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国召唤之帝途霸业 > 第104章 朝堂议捷,众臣纷议

第104章 朝堂议捷,众臣纷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二天,早朝。

黄门侍郎手捧捷报,高声宣读刘明率军大败匈奴、斩杀于夫罗的战绩。

话音刚落,肃穆的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声惊叹,随后便炸开了锅。

最先站出来的是司徒杨赐,他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快步出列,声音洪亮。

“陛下!刘明将军以两万之师破匈奴八万大军,斩杀敌首于夫罗,此乃我大汉近十年来未有之大胜!

不仅解了雁门之危,更扬我国威于北疆,当重赏!”

他语气激动,目光扫过众臣。

杨赐的话刚落,太尉张温也随之出列,颔首附和:“司徒所言极是。

臣听闻刘明将军乃皇室宗亲,初任护匈奴中郎将便有如此作为,可见我大汉宗亲之中亦有栋梁之才。

臣以为,当晋其爵位,赏其田宅,一则表彰其功。

二则激励天下将士,让北疆各部蛮族知晓,我大汉有敢战之将、能战之兵,再不敢轻易来犯!”

朝堂之上,支持重赏刘明的声音很快占了上风。

不少曾主张“以和为主”“暂避匈奴锋芒”的大臣,此刻也纷纷转变态度。

毕竟大捷在前,谁也不愿逆着圣意,更不愿落下“不辨贤能”的名声。

槐里侯皇甫嵩捋着胡须,缓缓说道:“刘明将军不仅善战,更懂治军。

据捷报所言,其部众虽伤亡一万,却能始终保持阵型,最终击溃敌军,可见其治军严明。

臣以为,除了爵位田宅,还当授予其更多兵权,让其镇守雁门,以防匈奴残部反扑,如此方能永保北疆安定。”

不过,也有反对的人。

比如说十常侍张让等人,党宦之争一直持续着,虽然在张让心里,刘明是个财神爷,但是也不能阻止他要活下去。

张让眉头微蹙:“陛下,刘明将军战功赫赫,赏无可厚非。

但臣有一问,此次匈奴八万大军,为何会被两万汉军击溃?

据雁门此前奏报,匈奴军中似有匈奴兵马暗地撤离,此事是否与刘明将军有关?

若仅是敌军内乱所致,而非全凭战力取胜,贸然重赏,恐难服众。

再者,刘明将军年轻,初立大功便授以重权,恐其滋生骄纵之心,反而误事。”

他的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了几分。

此时大将军何进迈步出列。

他身材魁梧,声音带着几分威严:“陛下!

臣以为,刘明将军此战,无论是否有敌军内乱之助,其能抓住战机、大败匈奴,便是实打实的功劳!

更何况,其乃皇室宗亲,忠心可嘉。

如今朝中需用忠勇之将,若因些许疑虑便吝于赏赐,岂不让天下将士寒心?”

何进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刘明的拉拢之意。

他早已通过妹妹何皇后得知当今天子重视刘明,若能为己所用,必能壮大何家势力。

“臣以为,当晋其为‘郡侯’,赏食邑千户,再赐‘持节’之权,使其可在雁门便宜行事,调动周边郡县兵马,如此方能更好地抵御北疆蛮族!”

众臣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有的支持何进的重赏之议,也有宦官势力的反对,还有的则提议先召刘明回洛阳,当面问询战况后再做决定。

汉灵帝刘宏坐在龙椅上,听着众臣的议论,脸上满是笑意。

乱才好啊,只有乱,才能平衡。

但是此次大捷是实,必须得赏,这不仅能彰显他的治下之功。

更能让他有理由提拔心腹、平衡朝局。

他抬手打断众臣的争论,朗声道:“众卿所言皆有道理,但刘明将军解雁门之危、扬大汉天威,功劳卓著,不可轻赏!

朕意已决:晋刘明为“雁门侯”,为郡侯食邑两千户,赐黄金二百斤、绢帛两千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