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主持大赛(2 / 2)
因为烟酒大都是单独采购。镇里有几家商店是烟酒供应点。
你也知道,青山县有‘最后一道菜’的招待风俗,就是招待时,每人发一包香烟。
我们的香烟主要有两种档次,一种是硬壳中华,商店给我们是四十五一包,一种是软壳玉溪,二十二一包。
平均每天香烟费都要千元。还有酒,虽然一般也就几十块钱一瓶,但经不住量大。
招待费还不包括食堂包厢费用。”
李莉顿了顿,接着介绍租车费:“镇里有三部车,两辆轿车,一辆面包车。
书记镇长保证用车,副科级以上干部去城里开会、办事需要用车,包村干部下村需要用车。
三辆车哪够?那就只能租车。镇上有几辆出租车,是镇政府的固定客户,他们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我们镇里。”
江恨离掰指头算:“照你这么说,一年招待费和租车费至少一百五十万。”
李莉说:“其实不止,还漏了一项,土特产费。
竹林镇有一片滩涂地改建的鱼塘,有一千多亩,被人承包了,养殖鱼虾螃蟹。
螃蟹上市,调研组来了,要不要带一份回去尝尝鲜?
财政、建设、土地等强势部门,要不要每人送一份?
还有,春节前夕,给强势部门及领导的鱼,那是要用卡车装。
其他乡镇都在送,我们竹林镇能不送吗?
江镇长,你在县委办工作期间,难道没有收到各乡镇的土特产吗?”
“有过的。”
他想起在初到县委办时,每到节假日前,办公室的角落总会堆起小山似的土特产——东边乡镇的蜜橘,西边乡镇的腊肉,南边乡镇的茶叶,北边乡镇的粉丝。
起初他还不太理解这种“进贡”,可同事说:“这不是送礼,是乡情。你不收,就是不给人家乡镇的面子,往后怎么跟基层打交道?人至察则无徒啊。”
江恨离皱起眉头。
一百五十万往上的支出,对年财政收入只有几百万的竹林镇来说,确实不堪重负。
江恨离问:“李主任,镇里有钱吗?”
李莉说:“哪有钱?没钱先欠着,镇里欠了几百万了。
但再没钱,来人不能不接待吧?接待不能不上烟酒吧?干部下村不能步行吧?”
江恨离在乡镇工作过,对于乡镇的情况,还是了解一些的,问:“有没有挪用其他经费?”
李莉笑道:“江镇长,你在县里、乡镇都工作过,该知道基层的难处。
县里也好,乡镇也罢,哪有不挪用经费的?
说白了,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先把眼前的坎儿迈过去再说。”
江恨离问:“都挪用哪些经费呢?”
李莉笑着说:“农业项目专项资金、扶贫专项资金、生态补偿资金,就没有不挪用的。
就是这样,还欠了几百万。我们镇还算好的,其他乡镇,多的甚至欠债几千万。
从前年开始,饭店招待费每年按照百分之十比例兑现。
不瞒你说,现在有的饭店都不接待镇政府了,因为结账麻烦。
还接待我们的,菜价比市场价高很多。”
江恨离意识到,招待费、租车费只能逐渐减少,因为要动很多人的奶酪。
动别人的奶酪,比动别人的灵魂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