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2 / 2)
吕涛似乎比姐妹俩好一点,边走边道:“这里空气气温偏高,又十分干燥,好像焚风一样,或许这正是形成木乃伊的原因吧。”
呼吸着干燥的空气,吕涛觉得鼻腔有些痒,他停下来,擦了擦,李雪见他不走了,问道:“怎么了”
吕涛不为所动,摇头晃脑的叹息道:道:“没事,鼻子有些痒。”
“不摸鼻子,这是空气干燥引起的,此时鼻粘膜很脆,容易引起出鼻血,”爱多嘴李梅,狠狠白了吕涛一眼提醒道。还是当过特种兵的人,这点小常识还不知道。
走过的路程,在回头望去,后面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清,未知的黑暗世界,隐藏着未知的恐惧。
大约走了十分钟,眼看就要走到出口。吕涛走到李梅前面,他的前面是一个巨大的骷髅堆,差不多有三四人那么高,无数骷髅瞪着黑洞洞的眼窝,被摆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形成一道骇人的骷髅墙,狰狞地凝视着他们
三人面面相觑,就犹如走进了万魔殿一样,所见所闻,都是极为惊人的场面。吕涛知道这叫做“开山”,是古代战胜敌人之后,将敌人的首级割下,叠累在一起,夸耀战功之用。当年战国时期齐燕大战,燕军割下无数齐人的首级,堆放在一起,迄今仍能在当年的古战场上不时发现骷髅头堆。
在骷髅金字塔前方,则树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弯弯曲曲地刻着甲骨文。甲骨文是即甲骨上的文字,它出现于西周时期,继承了象形文字,但是比象形文更加系统,容易辨认,吕涛对甲骨文识得不少。
要做就做大事的吕涛,立志以探险发家之际,首选目标就是汉代以前的历史文物。经过仔细辨认,果然是当年人夸耀战功的纪念。
“真是人”李雪和李梅互相偷偷看了一眼,俱是见到了对方眼中的尴尬。吕涛的这一句话,结束了三人对天坑洞人的猜测
“你认识甲骨文”李雪表情突然一僵硬,不自然的扭了扭头。强自一笑道。
兴奋中的吕涛,毫不在意李雪的态度,平淡的回答道:“干我们这行的高手,那有不认识一些常用甲骨文的。凡带甲骨文的物品,都是汉代前的古人遗物,件件为宝。”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丰富了祭祀的仪式
些骷髅并不是横竖列成排摆放着,而是时横时竖,弄一般,吕涛走在第二个,因为李雪要靠在他后面,李梅只能走最后了。此时,吕涛已经感觉不对劲了,他发现自己脚步轻浮,每一步踏下去都好像没踏到实地的感觉,但他依旧坚持着。
李雪深深的呼吸了几口,平静了下情绪,柔声道:“我们出去吧。看了这么多诡异的东西,叫人实在不舒服。但是说起来,这种阴森恐怖的玩意,犹如十八层地狱一般,倒是极佳的旅游开发点,我想一定会有变态的游客喜欢国人还是喜欢冒险旅游的。”
“冒险旅游并不一定是个好地方,训练特种兵的意力,这个地方到是不错。胆小的人,要么被吓死,要么就能锻炼出一名真正军人的气息,”吕涛听明白了几分,越想觉得越对,连连点头道。他也知道这里的骷髅应该不属于天坑洞人,围着他们转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走,出去了”
“等等,这里有字”李梅一直在细细考究骷髅墙,待沿着骷髅墙过去,突然发现了问题。
“有文字”吕涛一边念叨着这句话,一边在回忆着什么,然后,好半天,才缓缓的开口说道:“据我所知,人并没有文字,他们是靠画图和借助汉文表意。难道是历史有误”
李雪挽起吕涛的胳膊,关心地问道:“不认识”
“又不是甲骨文,我怎么可能认识”吕涛一边说着,一边摸出一包香烟,抖了一只出来,夹在手指间,却没有点着,眼里露出回忆的神色。
走出大厅,洞外又是另一番世界。由于古人崇拜天而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给人以接近天的神秘想象力,同时高也是表达雄伟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天坑崖壁自然之中,祠宇因地制宜,“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依地形及景观的轮廊特征,巧为辅高设,将建筑对自然的适应与景观中优美的轮廊相统一,“因其高而愈高之,竖阁磊峰与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凿井于下湿之区。”由于建筑手段在表达纪念性、象征性上,不像其它艺术手段那样可以具体描绘,所以往往用崇高、伟大等概念来表达,祠宇选择于高坡之上,以增强其崇高,便是这样地道理,从工程方面来讲,挖填的土方量也近于平衡,是最为经济的,而祠庙中又具备了深远丰富的层次,以至能近观咫尺于目下,远视千里于眼前。
人,一个把历史沉淀在峭壁上的民族,一个在川南边陲开疆拓土几千年,而又突然间销声匿迹地民族,神秘而来神秘而去,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破解的“千古之秘”。天坑洞人有可能作为川南古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生息之地和最后消亡之地,演绎了古民族兴衰成亡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古人古老神秘的厚重文化
“人”是先秦时期就在中国西南居住地一个古老民族。人在两千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人雄据云贵川三界的咽喉地带,却并不是一个易于驯服地人群,因此历来是中央政府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