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 2)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朱砂从来就不相信报应,所以才会在权利的诱惑下泯灭了一个警察该有的良知,但唐同最终给了他应得的报应。
唐同在一枪击毙了朱砂后,所有的埋伏的枪都响了,唐同躲开了头部的子弹,却没有去躲那射向身上的子弹,他也躲不了,他只是不想死的太难看,他知道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从一开始就知道,不过这时候的他,心中却没有什么遗憾。
一个人的心中,若是背负了太多的感情的话,实在是活的很累的,有些时候,死也是一种解脱,或者说,死也是一种感情的证明与寄托。
唐同仰望着夜空的雨,那雨冰冷的打在他的脸上,唐同却渐渐没有了感觉,夜空中一道闪电过后,唐同发现自己的目光似乎回到了十五年前。
那时素素还在,那时自己还能常常看到她的娇颜,那时,她的歌声让自己沉醉其中。
唐同倒了下去,长长的吐出了今生最后的一口气,耳边似乎还隐隐传来素素的歌声:
千年后的冬季苏醒
苏醒在有月的风雪之夜
夜月
风雪依然清晰可见
参天的古树
摇曳的竹影与宁静的湖面
物是人却非
正文第二章卖烧饼了嘿
一
“卖烧饼了嘿,又大又香的烧饼。”
清新的空气卷着微微的风,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走过,唐同有些无可奈何的叫道。
这是情景简直就是一副古代的生活画卷,如果有考古学家在此的话,一定会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但现在的唐同身处其中,却绝对的要说无语问苍天。
唐同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在古代卖烧饼的一天。
现在的唐同已经不是二十一世纪的那个唐同,而生活在三百年前的一个古人。
古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说的,对现在的唐同来说,自己现在身边来来去去的都是古人,便是自己的这个烧饼摊子,若是能留到三百年后,那也是一件文物。
唐同的灵魂不知道什么原因,穿越了三百年的时光,附身在常州城外的一个受伤者身上,唐同附身醒来后,凭着这个身体的原主人留下的三百多两银子在这常州城中安定了下来。
这个身体的原主人除了留下的银子之外,没有留下其它能表明身份的东西,所以唐同也不知这个身体的原主人叫什么是什么身份,不过唐同也知道,能随身带着三百两银子的人,一般也不是普通人了。
既然来了这个世界,唐同也只能安心的在这个世界活下去了,弄清楚了现在这个时代是崇祯二年后,唐同当时是愣了半天,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乱世之人不如狗啊,老古话可是这么说的。
不管是不是乱世来了,这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为了不坐吃山空,唐同便在常州的街头摆下了这个烧饼摊子,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唐同之所以会选择做烧饼这一行,是因为他没有穿越以前吃过很多的烧饼,知道这东西很容易做,也不需要多少的资金,事实也证明唐同的手艺也确实不凡,开业才三天便有了些回头客。
“嘿,老唐,这回给我来三个烧饼,要夹鸡蛋的那种。”一个三十来岁的的男人将十二文铜钱放在了唐同的手中。
“好嘞。”唐同应了一声,手飞快的在铁板上刷了点油,然后将三个鸡蛋磕开在铁板上煎着,心中又郁闷的想到,这厮怎么叫我老唐,不就是咱现在的胡子多了点,长的凶恶了点吗,难道这样我就很老了不成。
来的这人是住的离唐同家不远的邻居,看到唐同将拌了十三香粉的细盐撒在鸡蛋,便道:“老唐,你这撒的是盐吧,你这是从哪弄来的,做出来的东西可真够香的。”
“这是我自己配做出来的,可惜现在那甜面酱还没有弄出来,否则这烧饼就更好吃了。”唐同笑了一下,心想自己就这点绝活了,若是说出来,自己以后还怎么混。
“呵呵,是吗,对了,老唐,我都认识你这么多天了,也不知你是哪的人,听你的口音,该是北方过来的吧。”那人看着唐同在鸡蛋上撒着葱花,随意的问了一句。
“是啊,北方现在不是乱了嘛,我只好跑到这南方来混碗饭吃了,好了,这是你的鸡蛋烧饼,你拿好了。”唐同早就想好自己的出身,就是为了应付这种多嘴的人,将煎好的鸡蛋分别夹入了烧饼中后,用纸包好了递给了那人。
“好嘞,老唐,那我先走了,有空再聊。”那人拿了烧饼离去,还不忘了向唐同摆摆手再见。
唐同又做了几个人的生意后,抬头见一个小女孩子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向这边看着,正是他现在的邻居家的小孩,便笑着向她招了招手道:“沅儿,过来,叔叔给你两个烧饼。”
那沅儿却摇了摇头并没有过来,细声的道:“我娘说了,不能随便要人家的东西。”
这个沅儿的大名叫邢沅,只有六岁的年纪,长的粉妆玉琢一般漂亮可爱,家中只有一个娘亲和一个祖母,她的父亲在去年得病死了,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外带婆婆的挺可怜的。
唐同第一次见到这沅儿的娘亲时,曾经失神了好一会儿,那个小妇人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身材长的娇俏玲珑,十足的江南女子风韵,虽然穿的是粗布旧衣,却难掩她那身影的诱惑,不过这不是让唐同失神的原因,让唐同失神的是这个小妇人的脸,一半长的极美,另一半则长的吓人,她的另一边脸上有一块极大的黑斑,并且长的凹凸不平,让唐同不由的为她深深惋惜。
更让唐同叹息的是,这个小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