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浪荡皇帝秘史 > 分节阅读 333

分节阅读 33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车骑将军柳长风则带着一千骑兵反方向南下,去安南边境帮助贾续。临行前,皇帝曾交给柳长风一道秘旨,准他便宜行事,除了与安南谈和之外。

柳长风领会圣意,此去绝不与安南人谈和,一定要想方设法平定安南,为皇帝收复那一块远在蛮荒之地的华夏故土。

萧若本人却没有随入万大军北上,他为了尽快赶到高丽,带着一群美人登船走水路。

后宫众美人都想随皇帝御驾亲征,可这回是去打仗,又不是去旅游自然不可能都带上,人数得越少越好,搞得跟个旅行团似的,会被天下臣民笑话地。

此次要与扶桑倭人作战,北条夫人和齐木灵子他都带在身边;铁寒玉是最佳的贴身护卫,自然是不会少地;王楚月原本可以为他出谋划策但因身怀六甲,便留在宫中;昭仪阮江燕在鄱阳湖长大,熟悉水战,又是水军统帅阮飞龙的亲妹妹,也可以同去。

此外,楼兰公主叶依雪扬言想代表西域人见识一下大海,说什么也要去,敢情不淮备回她们楼兰国了:还哨张素兰也来凑热闹,说要将皇上纵横东海的英姿画下来以便传之后世

贤慧的皇后自然不会争抢,然而临走前的最后一晚,皇后幽幽的说她不愿与皇上分离,原本是想随皇帝出征的可她身为皇后,不便擅离后宫

萧若听到这里,私了口气,连夸皇后贤慧大度善解人意顾全大局,真乃千古贤后,自己也非常非常非常的舍不得与她分开,无奈实在不想影响了她千古贤后的修行,所以只好忍痛挥泪离别了

谁知皇后嫣然一笑,说既然如此,臣妾倒有个主意,让与臣妾长得一模一样的妹妹随皇上出征,就当臣妾日夜跟随在皇上身边好了。

萧若后悔得直想打嘴,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这下可好,又加一个,想不带旅行团都不行了。

于是乎,皇后自己虽不好意思争,却硬是为妹妹争取到一个名额

第十一卷东瀛风云第四章皇帝亲临高丽前线1961字

萧若带着一众嫔妃,以及随行侍侯的太监宫女,还有数十名大内侍卫,登上新造出来的全部十艘火炮战船,沿汴水顺流而下,直入东海,与阮飞龙率领的朝廷远征舰队会合,然后一并北上,浩浩荡荡驶向东北的朝鲜半岛。

这十艘火炮战船是数月以来军备部造船部门夜以继日赶造出来的,可以说调动了朝廷绝大部分的造船力量,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才终于造出这么十艘。

这种最新式的火炮战船由萧若新手设计,船体庞大坚固,每一艘船上配备的火炮多达六十门之多,分部在左方船弦,各三十门,在船舱里分上中下三层布置,平常航行时,挡板关上,外人看不到火炮,一旦需要开战,挡扳抽开,火炮推上前,炮口伸出船舱,便能作战。

这些威力巨大的战船,耗费了极多的金钱,光上面的六十门火炮,价值就堪称惊人,每一艘战船造价高达数十万两,可以说是用白银堆出来的船只。天朝虽强,打造这么十艘战舰出来,户部的官员也叫苦连天,要不是皇帝乾刚独断,没有谁能有这么大的魄力。

萧若深感时不待人,要征扶桑,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所以下旨优先打造战船,正是为了十艘战船上的六百门船载火炮,军备部铸炮部门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赶工铸造,陆军用的“威武大将军”反而造得很少。

故而,这十艘战船上的火炮数目总共达到惊人的六百门,比陆军用的还要多出数倍,也由此可见皇帝的决心。

阮飞龙率领的天朝远征舰队规模也不小,集中了天朝海军力量的全部精华,有大型战船共四十五艘,中型战船七十七艘,因为要跨海作战。较小的各种战船派不上用场,就没有带来。

会合了皇帝带来地十艘新式火炮战船。总共也只是一百三十多艘,相对于天朝的国力及至高无上地地位来说,这么薄弱的海军力量实在显得很寒酸,与天朝数量既庞大。战斗力又强的陆军力量一比显得极不相称。

造成这等局面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因为天朝一惯忽视水上力量地建设,再加上并几年天下大乱时,长江水师曾被叛军一把火烧得元气大伤。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还有就是不少战船年久失修,巳不堪作战使用。使得天朝诲军力量比起东海扶桑国。都相形见绌。更不如势力遍布东南亚的海寇王孙翰了。

自阮飞龙以下的水师官兵。隐隐都有某种令人泄气的想法:天朝陆上力量虽所向无敌,可到了海上尤其要面对海洋国家扶桑国和海寇时。就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们自然不知道皇帝带来的这十艘火炮战船地威力,皇帝此时也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秘密武器应该在敌人面前展示而不是自己人。

阮飞龙近年练兵卓有成效,现在这些水师官兵中,就有不少以前的鄱阳湖水寇,凭着他们的水上功夫,现在都成了水师的精英。半年多前,他率长江师溯江直上,参加平乱这战,牛刀小试,眼下朝廷出兵高丽,他们大显身手地时候终于来临了。

皇帝亲率舰队奔赴前线,水师上下官兵无不精神抖擞,摩拳擦掌,求战心切,准备与东海扶桑人一决雌雄。

舰队在靠近鸭绿江边地高丽平安道登陆。萧若头一回踏上这块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东北朝鲜半岛的高丽人,与天朝人恩怨纠葛数千年,高丽人绝大部分时期都对天朝称臣纳贡,必恭必敬,五体投地,简直像对亲爹一样恭顺。但因高丽人实在太窝囊,屡屡被东洋扶桑人侵略,每次都向天朝主子求救。天朝人为救援这个东北的恭顺小弟没少付出代价。

纵观史册,先是唐朝时,大唐军队与扶桑人在高丽打了一仗,结果是白江口一役扶桑海军全军覆没,打得扶桑矮人老实了数百年,虚心学习大唐。

后来明朝万历年间,统一了扶桑国地丰臣秀吉头脑一发热,妄想吞并高丽,进而征服中国,派倾国之兵占领了整个高丽国,大明汉人没办法,又只有派大军入朝作战,结果打了数年,虽然打退了倭人,自己也损失不小,致使满州努尔哈赤做大,自己反而倒了大霉。

第三次是请朝末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侵略高丽,大清又与日本在朝鲜半岛大战一场,是为甲午战争,最后的结果却是大清战败,从此万劫不复,迅速滑向深渊;日本反倒踏着大清的骸骨倔起,成为新的列强。

最后一次,是新中国建立后的“抗美援朝”之战,浴火重生的中国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终于与当时全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打成平手,总算扳回了些颜面,国势复振。

一次又一次,如此这般,汉人又不欠高丽人什么,一次又一次被窝囊的高丽人拖累,仿佛成了一种宿命。摊上这种没出息的属国,也是天朝倒霉。

萧若不希望这么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