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2 / 2)
冲过来的这批骑兵是属于中央第一军团的,北伐的时候他们也曾作过费路西的部下,这时候有下少人都认识费路西。
「这不是撒多大人吗。」一个少校跳下马上前见礼道:「大人何故如此呀」
费路西作出精疲力尽的样子说:「莱维这个老贼兴兵作乱,社稷危在旦夕,我不得不冒死潜入敌营刺杀此贼。托天神的保佑,侥幸斩杀了贼首,但是刚才深陷其中不能脱身。你们若晚来一步,我就只好以身殉国了,此种活命大恩我会记住的。你们不必管我,追杀作乱之军要紧。」那少校转头对身后几个人说:「你们几个,留在这跟随撒多大人,事后自己回军营去。」又对费路西说:「那么在下就告辞了。」
纪元1002年2月20日,特雷迪亚侯爵、军令部首席大臣兼任军务部首帝大臣莱维元帅、尚书阁互相勾结发动的军事政变只经历了一天即被平定。
乱党首领份子莱维元帅被撒多费路西少将刺杀,特雷迪亚侯爵自杀身亡,尚书阁首席尚书瓦伦贝被生擒,尚书阁尚书科图卡、托库死于乱军之中。
据统计,此次政变以军人为主体,参与政变的少校级别以上军官多达四十六人,均为中央大军团和军令、军务部属下官兵。政变的主战场发生在陵园行宫,但是不代表京城里风平浪静,那天京城里也有一部份军队出现了似乎是自作主张的异动,显然这些都是配合城外乱臣们的行动,事后这部份军队的军官均被扣押起来。
2月2口,两位皇子和皇后以及一千送葬的人臣部回到了京城里费路西救一次二皇子、斩杀莱维,是个有功之臣。不过功臣遇到了麻烦,参与政变而被生擒的瓦伦贝尚书受审讯的时候,曾经点名指责费路西背信弃义,并声称费路西原本是莱维元帅一伙的,只是后来见大事下妙才刺杀元帅藉此邀功。
这口供一出来,惊动不少人。但是马上有另一个为保卫皇子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皇家近卫军的大队长哈格站出来作证说:「费路西前往敌营是忍辱负重的卧底行为,并非有心投靠。」哈格的名誉一向极佳,有他作证,这个也渐渐平息了。何况还有经济派的大人们也不是那么干净,他们差点就成了乱党的内应,自己心里有鬼,那还顾得上追究别人。门阀派的人看在费路西救过二皇子的份上,也没有深究。
而后费路西的日子很清闲,无非四处串门子。经过政变事件,面对过共同的敌人后,门阀派和经济派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般的对立,但是在皇位的问题上还是一个僵局。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皇位不能再空了。只要还空着一天,就会多一分出乱子的危险,野心家永远不会灭绝的。
这天,以皇后的名义在天凡宫召开了一次朝会,费路西作为外官很破例的被召去参加。费路西已经很久没有进过皇宫了,他上次进宫还是北伐之前觐见八世皇帝时的事情。
此番进宫,费路西见那天凡宫一如既往的金碧辉煌。从前他到这里的时候总是快步匆匆,很少去留意皇宫的景观,而且他还经常在心里抱怨从宫门到大殿的道路太长,用脚走来走去很耽误时间。但今日不知为何有了游览的雅兴,从宫门进去后一路上把各种细节看了个遍,仿佛一砖一瓦都在他的眼睛里过了一遍。费路西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大殿外,他自己都很奇怪,以前他不是这样的啊。
朝会的内容不外乎还是皇位的问题,皇后撂下了话,今天不讨论出个结果来谁也下准离开大殿。为了显示决心,大殿的门都被紧紧地关上了。
费路西瞧瞧前面并立的两位皇子:心畏感叹道「这哥俩挺可怜的。」有个大臣突然站出来,提出了他的建议,那就是抽签。立刻有一大堆人斥责这位大臣的「抽签方案」为胡闹,弄得这位大臣几乎下不了台,但是斥责半天,也拿不出什么别的办法。
这位大臣的位置离费路西很近,费路西那敏锐的耳朵听到他嘟囔着:「左右就这两个殿下,谁上还不都一样」听到这句话,费路西脑子里灵光一现,再看看并排的那两个皇子,心里有了主意。
「诸位大人听我一言。」费路西站到场中央高声说:「两位殿下的优秀不分轩轾,即使睿智如先皇般的人物都难以挑选出一个来,那我们这点智慧又如何能与先皇相提并论呢所以在下的意见是不用挑选了,两位殿下共同登基,共同执政」
场内一片沉默,费路西的意见超出大家的想象范围,一时间无法反应。俗话说「天无二口、民无二主」,谁能想到同时两个皇帝并列执政的念头呢,也就只有异想天开的费路西才会冒出这种前无古人的想法。
「好赞同」一声高呼打破了沉寂。费路西望去,是方罗老公爵。众人仿佛找到了标竿,纷纷附议赞同,持续了一个月的皇位之争就这样以一个意外的结局而告终。
另,据某人的回忆录记载,新体制的开山鼻祖撒多费路西当夜睡觉前曾对他的手下德尔利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双帝并立,这样无比狗屁的方案都能成为一种现实,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只是德尔利当时还不明白费路西为什么用「无比狗屁」这个词来形容他自己的提出的方案。
3月1日是个好日子,神英帝国的新皇帝在这一天登基,帝号九世。比较特殊的是,九世皇帝有两个,分别称九世左皇、九世右皇。
登基大典冗长而拖沓,似乎越拖拉才能越显得重要,不知道这种习惯是什么时候有的。单单在天凡宫大殿需要举行的仪式就有新皇帝领受三大教神官祝福、发表即位宣言、接受百官朝贺、论功行赏加官晋爵等等等等,这还不算要出宫举行的一系列仪式。
自恃功高的费路西耐不得大殿内的枯燥,偷偷跑了出来跟正在外面率领近卫军护卫典礼的哈格大队长聊天。
里面开始论功行赏的时候,礼仪官念到费路西的名字,却下见有人上前应答。
一个太监急匆匆走出来,看到悠闲的费路西,过来埋怨道:「哎哟,撒多大人,里面该你了,快进去吧,不要惹得两位陛下不高兴。」
费路西闻言进殿,无数道不满的目光投向了他,那意思分明是:本来仪式就够浪费时间了,你还要多耽误这一会儿。不过对于费路西擅自出去,大家都只有理解和羡慕的份,他们总有种种顾虑不敢像费路西这样肆意妄为。
礼仪官见费路西站好位置后照本宣科念道:「撒多费路西救驾在先,杀敌在后特赐一级伯爵」
费路西等他念完,谢恩道:「小臣微末功劳得此大封,当尽心竭力誓死以报陛下之恩德。」然后重新站到一边去。
关于朝政,下面比较重要的皇命还有:监国委员会维持原制不变,只是改为六人;裁撤尚书阁,所有尚书一律罢职;改组两军部,任命法明顿将军担任军令部首席大臣,军务部首席大臣由原副大臣替补。
从这一天起,双帝并立的体制在神英帝国正式建立起来,运行状况如何还待检验。
新封伯爵费路西终归要回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