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2 / 2)
正文第一百六七章蚕食行动七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唐同挑选出来的人已经有好几个通过银子的关系成了大明南方地区的官员,不过目前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没有完全掌握住他们所在地区的权力,对于这一点,唐同倒是不很急,这种事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成的事情,大明的朝庭虽然不行了,但大明的那些地主武装却仍旧是实力强大,唐同若是动用武力,自己的损伤也会很大,以唐同目前的实力来说,唐同还是真怕自己的损伤太大时,会给那些西洋鬼子造成机会。
另外还有许多的情报,唐同也需要过目,就算很多事情给手下去处理,但自己也是要了解一些其中的情况的,若是一点儿也不了解,一味的放任手下,到时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可估量的麻烦与损失,唐同在最后翻看了有关大明那个太子到达了金陵的事情,虽然这位太子已经坐镇了金陵,但是并不能支使的动金陵的这些官员,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江南之地与京城失去了太久的联系,那些个官员早就有了个小心思,欺负这位年纪还不大的太子。
在金陵的官员中,唯一忠心支持大明太子的就是史可法了,但史可法的权力并不大,对于这位太子的帮助是不大的,这种情况下,太子想要组织军队救援京城是不可能的,反而刺激了李自成,张献忠他们,李自成从河南出兵湖北,张献忠从江西出兵湖南,大有把大明的南方吞灭的架式,看到这种情况,唐同不由的冷笑了一下。
唐同一直不喜欢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一直认为他们是历史上汉人的罪人,虽然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整个民族的利益面前,李自成,张献忠确确实实是罪人,无论那地昧着良心的所谓史学家怎样的为他们粉饰,但他们所造成的罪孽并不比建奴人小唐同的心中,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是该千刀万剐的家伙。
这个时候,若是自成,张献忠他们老实的不兴风作浪,唐同还会多留他们一会儿可是现在看来,唐同觉得不能让李自成,张献忠再这么逍遥下去了,他们的存在,会让更多的汉人受到伤害会造成这片土地上不必要的损失,在看完情报后,唐同便在第一时间内下达了命令,让李岩,红娘子,陈子龙他们从潜伏的状态中转为公开旗号,同时让那些潜伏在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队伍中的卧底开始对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进行颠覆活动。
唐同下达完了命令后,唐大明土地上的势力开始疯狂的运转起来,不过这种战争已经不需要唐同去处理了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实力不足以让唐同重视他们,唯一要考虑的是不能让这种战争涉及的地方太大不能让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再一次的变成流寇些就象是一群蝗虫,所过之处,只怕都会成为一片废墟。
唐同处理了事情之后,回头与陈玉娴她们说了些体己的话,第二天,唐同与长平公主她们的使节团展开了谈判,本来在唐同的心中,自己的手中势力与大明的势力是汉人中一体,不存在两个国家的概念,只是崇祯皇帝这时候却把唐同的势力当成了另外一个国家,虽然唐同只是自称王爷,但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唐同他们现在就是一个海外的国家,所以才有了使节团这样一个代表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事情。
长平公主的年纪还小,虽然她是一次大明使节团的首领,但所有谈判的事情,却是由她手下的大臣来做的,甚至于一些小的谈判条件也是由那些个大臣自行决定,而大的谈判条件,则是要回复崇祯皇帝,最终由崇祯皇帝来拍板,长平公主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首领,在这一次的谈判中是没有任何决定权的。
方谈判的意向分歧很远,在大明朝庭这一方看来,大明承认唐同他们在海外的存在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与大明是平起平坐的,这一点上来说,已经是大明朝庭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了,另外一个是大明朝庭与唐同划分在北方的疆界问题,由于建奴人,蒙古人,朝鲜人的势力都落入了唐同的手中,所以大明决定以长城为界线划分双方的疆界,在这一点上来说,大明朝庭也算是作了很大的让步了,毕竟原先大明的疆界可不是在这儿,崇祯皇帝若是承认这一个结果,也就是把朱家老祖宗的家业给败坏丢失了一部分,以崇祯皇帝刚强的个性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了。
只是唐同的目却不是如此,唐同希望自己手中的势力与大明的势力能统一在一起,而不出搞出这个分裂汉人的协议,在唐同看来,汉人应该是一体的,特别是在以后的世界格局当中,为了汉人的发展,更加不应该搞出这种分裂的事情来,那些为了一已私利搞分裂主义的人,都是汉人中的罪人,不过与大明的势力统一在一起,便有一个谁主天下的问题,唐同不会放弃主动权,崇祯皇帝也不会放弃主动权,这种情况,似乎不是谈判能够解决的。
不管这谈判地分歧有多大。唐同认为这种谈判还是很有必要地。这也是一个让双方互相了解对方地渠道。了解对方地底线和心理。也有利于唐同在以后做出较为正确地决定。因为双方地意向分歧太远。这种谈判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从表面上看来也有些浪费时间。不过双方对于这种谈判活动并不急着有一个结果。所以浪费时间也是无所谓地。
至少在那些大明地大臣看来。这种谈判拖地越久越好。这样也能让大明多一点时间残喘。只要这个大明朝庭还在。他们这些做大臣也就可以继续作威作福地当着他地官老爷。对于唐同来说。他也不想逼得崇祯皇帝狗急跳墙。大明是已经腐朽不堪了。但瘦死地骆驼比马大
了崇祯皇帝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大家都没有好
做为第一天地谈判。唐同与长平公主都是必须在场地。双方地手下谈判中争执地激烈。但唐同与长平公主却是一副无动于衷地模样。长平公主是不知道该如何谈判同是心知现在地谈判不会有任何结果地。自己来这里只是一个形式上地表示而已。
长平公主开始时还在认真地听着那些谈判地人员所争论地问题。后来发现。这种争论似乎是没完没了。没有任何地重点。好似纯粹就是为了争论而争论治家地扯皮不是长平公主这个年纪时就能明白地。所以长平公主很是无聊。偷偷地看向唐同。发现这位唐王爷坐在主位上。半眯着眼睛同庙里地一尊菩萨。眼前地事。好象与他全无关联一般。
唐同半眯着眼睛养神。见长平公主好奇地望着。便睁开一只眼睛对长平公主眨了眨。惹得长平公主莞尔一笑。心想这位唐王爷还直是有趣么看怎么也不象是一方势力可比大明地地人物。本来很紧张地心情。也被唐同这个动作给消除。这个时候地长平公主才发现。这个唐王爷似乎不是传说中那种杀人不眨眼地人物而让也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