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2 / 2)
因为双方都有意拖延时间,所以其后的两天在谈判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第三天的时候,终于有郑家的眼线把郑家与德川幕府达成的协议传到了郑芝虎的手中。
这些天,郑芝虎他们一行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唐同的手下监视着,那个郑家的眼线离开郑芝虎后,很快就被柳生大犬他们抓获,在逼供后,那个人把其他与他接触的郑家眼线招了出来,柳生大犬随后顺藤摸瓜,抓获一批审讯一批,最后抓获了二百多个郑家的眼线,差不多占了郑家布在倭国的情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也从中得知了郑家与德川幕府所达成的协议,那就是双方协定,在今年的五月,共同出兵对付唐同。
这个时代,搞情报工作并不象后世的那么组织严密,特别是郑家这种海盗式的军阀,情报组织非常的松散,完全是一江湖帮派的做法,根本就不是柳生家族这种由大量忍者组成的情报组织的对手,是以被柳生大犬一抓就是一大批。
唐同得到情报后,一方面让柳生大犬继续扩大打击郑家的在倭国的眼线,一方面让徐元化在谈判桌上故意一点一点的让步,让郑芝虎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是郑家似乎不用武力,也可以从唐同这里得到自己所要的好处。
能够不费兵力得到自己所要的好处,郑芝虎自然是很乐意的,他也看到了这位唐大人手下所拥有的实力,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郑家要打赢这场战斗,付出的代价一定不小,所以郑芝虎见徐元化在谈判桌上不再那么强硬,而是在一点一点的退让,也不由的耐下了性子,与徐元化在谈判桌上磨蹭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徐元化为了拖时间,把一幅唐同描绘的世界地图拿了出来,一本正经的与郑芝虎商讨非洲,南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归属问题,开头时,郑芝虎看到徐元化商讨这些地方,觉得徐元化这是疯了,自己这点儿地盘都顾不过来,还想其它的地方,后来听徐元化说到,这些地方都是人烟很少的蛮荒之地,那里的土著人还拿着木棒当武器,而且那些地方资源丰富,占上一块好地,自己当皇帝是件很容易的事。
徐元化把自己从唐同那儿得来的知识在郑芝虎面前卖弄了一番,惹得郑芝虎心中大动,别的地方不说,澳大利亚离南洋并不是很远,而且远比倭国大了几倍,这让郑芝虎的贪婪之心也涌了起来,在澳大利亚的归属问题上与徐元化扯了好几天的皮。
本来郑芝虎也不会与徐元化在这个事情上扯皮的,但因为徐元化要求在已经划入郑家势力的南洋一带允许自己这一方建立去澳大利亚的海上补给线,一幅志在必得的模样,让贪婪的郑芝虎在疑神疑鬼了一阵后,觉得不能让对方得到那块地方,因为那么大一块地方,若是让郑家得到的话,对郑家的好处是可想而知。
郑芝虎在打仗上是非常的勇猛,所以很得郑芝龙的重用,又因为是郑芝龙的亲兄弟,所以郑芝虎也更得郑芝龙的信任,很多的事情上,郑芝龙都倚靠着郑芝虎这个得力的兄弟,但实际上郑芝虎却并不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在历史上,郑家与刘香的第一次海上大战,刘香一个简单的诱敌之计,就差点儿让郑芝虎率领的那支船队全军覆没,幸得手下的拚死而战,才让郑芝虎逃得一命,后来又与荷兰人的一次海战中,中了荷兰人的惑敌之计,被荷兰人一举打沉了郑家最精锐的备有红夷大炮的二十来艘主力战船。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空中,刘香已经被唐同所灭,本该明年郑家与刘香之间的第一次海战也没有了,而荷兰人也遭到了唐同的重创,荷兰人在台湾岛的势力被唐同消灭了大半,而在南洋的荷兰舰队要防备着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荷兰人在短期内是肯定没有力量往台湾岛增派兵力的,所以郑芝虎只怕也不会有被荷兰人一举打沉二十艘主力战船的倒霉事。
没有这二件事,郑芝虎依然是郑芝龙眼中最得力的人,而郑芝虎自己也会以为自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这些天因为徐元化的不断退让,让郑芝虎的心中也渐渐轻视起来,认为那位唐大人虽然拉起了这么多人做手下,但毕竟崛起的时间太短,肯定是外强中干的。
徐元化本身是个读书人,又做过一阵水寇,思想自然是不象其他的读书人那么僵化的,论起才能和聪明,三个郑芝虎的智力和在一起也不是徐元化的对手,被徐元化引着鼻子走,在一个多月后,快到四月底时,双方终于订下了一份协议书,这份协议书的内容有些搞笑,那就是中国海的东海,南海,以及印度洋海面归郑家,倭国以东的太平洋海面归唐同一方,另外黄海地海上归两家共同所有,倭国除九国岛归属唐同之外,其他的地方归郑家。
从这个协议上来看,唐同是吃了老鼻子的亏了,所以协议书签订后,郑芝虎的心中也不免得意洋洋,认为这是唐同他们害怕郑家与德川幕府联合,才不得不做出的退让。
既然已经得了郑家想要的,在郑芝虎想来,目前也就没有必要先与唐同他们动兵了,那郑芝龙在得到这份协议书的内容后,甚至马上就把目光放在了目前荷兰人已经兵力空虚的台湾岛上,因为这个地方,也是郑家的另一个根本所在。
在郑芝虎一行人离开后,张牛角他们也带着从高丽抢来的粮食回到了小仓城,一场大战,将要落在了德川幕府的头上。
正文第八五章倭人协从军的凶猛上
一
唐同的办公室内,徐元化很憋气的看着手中的那份协议书。
“大人,我真是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对郑家做出这么大的退让”徐元化把手中的协议书放在唐同的桌子上。
“呵呵,这份协议书上的东西,除了九国岛确实是掌握在我们手中外,其他的都是虚的,那些地方既不在我们手中,也没有掌握在郑家的手中,就算我们以后不插手,他郑家也没能力得到这些地方,我让你把倭国的那些地方让给郑家,一是那些地方根本就没掌握在我们手中,二是为了那些在倭国的侨民,人心是最难琢磨的,人心也是很难满足的,我们无偿的给那些侨民发放护照,给他们提供保护,可是没有比较的话,那些侨民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就该保护他们,从而对我们不会有多少感恩之心,现在我们把倭国那些不在我们掌握的地方让给郑家,那里的侨民到时候就会把我们与郑家进行比较,那时,他们才会真正的知道,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
唐同虽然对历史不是很明白,但也知道郑家是个什么样的结局,凭着郑家那点儿势力,根本就出不了中国海,在历史上,更是把在倭国的贸易利益拱手让给了荷兰人,虽然最后郑家赶走了在台湾岛的荷兰人,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根本就无力挑战盘踞在南洋的西洋人。
“可是,大人,那我们以后想要这些地方岂不是就没有理了。”徐元化对于那些地方不在自己的手中,还是有些不甘心。
“担心什么,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敌人是荷兰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