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1 / 2)
列,殿阁之中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都向珠帘射来。
由于珠帘距周皇后近,而离众臣远,所以周皇后看外面看的清楚,但外面的人看周皇后则模糊的很。
看到众臣的目光都向她射来,周皇后如坐针毡。满坑满谷的大臣,她这个监国皇后竟然没有一个可以求助的。
“皇后,臣有本奏。”忽然,有人高声道。
总算有人出声了,周皇后不觉松了口气,这个沉默的气氛实在是让她太难堪了。
说话的人是温体仁。
对温体仁,周皇后一开始是极为恼怒的,但后来,她发觉温体仁虽然举荐了钱龙锡,但温体仁却和东林党跟复社、以及任何一派都不沾边。
总之,温体仁最后给周皇后的印象是大公无私,所言皆都是于国有利的,好像是个圣人一样。
周皇后曾让父亲试探招揽温体仁,但却碰了一鼻子灰。温体仁不鸟那些拉帮结派的大臣,但也同样不鸟她这个监国皇后。
温体仁要说什么自从举荐了钱龙锡之后,温体仁就很少说话了,这个时候又突然冒出来是什么意思看着温体仁,周皇后心中忽然忐忑起来。
“温大人,有话请讲。”愣了片刻之后,周皇后道。
温体仁躬身一礼,道:“皇后,臣以为蒋大人所言皆切中时弊,但臣还是有一句话想问一问蒋大人。”
“温大人请问,哀家也想听听温大人的高论。”听到前半句,周皇后的心沉了下去,但听到后半句,她的心就又浮了起来,不知道温体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蒋大人。”站直身躯,温体仁向蒋万元看去。
蒋万元从容地走出班列,躬身一礼,道:“温大人垂询,下官洗耳恭听。”
温体仁正色道:“如今国事危殆,蒋大人忧国之情,本阁钦佩。蒋大人所言确是国之重弊,但本阁以为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
蒋万元一听,心就是一突突,心道这个老家伙真敢把事情挑明不敢,老家伙又没疯,怎么敢提这个
蒋万元一笑,道:“温大人,下官洗耳恭听。”
温体仁神色不变,问道:“国库空虚有两大弊端,现在蒋大人说出了其一,但不知蒋大人知道其二吗”
“下官不知,请温大人明示。”蒋万元神色不变,从容地问道。
阁臣都站在最前列,钱象坤和吴宗达相互看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鄙视之意。
钱龙锡发现何如宠向自己看来,脸颊不觉有点发热。虽然这件事和他没有关系,但他是东林党的领袖,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当然脱不了关系。自然而然的,蒋万元无耻,那他也跑不了。
钱龙锡苦笑。
钱龙锡苦笑,但其他的东林党人眼中却大都难掩兴奋之色,因为温体仁这个老家伙要是敢捅这个马蜂窝,那就有好戏看了。
温体仁道:“听说蒋大人家中有良田百顷,但不知所纳粮饷几何”
温体仁说完,蒋万元的脸立刻绿了,原先的那股从容劲一点也看不见了,他万没想到温体仁竟然会如此的不留情面。
蒋万元支支吾吾,难堪极了,但温体仁这时已经不看蒋万元了,他转身面对珠帘,躬身一礼,道:“皇后,江南豪门十之皆有隐匿土地,此弊之重不逊于供养宗室。臣以为若欲国家振衰起弊,除此两弊缺一不可。”
温体仁说完,周皇后恨不得扑过去,抱住温体仁啃上几口,但周皇后却不知,温体仁这是在赌命。
第二百一十二章领袖
第二百一十二章领袖
如果怨念能够杀人,那光是这藤辉园,温体仁就会被不知撕碎了多少次。
因为今天要正式向宗室开刀,也就是赤o裸地向皇家开战,藤辉园里聚集的江南士子有三四百人之多,他们都在热切地等待着初战告捷的好消息。
消息传来,藤辉园立刻就炸开了,人人都义愤填膺,好像是子被杀、妻被夺一样,眼珠子跟兔子一样红的江南俊彦不在少数。
和大多数义愤填膺的人不一样,张溥静静坐在一旁,他没有表现出愤怒,但他的脸色阴沉之极。
在其他人看来,张溥也和他们同样愤怒,只是表现不同罢了。像张溥这样反应的也有不少,但他们都只是自持身份而已。
但众人不清楚,实际上,张溥的脸色阴沉,原因不是温体仁,而正是他眼前的这些人。说实在的,在张溥看来,温体仁说的是正确的。实际上,隐匿土地对国家的伤害要重于对宗室的供养,但对这个问题,没有人敢提出来。
没有人敢提出来,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真的不敢,另一个是知道提出来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自己还会成为众矢之的,小命堪忧,所以自然不会有人来捅这个马蜂窝。
当初韩一良为了拍崇祯皇帝马屁,说有贪官,而且遍地,但当崇祯命令他指出一个贪官来时,韩一良却冒着龙颜震怒,丢官杀头的危险,就是死也不肯说。
相比韩一良捅的那个马蜂窝,今天温体仁捅的这个马蜂窝,其性质要比韩一良说贪官遍地严重多了。
可以说,从今天开始,对藤辉园里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把温体仁弄死那都是小事,不把温体仁这个老贼弄的家破人亡,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就不算完。
张溥自然深知这股力量的强大,以及这股力量可以顽固到何种程度,所以即便他是复社的领袖,也不敢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原因如上,他如果说出来,要大家为了他们的长远利益,应该按温体仁说的做,那结果是一定的,只会坏事,而不会有丝毫用处。
温体仁这是为什么把心头的重忧暂时抛开,张溥又开始思索这个谜一样的温体仁。
从举荐钱龙锡开始,温体仁就开始折磨张溥,让这位少年得志、心高气傲的复社领袖在智力上感到了极大的挫折。从那时起,张溥就开始深入地研究温体仁,他发现温体仁不贪钱,不好色,也不好名,但这个人同时也严重地不问是非。
张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温体仁是个极其阴柔的人,是他见过的听过的性情最为阴柔的人;温体仁是那种毕生都以斗争为乐事的人,而温体仁把东林党看作了斗争的对象,所以不把东林党斗倒,温体仁是绝不会罢休的。
实际上,温体仁这种人也不算奇怪,党争之所以如此酷烈,原因就在于此,这些东西在温体仁身上不过是比较集中些罢了。
可是,从温体仁最近一连串的表现来看,这完全颠覆了张溥固有的看法。
人是不会悄无声息改变的,所以,张溥认定,温体仁一定有着他看不透的目的。
但是,温体仁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现在,经温体仁这么一搞,就把看东林党和复社不顺眼的那些人和宗室联合到了一处,坚持要做就一起做,所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什么也不做。
忽然,张溥觉得有人在看他。抬头一看,张溥看见了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