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2 / 2)
诸大臣皆跪伏于地,以头彻允嚎哭不止,被太宗皇帝亲自的拔起来的本文本、杨师道等人更是碰的血流被面。而各族将领与使节按照本民族传统割发、戈脸、伤耳,用自己的鲜血为“天可汗”送行。一时间明德殿里眼泪横飞,鲜血四溅。
三日后太宗皇帝的灵柜被装载在他生前乘坐的辇车中,由九匹头上结着白绸的骏马拉着,缓缓沿着早已经洞开的皇宫大门,缓缓行驶在宽阔的朱雀大道上,无数的禁军排着整齐的队列举着被白绸裹着的长枪,护卫着辇车缓缓步行。四品以上大臣身披白麻衣跟随着车辇行进。
朱雀大道两边是早已经守候着泪流满面的长安百姓,等车辇过来时,百姓们自发的跪伏于地,为他们的君王送行,嚎哭之声经久不惜。
送灵队伍一直走了四个时辰,才到位于九惯山的昭陵所在地。昭陵工程是由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玄宫深乃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楼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千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聊住。地面上依照皇城格局建设内城正门朱雀门,朱雀门之内有献殿是重檐九间多重大殿,是朝拜祭献用的地方。
昭陵依九峻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是因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惯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
大量的三彩陶俑,丝织品被送进地宫,昭陵的主墓室里早已经灌注满香油的大缸上的灯捻被点燃,随行的阿史那杜尔与契芯何力双双越众而出,两人均是满脸划痕,划痕犹如张开的嘴巴,比比皆是形象及其恐怖来到李治身前抚胸施礼后坦然地说“太子殿下,请允许我等为天可汗陛下殉葬。”
李治茫然地看着这样个依然流着血的人迟疑地说“不可”
俩人立刻单膝跪地拔出弯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阿史那杜尔道“天可汗如同我们的神明,如今他陨落怎么可以没有护卫我等愿意跟随天可汗陛下身边终生守护他。”
阿史那杜尔这一说又勾起了李治的思念,哽咽不能语。阿史那杜尔与契芯何力因为李治同意了,拉动弯刀就要自剜。旁边的长孙无忌一看,这不是添乱吗急忙用手攥住了两柄弯刀的刀头,四股血同时流出。长孙无忌喊道“殿下,不可如此”
李治这才楼了,急忙拉起两人,与褚遂良夺下弯刀,同时命令太医院的人为三人裹伤。李治流着眼泪说道“二位将军的心意小王带父皇领了。但二位将军的做法小王不许,你二人应留下大好身躯为父皇一下的江山效力才是。等二位将军百年后,本王答应将两位将军遗体陪葬在父皇身边。此时先由石匠玄出两位将军以及所有归唐的部落酋长的翁仲来陪伴吧”说完命人把二人扶下去疗伤休息。
这插曲过后十八名强壮禁军将太宗皇帝的棺接抗于肩头,沿着栈道下行,将棺橡置于正中的石床之上。十八名禁军施礼后自毁双目,由人牵引而出。菌道上的千斤石闸落下。早已经等候的工部人员迅速拆除栈道,取土回填,使陵墓与外界隔绝。
一代帝王就这样归于尘土。
第170章永徽时代以及高宗的心事
犬宗皇帝下葬后,太午李治带着亲至、重集等要在昭隙。侧一日。所以长安城内也废朝七日。目前在长安坐镇的是一文一武两个人。这留守的一文一武很特别,文是太子家令兼中书令、吏部侍郎高季辅;另一个却是山东豪强的代表人物之一,瓦岗系的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而这个安排却是关陇系代表长孙无忌亲自安排的,很是耐人寻味。
五月中旬才接到太子诏的镇北大都护麦仲肥,带着黑氏兄弟与麦跃领着五十名特战兵星夜兼程终于在太宗皇帝下葬一天后赶回长安。他没有回自己的府邸,直接奔九峻山昭陵所在地。
在昭陵的献殿里麦仲肥参拜了太宗皇帝的遗像,并于在座守孝的众位大臣见礼后,被太子李治安排进了一个小偏殿里去“挂孝”。麦仲肥进去后,早有人上来给他披上白麻衣后退了出去。李恪红肿着双眼一闪身进来“老师,你终于还是赶到了。父皇已经走了,太子命我先来和你说一声,这七日里你将和我们一起守制,之后参加太子殿下的登基大典。”
麦仲肥点头道“太子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太子只和我说了这么多,我想太子还会单独召见你吧”李恪说道。
“哦好的,我知道了。”
李恪转身出去,麦仲肥整理了一下思绪后,也随后走了出去。
当天晚上,麦仲肥被内侍引领到李治的休息处。进去后,麦仲肥发现长孙无忌也在。麦仲肥给太子李治和长孙无忌施礼后,李治淡淡地说“坐吧”麦仲肥坐于长孙无忌下首。
“父皇辞世前曾与本王说起,他一直把你也当成他自己的孩子。所以本王觉得有必要把你也叫回来。参加父皇的祭祀大典。”李治很平淡地说道。
“臣多谢陛下的厚爱和太子的宠信”。麦仲肥感觉今天的李治怪怪的,全没有了以前的样子。
李治点点头,看了一眼旁边微闭双目似乎在假寐的长孙无忌后又说道“如今本王即将接替父皇的重担,可是能够让本王信任的人不是很多。舅舅是一个”你也是一个,本王想问下你的意思,你是还想继续留在漠南呢还是留在本王身边”
李治这一问又回到了站队的问题上。这绝不是李治想问的,应该是长孙无忌想问的。麦仲肥略以权衡后说道“浮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