。”
闻言,绛朱、青黛二人连忙上前,“多谢屏女官出手相助。”
秋屏忙虚扶住二人,“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姜澂鱼接着说:“不过你们也不必担心,虽说如今你们隶属宫中,但籍契身契依旧在我这里,日后你二人若是想离去,只管同我知会一声便好。”
此话一出,绛朱、青黛察觉有些不对劲,二人赶忙跪下。
“姑娘这话从何说起,我们几时说过要离开姑娘?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这辈子都死心塌地地跟着姑娘。”
姑娘将所有退路都给她们留好了,她们又不是那种不知恩的人,况且跟着姑娘有吃有穿,虽是丫鬟,可那又有什么不好?有好些人家的正经嫡女或许都没她俩过得好呢。
姜澂鱼搀扶起二人,“我不是赶你们走的意思,只是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说不定哪一日,你们有了别的想法。我只是想说,我不会拘着你们,四海之大,任凭你们去留。”
三人皆觉得她今日有些奇怪,可又问不出什么来,便只当她是有些多愁善感,并未往深处想。
而姜澂鱼之所以交代这些事,是因为她冥冥之中有种感觉,一直以来困扰她的那个疑问,可能很快就要有答案了。
那个最后的日子,正在慢慢临近。
那日过后,她会如何呢?再睁开眼,醒来的人,会是她,还是真正的姜澂鱼?
她不得而知,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在所谓的大限之日即将来临之际,此时她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
因为她知道,不论她情不情愿,甘不甘心,明日的太阳依旧会无可阻挡地升起,再无可阻挡地落下。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她只能被命运裹挟着,时刻不停地向前。
很快便到了姜澂鱼生辰,这日,孟氏与姜澂鱼都妥善打扮了一番,毕竟这算得上是二人在那场风波过后头一次在宫宴上露脸。
而且孟氏心里也清楚陛下这时候叫女儿进宫的目的,虽然之前二人私下偷偷见面令她有些不快,可陛下肯花这么多心思,只为光明正大地陪女儿过一次生辰,至少证明陛下心里如今有澂鱼。
意识到这一点,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欣慰的。
既然日后是要做陛下丈母娘的人,那排面和阵势一定不能丢。
因此她提前穿了原本预备过年穿的新装,又去女儿房里,将女儿的穿戴仔细检查一通。
这一看,她发现女儿今日穿着打扮却是有些不同于以往,甚至可以用隆重来形容。
“我的儿,你这……是不是有些过于正式了?”
虽说女儿是今日的寿星,可这宴会毕竟是静太妃主办的,如此打扮,倒真有些喧宾夺主了。
“阿娘,女儿这般不好看吗?”
“不是不是,好看是好看,就是有些——”
孟氏本想说艳冠群芳这个词的,又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女儿的话,有些太过于成熟,是以在心里重新斟酌了用词,才接着方才的话道:
“——有些漂亮得太出众了,万一惹来些风言风语,反而麻烦。”
姜澂鱼不以为意。
“女儿又不是第一天长这样。阿娘,您先坐下——”
说着,她便拉过孟氏,坐到一旁的梳妆凳上,而后从一旁的木盒中拿出一支翡翠如意纹七宝簪,替孟氏簪在侧边的发髻上。
“阿娘,今日是女儿的生辰,女儿也为您准备了一份礼物,多谢您一直以来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