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宋桃源 > 分节阅读 26

分节阅读 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还有范大人,他动员这三州士绅捐粮捐财物,这些大门大户的见范大人收拾几个州官员的手腕,心里也害怕,所以一张布告,全都把钱粮送到衙门去了。面上看是这些士绅的捐助解决了大问题,可实际上,是他接管了孙世安将军留下的粮仓,里面的粮食足够十几万人吃三五年的。那是孙将军这些年攒的老底啊,呵呵,现在却被范大人用来救了灾民了。本来几十队商号送来的粮食就够多的了,再有了他送来的二十万石军粮,那些粮商都快哭了。这一阵子不少人找路子给老汉递话呢,希望能把他的粮食接下来,不至于烂到手里。”

高文举笑着点点头:“这也就是便宜了最早那几批的奸商了,让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满,呵呵,不过也应当,毕竟人家帮咱们做了宣传,也挺辛苦的嘛。”

冯有年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噗”的一声喷了出来,咳嗽着胡乱在胸前抹了几把笑个不停,看的高文举十分不解,不知老头有什么事这么开心,只得静静的等着他的下文。

冯有年理平了气,笑道:“快别说这些人了,那乐通号的胡掌柜和长顺号的孙掌柜,因为有范大人做保,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也是最早送粮来的,也是赚钱最多的两位。结果两家第一次每家运来一万石,到地头就换了银钱走了,开心的两位逢人就夸这钱好赚。结果第二次每家又运来五万石,可是一到地头就傻眼了,整个云霄县城里面,没几个百姓,全是附近各州县来卖粮的,不管粮价高低,根本没人去问他,和第一趟车到粮空的情况根本不是一回事。搞的两位掌柜没法子,只好求到老汉头上来了,后来,老汉按少爷吩咐的和两位一商量,这两位也是大手笔,当场就拍板把十万石粮捐了出来。为这被其他粮行的同行们没少笑话,可笑话归笑话,人家乐通和长顺两三天就抽身回去了,其他粮行的人呀,还守在那儿发愁呢。哈哈,想起他们的样子来就觉得好笑。”

高文举大乐:“果然是人心不足啊,哈哈,这样一来,倒便宜了咱们,也幸亏各乡镇最最建的都是粮仓,不然光是这些粮食烂到云霄县里面,不管是谁家赔,都不是好事啊。现在只要不把价钱压的太过份,相信他们都会同意把粮食卖给咱们的。这样就可以安全的耐过今年这一阵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到了明年,大家自己种的新粮下来接上之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冯有年又是一竖大拇指:“少爷真是厉害,当初规划的时候,说实话,老汉对少爷提议的修建顺序一直有些不理解,明明大家都饿的头昏眼花,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为何还要优先修建粮仓,还有,人都没安顿好,为何先要修建澡堂和大茅房这两条不光是那些做工的想不明白,连老汉不明白。到现在老汉才心服口服啊。”

“有了这些粮仓,各处贩来的粮食我们都能接的下,只要送到云霄地头的粮食,就不会烂掉一粒。说实话,现在云霄县城里的情况,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小,大家都在议论,少爷是怎么让这么多人把粮食送来的。那些信佛的信道的,因为争少爷是星君下凡还是菩萨转世,吵的不可开交,老汉听的都觉得不好意思,哈哈。”

高文举这才哭笑不得,这造神风气一刮起来可真可怕啊。这幸亏是在宋朝,交通和信息都不方便,要是放在清政府和民国时代,光这动静,就能让朝廷当成反动教派给灭了。

冯有年喝了口茶接着感慨道:“这粮仓的事,亏了少爷想在了前面,也都按少爷设计的样子修建的,大家都佩服的不得了。可真要比起澡堂和大茅房来,粮仓还不算最让人意外的。有了这两样,经过两个月的安顿,大家发现,原本最让人担心的疫症并没有发生,连各种小病小灾的也因为少爷提前安排的流动大夫很快就被医治好了。大家都说,只有少爷这种天生圣人,才能想出这么简单又有效的办法。有好多新村的乡亲,在家里老给范大人和少爷起了长生牌位呢。”

“啊”虽然知道自己会被乡亲们赞扬,心里有所准备,可是听到有人给自己立了长生牌位,高文举还是被雷的不轻:“这样不太好吧,我这年纪轻轻的,就被人弄个牌位供起来,会不会不吉利啊”

注:宋时计量,九十二斤半为一石这是沿习汉朝的计量方法得来的,每宋斤等于现在一斤二两八钱064千克。宋时一石,相当于现在118斤4两。

另:为了能在新书榜上多呆几天,只好把一大章拆成两章来发,出此下策也是迫不得已,大家不要鄙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037名声下

冯有年一愣,看了一眼高文举,正色道:“少爷说哪里话这长生牌位可是不得了的东西,就算是关二爷、诸葛武侯也只是在过身之后才被世人供奉的,在世就被人供长生牌位的,自古至今,还没几个人呢。那药王孙思邈在世的时候,也只有长安城附近十几户人家为他供了长生牌位,就这都轰动了整个大唐呢。这么多年,谁有少爷和范大人这么大的名气啊,怎么会不吉利吉利得很,吉利得很啊。不说别的,就咱高家这些下人,乡亲们见了面,都客气的不行,让大家做起事来脸上光彩不少呢。少爷以后千万不要说这样话。”

高文举忙点头称是:“冯叔教训的是,是我不明白乡亲们的一片真诚。以后再不说这样混帐话了。

高文举觉得这种事情过于无聊,所以开了个小玩笑,不想却被管家认起真了,一下被这年头深处人心的封建迷信思想彻底打败,连忙回个话,换个话题以逃避老管家的不爽:“冯叔,那各村中自治的事情和乡亲们的户籍统计做的怎么样了”

冯有年见高文举岔了话,也发觉自己好像有些过火了,忙接着回道:“各地治安暂时都由范大人派来的士兵暂时来做。各村也都由村民自己推举出能独当一面的人来做里正和村长。至于户籍统计么,兴许还要过一阵子才能完成,毕竟大家目前都很忙,识文断字的人又不多,忙不过来啊。”

高文举又问道:“那乡亲们中的手艺人都查找的怎么样了”

冯有年答道:“说起来,这也是一件大事。这一阵子,吴大人亲自坐镇,先后有六七百铁匠、木匠领了执照和器具,被分到各村去负责农器的打造了,新样子的农具也都从大锤那领到了。至于新样式的家具那些,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