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宋桃源 > 分节阅读 35

分节阅读 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马六叔就是以前秦家庄的老人,一个除了会作几把胡琴,会拉几只胡曲之外别无他长的落魄老人,看到给自己安排的新屋简直有些不敢相信的感觉。

这些日子,为了给大家减经负担,马六叔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聚在他这里,替乡亲们照顾着各家年纪尚幼,需要人照料的孩子们。一则可以让孩子们的父母腾出手来多做些事。二则也可以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处,不至于产生不良情绪。

这些地方因荒芜多年,各种野物横生,乡亲们一边打理各种植被,一边将各种野物猎取了充做食物,一举两得。马六叔见各种野物随手可得,又加上这里竹林众多,趁着左右无事,便用这些凑手的材料制作了几把胡琴,闲来无事便拉上一曲,大家穷乐呵一番。

在这个极度缺乏娱乐活动的环境中,一来二去,孩子们也喜欢上了他的表演,每每一听到他的琴声,便自发的围在他的旁边,倒省了四下去喊叫。

马六叔为了让这些孩子静下心来,可谓用尽了心思,今天连古曲阳春白雪都拿了出来。一则,凄凉的曲风容易让人产生不良的情绪,二则,欢快的曲子也的确不多。因此,马六叔将这首本是用七弦琴演奏的曲子用胡琴演奏了出来。果然,在欢快的节奏下,一群小捣蛋马上被吸引的安静了下来。

在高文举的心里,二胡这东西根本没有什么下贱的意思,在孙晓鹏生活过的年代,世间乐器早已没了什么雅俗之分,有区别的,仅仅是人而已。熟悉的二胡音调,突然将高文举那扇已经关闭的心门打了开来,高文举两眼一阵模糊,坐在那里拉二胡的那个熟悉而又亲切的身影,不正是将自己抚养大的孙福田院长么

孙晓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被孙院长收养的,也许是两岁,也许是三岁。总之他应该是入门最早的那个,因此,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一直以大师兄的身份自居。而在他之后进入福利院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个子高低,谁见了他都得喊一声:“鹏哥。”

他记得,为了让福利院能够正常运行下去,为了让孩子们有吃有穿,孙院长整日劳碌奔波的样子,刚过中年的他就因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可是那时候的鹏哥却依然整天给他惹麻烦。今天揍了东家的小朋友,明天砸了西家老人的尿壶,后天又偷偷挤了对门家的羊奶。搞的孙院长常常东家西家的上门赔礼道歉。而那时候并不理解的鹏哥,又会因此记恨人家,过了一阵,再度出手报复。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直到六岁那年,孙院长带着孙晓鹏到很远的山村里去看一个老同学,见到了那个坐在房门外边饿的直哭小丫头,玲珑。孙院长的老同学夫妇都去了,留下了那个被村里人叫做扫把星的小丫头自生自灭。如果孙院长他们再晚来几天,这小丫头只怕真的会被饿死。

可能是因为有过相似的经历吧,孙晓鹏当场就表示要将这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妹妹一起带回去。并发誓,只要孙院长同意他的建议,他以后将不再给孙院长惹麻烦了。孙院长巧妙的利用了孙晓鹏的爱心,将照顾玲珑的任务交给了孙晓鹏。

为了让玲珑和自己一样忘记过去的痛苦和不幸,孙晓鹏每日里用心学习,并将学到的东西完完本本的转教给玲珑。每天照顾她的吃喝拉撒睡,专心的一塌糊涂,再也没了当初横行乡里的精力。从此,福利院里多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哥哥,富平县东郊少了一个令人头痛的恶少。

后来,福利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自愿加入福利院的热心人士也越来越多。虽然在孙院长等人的奔走之下,不断的收到社会各界的热情资助,但对于一个要养活上百儿童的民办福利院来讲,资金不足一直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

为了贴补,整个福利院从上到下,人人都在出谋献策。大人们纷纷在外寻找兼职,而去菜市场捡菜叶、到田间挖野菜之类的工作则是孩子们每天的功课。为了赚钱,孙晓鹏甚至和那个瘸腿老赵在富平县城里摆过棋局骗钱,也和独眼龙李大元摆过卦摊给人指点迷津,在这些江湖把戏中,孙晓鹏以一个纯真少年的身份,无数次成功的为两人拉托。其他人没有门路或不屑于用这种手法去找钱,只得靠着各自的关系,以出卖苦力或者做一些零工来维持生计。

眼见情况如此艰难,孙院长痛苦不已,常常引以自责,当然大家也明白这责任并不在他。有一天,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员工刘大脑袋参加了一次葬礼之后,回来给大家出了一个主意,让这些精力过剩的娃娃们组建一个儿童剧团,在乡亲们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去表演一番,一来消耗大家的过剩精力,二来也顺便赚点外快贴补一下。

在大家都拍手叫好的时候,孙院长却坚决不同意,原因是,他觉得利用孩子们去赚钱是十分可耻的行径,于是,福利院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辩论开始了

s:持续拉票。

041新居琐事四

在众人的轮番轰炸之下,孙院长终于妥协的接受了这个提议。虽然于心不忍,但孙院长想到此举不但可以将孩子们的兴趣成功转移,而且还能让大家从小培养音乐和表演的基础。那么这个决定对孩子们将来的成长来说,也许是一种帮助也未可知。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孙院长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精通韵律的高手,一把二胡拉的出神入化。为了福利院的事业,他已经很久没有碰过二胡了,此时自然也有些心动。

就这样,在孙院长亲自操持下,“向日葵剧团”成立了。经过培养和筛选,一群娃娃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音乐方向。玲珑的音感最好,唱什么都好听,而且还对古筝特别感兴趣。而孙晓鹏则近水楼台的得到了孙院长的亲传,学得了一手精湛的二胡技能。

高文举清楚的记得,经过三四年的演出,由孙晓鹏和玲珑表演的秦腔传统曲目花亭相会是剧团的压轴之作,每一次到各村去演出,那是必演的绝活。被乡亲们称赞是百年来难得一见得完美组合,甚至有专业人士观赏过后评论说,这两人如果坚持表演,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越秦腔史上的传奇人物李小锋、张宁夫妇,说不定什么时候也能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唱个专场。

而最让大家意外的是,在所有的演出中,孙院长从来没有亲自到现场观看过任何一场两人的表演。大家都以为是孙院长心中那个认为此举是可耻行径的心结在作祟,因此也没人去劝他。

这本是个无奈之举,不想却得到了意外收获,剧团出名之后,常常应邀到全省各地去演出,得到的报酬也越来越多,甚至远远超出了福利院运营所需。可就在剧团名气如日中天,各处邀约接连不断的时候,孙院长果断的将孙晓鹏和玲珑的演出停止了,原因是他们两个都要去上大学了,不能为此荒废了学业。

为了不让孙院长失望,孙晓鹏和玲珑考入清华大学之后的几年中努力学习,不光常常争取到奖学金,还都在课余做一些兼职,自力更生。几年中,两人不断的用各自优异的成绩来向孙院长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