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9(2 / 2)
军人与政治正在渐行渐远,这也是为什么袁世凯力劝他接受这一个他本来非常不想做的差事的原因。皇帝陛下十余年地改革使得军队越来越单一化,而在战场上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指挥官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直接进入中枢,抑或是负担起一省一区的军政民政的大权,形成事实上的土霸王来。而这一点,正是潜移默化的渐渐形成惯例。
自统一后勤的总后勤部设立以后,内地的各总督的权限越来越小。偶尔也会有几个总督抱怨如今总督不如巡抚,甚至有时候倒像个兵役部的下属司官并兼陆军部各省作讯司长了。
而相反地,动嘴皮子的人倒是越发的猖狂,康有为就不去说了,此人如今就堂皇的以皇上的喉舌自居,更连带他麾下那一大批蔓延到军队,地方各级官署,部队的那些所谓教化官们。此次西疆王士珍大将和杨度之争。便是这种争执的结果,而统帅数十万人马的王士珍大将军居然拿这么个书生毫无办法,虽然最后杨度是调离了,但是一到北京,就又出任弼德院副大臣,算起来倒比得上一个寻常地部院尚书了,可以说是不降反升。这些秀才们的气焰实在是太嚣张了。
说话的时候,袁世凯就说你智庵老弟如今不也是扛枪的去做秀才的活嘛,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啊。一番话立刻就点醒了钻了牛角尖的他。照啊,把秀才的事情做做好,再给王大将军把枪扛扛好,两面都是讨好的事情,自己先前怎么就没看到呢
袁世凯并没有与这个好朋友多说什么,他还有更重要的人要接见,如今在朝野自成一派体系的瞿鸿机最近也与他打得火热,袁瞿再加上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戴鸿慈,在某些观点上甚是相契,私下往来也就多了起来。最近是多事之秋,这满天下都乱哄哄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而大治正要有人去治。当然,要治人而不为人治,不是秀才们动动嘴皮子就成的,那还要枪杆子挺着你的腰肢才行,在这方面,袁世凯也没摊开来说,那两个书生中,也就瞿鸿机还稍微明白点,不过他指望着手里那些虚无飘渺的几十万人,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袁世凯心里的这番话当然不会对赵秉钧说,赵走过弯路,火候也欠了点,王士珍徐世昌冯国璋曹锟之辈倒还合适,只是人的地位太高了,过去再好的关系也不能随便就开口乱说。所以,赵秉钧正好能算得上一个传话的人。
“西边那是打仗的地方,孙子他老人家说过,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佐不可意气攻守。这个道理,也许咱们的王大将军也未必知道呢。”赵秉钧一身文官服饰,眉目间看上去已经略有霜色,早已不复当年那个少年得志的踌躇满志的状况。听了袁世凯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作为结尾,也琢磨不出什么味道来,眼见袁世凯已经端起了茶杯,也就苦笑了笑,起身告辞。
等赵某人到了杜尚别的时候,北方的事务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皇长子定亲王溥华正式被册封为新蒙国王,贡桑诺尔布和棍布扎布,那彦图三个王爷的女儿分别被册立为王后和王妃。前段时间才刚刚在朝野中闹腾的新蒙立国的事情,竟然一下子变成了现实。
有国就要有都,就要有疆界,就要有藩属地位。这一切诏谕中都没有明说,新蒙国立国后的第一道告子民书才把这些问题讲明了,新蒙国的国都就在刚刚打下来的伊尔库兹克,奉圣谕更名为蒙京的地方,而疆界则是一个虚的概念,说是与上国以外蒙为界,北方直到太阳神走过的地方,西方也要到蒙古人流过血泪的地方。太阳神到过哪里,谁也不知道,而蒙古人流过血泪的地方倒是清楚,那就是前几年引发大战,打开西疆局面的导火索,托博尔斯克了。而这个地方目前为止,仍然是俄国人重兵驻守的地方。这么个立国告子民书,不啻于宣布一立国开始,就向俄国人宣战了。
立国公告也讲明了,新蒙国如所有藩属国一样,外交权力归属于中华帝国,其他的部分则略有不同,新蒙国的行政官员都需要经过中央政府的书面确认,也就是说要吏部出票拟才行。最重要的军事方面,由于立国初期安全的需要,新蒙国以境内矿产等资源一百五十年所有权的抵押方式,租借中华帝国提供的皇家军队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立的什么鸟国啊。赵秉钧看了公报,心里暗骂了一句便嘀咕了起来,如今这么个皇帝陛下,越发的叫人看不懂了。
看不懂的不仅仅是新蒙国立国的事情,还有阿拉伯的事情去掺合那么几下子干什么养了那么大的海军又不打仗搞什么南方安南屡次请求天朝派军打跑法国人,但凡是个军人就有把握的事情,皇帝老儿就是不答应。
等等等等,要算的话,赵秉钧还能罗列出一堆来,虽然他心里能够判断出来皇帝老儿在摆弄着一个很大的棋盘,但是如果猜测的是真的话,那么好像又太下作了些。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敢跟任何人说的,军队里面除了教化系统,可还有个不在明处的军情系统的,那是捏在肃王爷手里专门查大逆的。自己这么个倒霉人,还嫌倒的霉不够多么
这时候也已经进了夏天了,进了七月这中亚的天气一天比一天难过,让人动的懒得动弹。而在遥远的欧洲战场上,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从陆地到海上,一连串的大动作却又要展开了
第三零三章会战
绸缪着一个振奋士气的战斗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最近却遇上不少大麻烦,在陆上西线战场还处在一个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时刻,海军还是需要做出一些像样的成绩来堵住那些媒体和攻击者的嘴巴。
当然,比他们更想再进一步的是德国人,在一场被动到来的胜利之后,海军的高层在这个夏天来临的时候也收获到了不亚于这个酷暑热度的褒奖,这里的明星是舍尔,莱茵哈特舍尔。德皇除了颁给他一枚饰有像树叶的勋章和一个足以记载进史册的与地名有关的荣誉称号之外,还格外的赐予这位中下层出身的海军军官在姓氏中加入“冯”字的殊荣,虽然舍尔将军很高兴这份荣誉,但是他仍然没有改动自己的姓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等到北海上只有德意志的舰队骄傲的巡航的时候,他会接受这份恩典的。
他的军衔也由中将晋位为海军上将,这使得他成为海军界中最耀眼的新星。也隐隐让公海舰队司令项格诺尔上将略微感觉到一些嫉妒,他的副手波尔上将偶尔也会表露出一些类似的情绪,所以他时常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提醒自己的长官是否应当建立新的功勋了,当然,这一次要把那位正在发光的朋友排除在外了。
舍尔目前的职务是战列巡洋舰舰队的司令官,在他荣升上将之后,再担任这样次重要的分舰队司令显然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而此次他的职务上并没有做出调整,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