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箭雨(1 / 2)
三名弓箭手为一个小单位,以三角形的方式站位,一人突前,两人靠后。
然后开始轮换射击,突前者射击完成,马上向右后方移动,其余两人顺着相同动向移动。就像是一个时钟一般,流畅运转起来,理论上可以让箭矢的射击频率来到最高。
第一次有人提出箭雨这个概念的时候,弓手队就进行过实验。最终找到的最佳人数轮换,就是三人一组的小单位轮换。
轮换确定了,射击方式却没有被彻底确定下来。按照常规思路,三波箭矢攻击,只要按照顺序不断的向地面射去就行了。最多就是按照对方的行进方向,进行一定的覆盖范围微调而已。
可这种方法被证明是不够成熟的。
箭雨对于缓慢推进的敌人极其有效,尤其是在对方的阵线本身就相互紧密挨着的情况下。
可在面对有着快速突袭能力的敌人时,箭雨就显得有些笨拙了。
比如呼啸者,对于高地守卫军来说最惨痛的噩梦。
这些机动力强到爆炸的战斗单位,只要躲过箭雨的攻击范围,就可以连续用自己的速度优势超过箭雨,在箭雨覆盖之前就完成冲刺,到位厮杀。
(其实在使用飞马作为骑乘物之后,呼啸者的机动力已经下降了一个台阶。双足翼龙的冲击力和速度都更强,本身的战斗力也更强,在转向上的机动力优势更是爆表。使用飞马唯一的好处,应该就是逼格更高了……)
于是箭雨的适用场景就被极大程度的压缩,除了那些千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大场面之外,弓手队日日夜夜操练的箭雨,成为了一个摆设。
小规模的战斗,谁会用上这种攻击方式呢?
再往后,也就是在普罗米修斯之战归来的时候,彼时的王国弓手队队长“咆哮的火山”塔尔卡斯,对箭雨做出了历史性的改进。
放弃第一次攻击就直接做出杀伤的机会,而是将箭矢先射上高天。
这是最难的一步,如何控制好箭矢的方位,让其落地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的散开,覆盖住最大区域。其中需要多少日夜的练习,不难想象。
第二次攻击上前的时候,才是直接攻击目标。
第三次攻击开始之前,第一波箭矢,刚好在时间间隔中落地。再快的轮换,本身也有时间差,这种放弃第一次直接攻击机会的方式,将这个时间差给弥补了。
箭矢就会源源不断的落下,直到第三次攻击完成精确打击,直接将对方杀灭。
塞萨尔的头顶,正在不间断落下的,就是第一批箭矢。
“什么……?!!”
塞萨尔没有想到,箭雨居然可以真的做到毫不间断。本能的认为一定会有间隔的塞萨尔中了计,在自己看向高台的时候,被继续落下的箭雨锁定位置。
而且
“嗖嗖嗖嗖嗖嗖嗖!!!”
第三波,精确打击,展开。
这下真的麻烦了……!!!
塞萨尔的双眼瞪的老大,虽然早就知道,一个人来攻城,一定会极端困难。但没有想到连靠近城门这件事,都会有如此骇人的危险。
去死吧,塞萨尔。
锡尔塔的神色坚定。
你可知道,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多少时间……!!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
绵延、密集的箭雨不断浇落,塞萨尔的动作已经停滞,不再郁动,像是要放弃抵抗了一般。
双手还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抓取、打落箭矢,但塞萨尔自己也很清楚,等到精确打击到来的时候,那种箭矢密度,就算是自己的反应力和速度,也不可能躲过了。
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