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5.30日奥斯曼政变(1 / 2)
1876年上半年,北方的日本幕府政府在奥地利支持下向英国支持的南方明治朝廷开战,日本再次陷入战火中。
奥斯曼政府宣布国家破产,暂停偿还一半的外债,引发了欧洲列强的强烈不满和国内经济混乱。
而英国政府在初期还又注资250万英镑来帮助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来稳定经济,结果,英国代表查尔斯·戈登-伦诺克斯公爵发现苏丹竟然抽了一半的钱去接着给自己修宫殿,气的不行。
“我决定什么也不管了!”
这是伦诺克斯公爵给伦敦发的电报中的一句话。
1876年5月28日,伊斯坦布尔郊外的一栋房子里,几个大人物正在会晤,奥斯曼帝国的陆军大臣侯赛因·阿夫尼帕夏、前任大维齐尔、改革派领袖米德哈特帕夏、帝国宗教领袖谢赫伊斯兰米特哈特帕夏。
米德哈特帕夏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在烛光下展开:“我前天晚上跟英国特使查尔斯·戈登-伦诺克斯公爵喝了一顿酒。”
“你疯了?”战争大臣侯赛因·阿夫尼帕夏差点跳起来。
“听我说完,”米德哈特帕夏苦笑了一下,“那个狡猾的英国佬,他早就猜到我们要干什么了。他说——我记得很清楚——他说'米德哈特阁下,您最近看起来忧心忡忡,是不是在为帝国的未来担忧?'然后他就那么看着我,你知道的,那种英国人特有的、什么都知道但偏偏不说破的眼神。”
“然后呢?”谢赫伊斯兰放下念珠。
“我只好摊牌了。他听完后,抽了很久的雪茄,最后说他'完全理解我们的救国行为',但是他不保证伦敦会怎么想。”米德哈特帕夏模仿着英国人的腔调,“他说他大概可以等几天再把消息发给伦敦,'毕竟电报线路有时候会出故障,您懂的。'”
“该死!”侯赛因一拳砸在桌子上,抓起酒瓶就往嘴里灌,红酒顺着他的络腮胡子流到制服上,“早知道就不该告诉他!谁知道这个金发魔鬼会不会转头就去跟苏丹告密?要是事情败露——”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我们都得去博斯普鲁斯海峡喂鱼!”
“我倒是觉得英国人不会,”谢赫伊斯兰慢悠悠地说,“现在苏丹政府又多腐败,这个特使心里面最清楚,为什么英国政府还没有放弃奥斯曼帝国,就是因为奥斯曼对他们还有用。而如果,我们将改革最大的阻碍去除掉,之后新苏丹励精图治,这想必是英国人喜欢看到的才对。”
“再者,”老人顿了顿,“如果苏丹知道了,我们现在还能坐在这里喝茶?”
“说的也是。”侯赛因又灌了一大口酒。
谢赫伊斯兰缓缓摇头,他苍老的手指重新抚过念珠:“不管那么多了,我的兄弟们。俄国人的军队据说已经在高加索、保加利亚集结,奥地利人在巴尔干蠢蠢欲动。而我们伟大的苏丹呢?”
“昨天他又订购了一百箱法国香槟,还有一架镶满钻石的钢琴——给他新纳的那个十四岁的切尔克斯女奴!“
“十四岁?”米德哈特帕夏皱眉。
“是的,十四岁。”老人的声音里充满厌恶,“国库空虚到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他却花一万英镑买了一个女孩。真主是不会原谅这种罪行的。5月30日,后天凌晨,我们动手。”
侯赛因走到米德哈特身边,后者正在研究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满了记号,有些地方还洒上了刚才的酒渍。
“地点定了吗?”
“多尔玛巴赫切宫。”米德哈特用手指敲着地图,“根据我在宫里的眼线——就是那个管马厩的太监——苏丹这几天都泡在那里。每天除了玩女人就是看法国舞女跳康康舞。”
“地点?”战争大臣简短地问道。
“多尔玛巴赫切宫,”米德哈特帕夏的手指点在地图上那座临海的宫殿位置,“他这几天都在那边,跟他的妃子们玩耍。据内线报告,他昨天又收了两个埃及的美女入宫。”
“大维齐尔马赫穆德·内迪姆帕夏那边怎么办?”侯赛因皱眉,“他毕竟是政府首脑,如果他召集禁卫军抵抗...”
“不怎么办。不告诉他。”米德哈特帕夏冷冷地说,“我会安排人软禁他。在他的早茶里下点安眠药,让他睡上整整一天。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拿下苏丹。”
“真狠。”陆军大臣侯赛因咧嘴笑了,“我喜欢。我亲自带兵,第一军团的那帮小伙子们早就等不及了。他们已经三个月没领到完整的军饷了。军事学院的那帮学生也都在嗷嗷直叫要为了帝国献出生命。”
“对了,”战争大臣突然想起什么,“新苏丹选好了吗?总不能把位子空着吧。”
三人互相看了看,这个他们还是第一次正式谈,当然各自心中都有符合自己的人选。
“阿卜杜勒哈米德怎么样?”谢赫伊斯兰试探道,“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弟弟,挺聪明的。”
“太聪明了!”侯赛因立刻反对,“我上次在宫廷宴会上碰到他,那家伙一直在角落里观察所有人,还在小本子上记东西。他的仆人告诉我,他房间里有一整墙的档案柜,里面装着所有大臣的黑材料。这种人当了苏丹,我们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还有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儿子们,”米德哈特帕夏说道,“其中穆拉德王子...”
“穆拉德?”谢赫伊斯兰若有所思。
“穆拉德王子,今年三十六岁,正值壮年。更重要的是,他倾向于改革,接受过良好的西式教育,会说法语和英语。他甚至读过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著作,支持立宪,认为这是拯救帝国的唯一道路。”
“人品如何?”侯赛因问道。
“温和、开明,没有他叔叔那种暴虐。他人不错,从来不打仆人。他的希腊语老师跟我说,这孩子心肠软,看到乞丐都会掏钱。”
“心肠软未必是好事...”侯赛因嘟囔。
“但至少不会是暴君。”
三人陷入沉思。烛火摇曳,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如果他真的支持立宪...”谢赫伊斯兰慢慢说道,“那对帝国的未来或许是件好事。我们需要的不是另一个专制君主,而是愿意与我们分享权力的开明君主。”
“那就暂时定下来是他,”战争大臣侯赛因最终表态,“等事成之后,我们再正式征求其他帕夏们的意见。”
“好。”
米德哈特站起来,开始分配任务:“谢赫伊斯兰阁下,您留在宗教事务部坐镇。我需要您准备两份费特瓦,一份废黜的,一份即位的。用词要狠,什么'背叛真主'、'毁灭帝国'之类的,都用上。”
“这个我擅长。”老人微笑。
“一旦我们控制住局面,您立即发布费特瓦,从宗教法角度确认废黜的合法性。同时,您要确保各清真寺的伊玛目们保持冷静,安抚民众。”
老人郑重点头:“我会准备好一切必要的宗教文书。”
“侯赛因,你我二人亲自带队前往多尔玛巴赫切宫,”米德哈特帕夏继续说道,“你负责军事行动,确保士兵们迅速控制所有出入口。我则带领文官代表团,向苏丹宣读废黜决定。”
“需要多少人?”侯赛因问道。
“两个营足够了,大约一千人。都是心腹。人太多反而麻烦,万一有人临时变卦去告密就完了。”他又想了想,“我还会安排几个神枪手在宫殿周围,以防万一。”
“别开枪,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