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213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1 / 2)
第217章213.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
要说常驻东都的右镇魔卫将军齐蝶泉,跟“枪王”聂鹏也算是老对头了。
从前二人就曾经打过交道。
几年前,聂鹏与隐武帝秦武的关系公开之后,便是齐蝶泉奉命追捕围剿他。
双方来来回回交锋多次,互相给对方添了多道伤疤。
几年下来,聂鹏固然四处流离逃亡,齐蝶泉也没安生过,很少返回东都,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奔波。
只是到了今年,“枪王”聂鹏实力更上一层楼,成功臻至三品大宗师境界。
他本就实力超群胜过同侪,齐蝶泉虽然也强横,但境界相同时也需借助兵甲优良、人多势众且背靠朝廷,这才能赶得聂鹏到处跑。
现在聂鹏境界更高,双方态势顿时逆转。
朝廷方面倒也没有强人所难,在聂鹏重创芳华楼主,明确这位江湖枪王已经三品境界后,便叫停了齐蝶泉,将继续追捕聂鹏的差事移交给别人。
徐永生没跟齐蝶泉打过交道,但早就听马扬、和挺、欧阳树他们讲过,这位出身名门世家的右镇魔卫将军,性情争强好胜。
跟聂鹏纠缠多年没能拿下对方,这趟还要自己主动退让,齐蝶泉心中憋闷可想而知。
出于安慰她这几年一直奔波在外的缘故,禁军方面没有立刻给她安排新差事,也没有催促她尽快返回东都或者帝京,允许她留在江南一段时间。
一方面是令她休养一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除了“枪王”聂鹏之外,此前拓跋锋也曾经在这边出没,并且墨龙池主传出重新出山的消息,禁军镇魔卫方面猜测江南东道这边近来可能会出乱子。
齐蝶泉就近留在这一带,万一有事,可以应急。
等到江南西道江州那边宋氏一族祖地大乱斗消息传来,朝廷方面就更吩咐齐蝶泉先不必返回东都,就留在江南,随时可以配合卫白驹、齐雁灵等人。
这一位,再加上吴氏一族在太湖附近的宗师高手,才是徐永生报官的对象。
徐永生有了主意,当即便动身出发。
他离开湖州,前往苏州,寻找右镇魔卫将军齐蝶泉。
眼见已经快到地方了,徐永生忽然发现情形似乎有些不对劲。
除了他之外,还有别人也来了这边。
对方同样小心翼翼,隐瞒行踪。
这是一位佛门武魁,修为实力不浅,还很善于隐藏自身。
只是他料不到附近有个同为武魁,但文武双全的徐永生。
相近修为境界的情况下,徐永生是四块“智”之龟甲外,还要再加上四张武夫念气弓来支撑观火瞳、鹰眸、顺风耳、听风诀这些武学,这令他的洞察、感知能力远远超出当前境界水平。
他之所以修行上主仁辅智,就是为了这份先敏锐发现对手的能耐。
眼下这个僧人,其外貌身形,徐永生瞅着还有些眼熟。
正是当初从秀云镇掳走郭庆宁等人的六道堂分子中,为首的那个妖僧,法号智心。
徐永生神情略微有些古怪地看着智心妖僧小心翼翼,也来到齐蝶泉和其手下一些禁军将士的驻地外围。
随后,智心妖僧也悄然观察起来,似乎在确定局面,寻找机会。
徐永生暗中观察对方一段时间后,基本排除了智心妖僧早就是大乾禁军镇魔卫密探的可能。
可是看对方这样子,也像是一副前来告密的模样。
临时起意
还是说……
就见智心反而拉开距离,然后解下随身一张大弓,将一支绑有纸条的箭矢,搭在弓弦上。
徐永生在一旁见状,神情更加古怪。
这动作给了他熟悉至极的既视感。
毕竟奉公守法的徐先生自己,就经常干类似事。
智心妖僧悄无声息,准备将密信投给齐蝶泉麾下一位禁军校尉。
直接投给齐蝶泉本人,惊动了对方,第一时间追出来,智心妖僧没有脱身的绝对把握。
可就在他弯弓搭箭,瞄准前方之际,忽然心中发毛,感觉有别人悄然到了他身后。
智心妖僧虽然警惕起来,可惜已然来不及。
徐永生很快悄无声息将其解决。
不需要审问,他处理了对方尸体后,直接看那箭矢上绑着的布条就好。
布条上书写文字,徐永生看后神情更加古怪。
智心妖僧果然是来告密的。
但不是密告自家六道堂。
而是告发岛贼陈天发他们一伙的。
目标,自然是希望齐蝶泉等人能尽快把陈天发他们堵在太湖大泽,堵在三江水道内,不给岛贼返回海上的机会。
徐永生一时间哭笑不得。
他是来报告杜遮、曹静等六道堂中人的消息。
不曾想六道堂中人,这趟也来告发岛贼陈天发。
要不是赶巧大家撞到一起,智心妖僧这封信也同样送出去了,齐蝶泉会如何选择,还真不好讲。
相较而言,六道堂是比岛贼更重量级的谋反之辈。
但两封告密信一同送上去,定然会形成干扰。
不能让你们抢了我的词啊……徐永生失笑摇头。
他又仔细看了看那箭矢。
如果是寻常羽箭,徐永生就直接借鸡下蛋,把自己的密信绑在对方这支箭矢上便好,不影响继续使用。
但他仔细看了看,这箭较为特殊。
不是特别高,相反,是比较差。
海上、水上,因为弓弦受潮、箭杆受潮等原因,弓弩较陆上为少,就算有,风格也往往有区别。
就像智心妖僧用的这种。
镇魔卫事后追查,多半是追查到血鲨帮。
血鲨帮同岛贼素来水火不容,他们告密,自然解释得通。
但有关六道堂,自然是隐于水下。
说起来,陈天发等岛贼来袭之际,智心妖僧等六道堂中人早已经离开,他们也不清楚老冤家血鲨帮其实跟六道堂有关。
血鲨帮主乔显的师父“黑鲨”杜遮,更是六道堂高层之一,甚至可能是女帝周氏后裔。
徐永生考虑片刻后,没有节外生枝。
他换了一支较为普通的箭矢,绑好自己的信,继续报官这项光荣的事业。
信中全然不提岛贼陈天发等人相关,矛头完全指向曹静和杜遮二人。
一箭既出,徐永生便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