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龙吟西传,草原惊雷(1 / 2)
了凡大师的“顿悟”,为这场轰轰烈烈的“熔佛铸路”国策画上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句号。
当这位江南高僧亲自带着皇帝的旨意南下,以身作则率先将普陀寺的铜钟、铜香炉、乃至主殿的大佛熔为铜水时,整个江南佛门最后的抵抗意志也随之烟消云散。
有少林寺在前被酷吏张玄带兵围山,“协商”到寺中上下痛哭流涕主动“捐献”。
又有德高望重的了凡大师在后现身说法,宣扬“舍小身,成大我”的“新佛法”。
一时间天下寺观,无人再敢忤逆。
海量的铜料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的从帝国各地汇集到西进铁路的沿线工地。
国策推行的阻力被彻底扫清,这为朱雄英带来了又一波丰厚的国运奖励。
【叮!国策“熔佛铸路”顺利推行,帝国凝聚力大幅提升,国运增长!】
【奖励宿主寿命:三十年!】
【奖励国策科技:《标准化螺栓螺母生产线图纸》!】
朱雄英看着系统面板上新增的寿命,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而那份看似不起眼的图纸,却让他更加欣喜。
螺栓与螺母是工业化的基石。
它的标准化量产意味着大明所有的机械,从蒸汽机到铁甲舰都将拥有可替换、可维修的“关节”,生产效率和维护成本将发生质的飞跃。
他立刻将图纸通过格物院的渠道,秘密送往了西山基地。
……
当京城因蒸汽机车的出现而沸腾之时,这声龙吟也通过电报线路以超越时代的速度,传到了数千里之外的河南铁路工地。
中军大帐内,工程总调度李善长正对着一份地质勘探报告愁眉不展。
正如皇太孙所预料的那般,前方黄土高原的地质结构异常疏松,塌方几乎是家常便饭严重拖慢了工程进度。
即便有了水泥加固,可每日的进展依旧是以“里”而不是“十里”来计算。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却又感到一种无力。
就在此时,帐外的电报室内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滴滴”声。
片刻之后,一名译电员手持着一份电报神色狂热的冲了进来。
“大帅!大帅!京城急电!”
“成了!‘开路先锋’号……试运成功了!”
“陛下和殿下亲乘火车,一刻钟三十里!”
轰!
这个消息仿佛一道天雷,劈在帅帐中所有将领的头顶。
李善长猛的站起身,一把抢过电报那双苍老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上面的文字,浑浊的眼眸中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所填满。
“一刻钟……三十里……”
他反复念叨着,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在场的所有人都比京城的文官更能理解,这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恐怖意义。
他们是亲身与这片广袤土地搏斗的人,他们知道距离的可怕。
而现在皇太孙殿下用一台钢铁机器,将这份可怕轻易的碾碎了。
“传我将令!”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响彻全帐。
“全军通报!我大明真龙已现,天命所归!”
“所有工程兵团、所有劳役工时加倍,赏钱加倍!”
“告诉他们,我们多铺一尺铁轨西域的将士们就少流一滴血!”
“我们早一天修到兰州,大明的江山就早一天稳固!”
“谁敢懈怠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