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

“其他臣工还有什么计策”

“臣以为可以下旨禁酒令,以堵粮食其他用处。”户部侍郎候洵出班奏道。

“臣以为可以下旨到各大户收购粮食。”

“臣以为可以下旨令各省巡抚,严禁粮商抬高米价。”

“臣以为可以在秋收后先征购军粮。”

我听了一阵,各大臣都是尽力想着怎么节约粮食,但是缺口仍在,今年陕西有霜灾,明年陕西仍是大旱,这都需要粮食。九边的将士也需要粮饷。现在虽然李自成变成我的人了,如果没有粮食,就会跑出第二个李自成。可这些话我又不能对朝臣说。我叹了口气,无力的坐在龙椅上。看来这事情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确实在这个当口,今年粮食的收成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了,只有尽人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我正打算退朝的时候,突然一个小吏出班跪下。

“臣有一法子上奏”

我一看是个身穿青袍的六品官。明朝官服中,文官从四品到一品是绯袍,胸前打有补子用来区分,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白雁,七品到五品官员是青袍,胸前打的补子是鸿鹄,白鹭,白鹇。七品以下是绿袍,用黄鹂,沽鷃,练鹊区分。此外还有腰带,梁帽,芴的不同;武官也另有一套,再这就不细述。

我记得我去年颁布朝会的时候,只是让五品上的官员在朝堂侍侯,其余在承天门外候着。那么这个六品官怎么来的不过我现在没有计较。因为我要的是一个给我出计策的人。

此刻跪在下面的李原吉心里也是很紧张,他原本是户部漕米司的承物郎,属从六品。今天他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只是因为今天早朝的时候,他的上司漕米司员外郎吃坏了肚子,就让他去顶替下,因为像他这种小官排在最末,一般万岁都不会点到说话的。员外郎走前,一再叮嘱他不要说话。没想到,他今天听皇上和大臣讨论的是户部的事情,而且和自己好像也有些关系。当皇上提到解决粮食问题的时候,李原吉灵光一闪,想到一个主意。激动之下,竟然走出来献策,当他跪下后,看到其他朝臣的眼色后,才记得自己是顶替进来的。马上汗就从额头上出来了,两脚也不自觉得打抖。

“你有何良策啊”我看出他有些紧张,尽量温和的问他。

“臣臣有一策可保大明粮食充足。”

“哦,说来听听”我不禁把身子向前探了下,朝中其他大臣也互相交耳,骚动了下又静下来,听他说有什么可以让粮食充足的计策。

“万岁,广西以南有国曰安南,其地一年三熟,盛产稻米。天启五年,安南国君派出使者愿以稻米换取我大明丝绸,陶瓷,茶叶,当时朝廷未许。如今朝廷缺粮,可再用丝绸,陶瓷,茶叶去换取大米。这样便可解我大明危机。”

国际贸易怎么自己没有想到。这倒算不错的主意,后世的泰国稻米我是知道的。想不到现在也这么发达。只要能换来大米,陶瓷茶叶什么的当然无所谓。

“好,是个方法。你叫什么名字”

“臣死罪,臣户部漕米司承物郎李原吉。臣本不够品进朝堂站班,今日员外郎身体不适,臣代其进来伺候皇上。”

“哦,朕免你的罪,这下真是替得好,不然朕还不知道有这么个方法。”

“谢皇上开恩。”

我对其他臣工说,“列位朝臣对此,有什么看法”

韩鑛为人老成,未见其利先想其害,“皇上,安南国派使者已是天启五年的旧事,如今安南国内是否有粮也是未知,应速派人打探。”

工部尚书曹珖奏道:“安南到我大明,山路崎岖,而且南方多瘴气,转运米粮也颇有周折,宜早备下车马。”

张惟贤出班道:“皇上,如我等派使者到安南,安南人势必知道我大明缺粮,坐地起价,如此又要耗费更多。如朝廷派出人在民间收购,则不易保证安全。”

钱龙锡道:“臣以为应派使者照会安南国,安南一向为我属国,向年也多有进贡。按理不会乘火打劫。朝廷派一才能之士,说动安南国君便可。只要保证以后常年互市,安南应该不会哄抬米价。”

我点了点头,这才是正道。“那你们看派谁去好”

户部班里走出一人,“这米粮归户部打理,臣户部左侍郎王永佶愿往。”

这次出使安南,责任重大,而且也没有什么十足的保证。成,则加官进爵,败,则断了仕途,而且有可能身家性命不保。朝中的大臣哪敢随意答应前去。

这个王永佶,他去我倒是信得过。可现在户部有很多事情要做。到时候赈灾,调运漕米,押送军粮都要人,还是另派吧。

“王爱卿,朕知道你为朕分忧,但现在年近秋收,户部太多事,你一时也走不开,还是换个人去。”

一时间朝上又是静默。我心里倒是焦急起来,这就是我提拔的官员吗我把他们提拔到高位,加他们俸禄,到现在朝廷有事,却各个爱惜生命顾着自己了。偏我又不能发作,这都是天启朝留下的恶习。

我冷笑了声,“堂堂大明,居然无可用之人。”

我话一出,朝中内阁六部大臣虽知道自己不用去,但受不住这压力,纷纷出来请旨愿往。我摆了摆手,

“不过小事,内阁大臣都去,像什么话,你们去了,朝廷的政务谁处理”

眼看又要陷入寂静的时候,一个声音冒出来,“臣李原吉愿往。”

听到这个声音,朝堂上的人都松了口气,因为这方略是李原吉提出的,而且他又是户部的人,他去就自己不用去了,虽然官小点,但可以往上提的。

我看是他,心里虽恼恨其他怕事的朝臣,但有人肯出来,我心里也高兴。

“那好,封李原吉调任户部侍郎,出使安南,主管收购米粮事宜。”

“谢万岁,臣一定肝脑涂地完成使命。”

“李卿,你先在江南征购茶叶,陶瓷,丝绸,然后再出使安南。朕会赐你尚方宝剑让江南的巡抚配合你。到了广西让巡抚毕左周调一千人马护送。”

“臣遵旨,臣谢恩。”

我站起身,对着朝中的百官道:“散朝,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未时到养心殿给我候着。”然后我转身就走。留下一脸惊讶的朝臣。

经过今天的朝会,我第一次感觉到一种釜底抽薪的滋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