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乱明天下一根钉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全新的时代这当然是全新的时代,但海知道父亲的意思显然不止于此。

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海躬身道:“孩儿愚钝,请父亲明示。”

“青海,这是个属于我们的时代是属于我们这些商家大族的时代”江德奉的眼中是激动的光芒,声音里也有着同样激动的颤音。

海明白了江德奉的意思,他苦笑一下,道:“父亲,您可能过于乐观了,少爷后面还说了一些话。”

江德奉丝毫也没有受到影响,他只是道:“那你说说,为父走了之后,少爷又都说了些什么。”

当海把陈海平后面讲的话说完奉笑了,海诧异地望着父亲,不明白老头子为开心。

过了一会儿,海问道:“父亲,怎么了”

轻轻叹了口气,江德奉道:“以前听少爷说他不想当皇帝,为父根本不信,但现在我信了。”

海知道,父亲相信一定是因为今天少爷说的那些话,但他又实在是看不出来让老爹这么兴奋的理由何在,于是谦虚地问道:“父亲,为什么就因为今天少爷说的那些话”

肯定地点了点头,江德奉道:“正如少爷说的那样,这些政策一旦施行,必然会导致一个强大的商人集团的形成。想想也知道,今后少爷必定会有各种措施限制商人集团和官官僚集团纠缠不清,但这必定只是暂时的。在这样的体制下,早早晚晚,最后说话的都一定是银子。”

说到这儿,江德把声音压倒最低,道:“别说少爷不在,就是在,一旦天下归为一统,他也是顾不过来的。”

江德奉话说到这儿,的思路也跟着豁然开朗:用银子砸皇帝,那是永远也砸不倒的,因为天下都是他一家的,但砸这个由许许多多人组成的官僚集团,那就没有砸不倒的,一定砸得倒。

这就是一的根子,所以,皇帝是他们商家的死敌,而陈海平要废除帝制,那陈海平就是他们最大的同盟者,这才是一切的根本,至于陈海平后来说的那些,与此相比,都是不足道的小事儿。

天下谁的银子最多当然是商人,如果没了皇帝,整个国家就不是商人在说话了吗而又是谁在代表商人说话呢那自然是他们这些大商人

以,就如陈海平说的一孔之利,这样的政策一旦施行,帝制必然就会崩解。

海的双眼光。

以前和在,商人对官家那都是又敬又怕,没有希望当官的才去经商。如果,今后官家代表的是他们这些商家的利益,那他们的地位不就超然在官家之上了吗

“父亲,这是不是另一种的门阀时代要到来了”海的声音压得极低,但激动之情反而更强烈了千百倍。

重重点了点头,江德奉道:“现在需要的是大格局,现在要为江家的千百年之后打基础。所以,不管你们兄弟之间有什么问题,你们的根本利益始终都是一致的,而最终能帮到你的,也只有你的兄弟们。”

脸色凝重起来,海道:“父亲,孩儿向您保证,只要没有损及到江家的利益,无论他们做什么,孩儿都不会计较。”

欣慰地点了点头,江德奉道:“你放心,我会约束他们几个的,不会给你添什么大麻烦的。”顿了顿,江德奉的目光阴沉了下来,道:“如果有谁做事超出了底线,为父会亲自动手,清理门户。”

听完这个,海非但没什么表示,眉头反而微微皱了起来。

江德奉问道:“青海,怎么了你想到了什么”

海道:“父亲,这些您能想到,那少爷想不到吗”

沉默半晌,江德奉道:“应该想得到,只是人力有时而穷,少爷他这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得不如此吧。”

沉吟片刻,海缓缓摇了摇头,道:“父亲,当时您没在场,没有感受到那一刻的气氛,我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又是半晌不语,良久,江德奉道:“如果少爷还有后手,那我老头子真是无话可说了。”

顿了顿,苍眉一耸,江德奉道:“青海”

“父亲”海赶紧应道。

“为父要你永远永远的记住”江德奉又把声音压到最低最低。

“是,父亲。”

“你要记住,只要少爷一力推动我们这个商人集团形成,一力推动废除帝制,那不论少爷今后要做什么,即便会极大地损及我们江家的利益,你都要尽力配合,至少也是不能反对。如果你知道有谁要不利于少爷,那即便要得罪些人,你也要设法知会少爷一声。”

“父亲,您放心,孩儿明白。”

“你真的明白”

“是,孩儿真的明白,现在我们要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与少爷靠的越紧越好,而且”说到这儿,海压低声音,道:“父亲,我们有的是时间。”

听到这最后一句,江德奉微微点了点头,笑了。

本想轻松一些,但新年新政策,的全勤奖励办法改了,最少五千字才有,郁闷。所以,日更三四千字就得改为五六千字了,还得奔命。日更五六千字,面人多少有点向朋友们要月票的底气了:兄弟们,面人要月票,把乱明顶上去

第一百九十三章反应

的大迁火了很多行业,报房也是其中之一。

宫里和衙门里都必不可少,要有一些负责誊写文件的小太监和书吏。这些人每天就是抄抄写写,乍看似乎什么权也没有,但实情并非如此。

他们所抄写的文件,都是机密,是机密就有人要打探,探听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员。

各省总督、巡抚等大员都在京城派有固定的人,这些人的职责是传递有关本省的文件,实际上还兼有刺探朝廷动向的任务,他们是地方大员安插在京城的坐探。

各省总督、巡抚等大员都视他们为亲信,常依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判断高层动态及政治风向。

这些人虽都是廷编制之外的小吏,但神通广大,而负责在宫里衙门里负责抄写文件的太监和小吏都没什么地位,自然也就没什么油水,清苦的很。

于是,不规矩的书吏便将们抄写的文件内容当作“资源”,奇货可居,待价而沽,跟有关的官员进行各种交易。

这早已是常,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现下京城出了这么大的变故,报算是火上房了。封锁一开,最先把消息送出去的就是报房的人。

在这支偌大的迁大军,每天最忙碌的就是这些报房贾儿,他们忙的那可真叫是累的狗爬兔子喘。

这些房也真是有本事。连临时驿站都建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