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徐庶(1 / 2)
“好计划。”孙策在一旁赞扬道,“桂阳虽然也在荆州境内归玄德兄所有,却距离义阳很远,大军开拔至少需要五天的路程,那我们就定于一个星期之后,一同对徐州展开进攻。”
“好。”姜羽说道。
定好计划后,孙策就离开了义阳,只剩下刘备和姜羽等人,刘备开口说道,“除了刚才我提到的事情外,十万大军还少一个参军,就让徐庶跟着你们吧。”
“是,大哥。”
“徐庶虽是,我们到达荆州之后才投奔到我们这里的,不过我观他才智不亚于泠成多少,有他跟着你们,倒也稳妥一些。”刘备说,“传我令,让徐庶准备一下,明天就跟随大军前往桂阳。”
休息一个晚上后,第二天姜羽便在大军前方看到了正在等待他的关羽,他身边还有一个人骑着马和他并排想必那就是徐庶了。
历史中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这样一个忠心,神机妙算的军师,他自己本人在投靠曹操以后存在感就消失了很多,郭嘉、荀彧,曹操身边的谋士哪一个不是出类拔萃。
大军就这样从义阳出发了,如今这一半的荆州已经被刘备治理的很好,农民勤于耕种,商人勤于经商,官员仁爱待民,若不是此时姜羽正在大军之中,会有一种混入太平盛世的感觉。
持续两三百年的战争,直到隋朝战事才有少许缓解,人们想要安安稳稳的生存下来是多么的困难。
五天以后,姜羽等人就到达了桂阳,在经过一天的稍作休整后就十万大军就径直攻向扬州,南边距离扬州规模大的城郡都很远,刘表不可能怎么快的反应过来,派出援军,因此姜羽这一路上路过的小县城里几乎只有一两千兵马,十万大军强攻很容易就攻打了下来,直到今天,大军到达庐陵。
庐陵门关前流经着的赣江,是长江的一条重要的下流分支,据姜羽目测,这条河的狭窄处仅有二十五丈,最宽阔的地方则有近六十丈的距离。
不得不说,这条河流相当于一道天险,这让进攻庐陵的难度上升了一大半,唯一要说有什么破绽,那就是赣江距离庐陵还有一些距离,超过了一般弓箭的射击范围,很容易被从水路而来的敌军进行偷袭。
不过姜羽再向前往,发现围在江周边建立这一些塔楼,上面站着一些士兵,虽然起不到攻退敌军的作用,但是也足够离很远就看得起河口是否有敌人前来,起到探兵的作用。
姜羽一路进攻,庐陵不可能得不到他前来进攻的消息,因此姜羽也不遮掩,就站在远处观看庐陵的布防情况,并思考如何度过这条江。
若是要建桥必定会收到塔楼中士兵火箭的干扰,必须要用什么不着火的东西,而在如今的这个时代那种东西砌起来十分的费劲,除非有水泥作为粘合剂,水泥转头墙最佳,可惜三国时期没有这个东西,想要短时间内进行研制又太过于费劲。
看来他不应该只生产肥皂这种可以很快卖到钱的东西,也应该研制一些先进一点的武器工具,来加大军队的实力了。
姜羽命令士兵们退后五公里安营扎寨,庐陵易守难攻,绝对不可能是像之前那样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攻打下来的,至少要持续两三天的时间,因此一个好的营地也十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