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241章 砚台裂了缝,墨汁也能染红心

第241章 砚台裂了缝,墨汁也能染红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铜秤杆挑起一点墨垢,在阳光下看了又看,金属反光在他皱纹密布的脸上跳动。

“这墨里掺了朱砂。”他喃喃,“县里头头批文件才用这种,说是‘红口黑字,铁证如山’。”他突然抬头,浑浊的眼睛亮得吓人:

“你那寒潭水倒是个宝贝,把墨里的杂质全滤干净了,现在连我这老秤杆子都能看明白,这墨跟检举信上的,是一个窑里烧出来的。”

林英把比对图往桌上一拍,纸角扫得茶碗叮当响:“能当证据么?”

老秤爷“咔”地合上秤杆:“我称了一辈子米,还没见过这么准的‘良心秤’。这墨,比人的心还黑。”

当晚,靠山屯的铁匠铺亮了一宿灯。

炉火通红,映得刘铁匠满脸汗珠晶莹,铁板在锤下发出沉闷的“铛铛”声,火星四溅,落在围观村民的鞋面上,烫出一个个小洞。

林英站在炉前,看刘铁匠用铁笔刻出二十份墨迹比对图,水印信笺的纹路清晰得能数清叶脉,指尖抚过,凹凸分明,像触摸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姐,村口有人找!”小栓撞开铺门,鼻尖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花,“说是县上来的干部,要见生产队长。”

林英把刻好的铁板往草垛里一藏,裹上棉袄往外走。

雪地里立着个穿灰布干部服的男人,袖口沾着蓝黑墨迹——和老邮差描述的“总漏墨的钢笔”一模一样。

墨渍边缘微微泛红,像是干涸的血。

“同志是来指导生产的?”她堆起笑,“村头茶棚有热粥,先暖暖身子?”

茶棚里,老秤爷端着粗陶碗过来时,碗里的“寒光米”粥正冒着热气,米粒泛着淡淡的青光,药香混着谷物焦香,在冷空气中织成一道暖雾。

三天前那封挂号信……应该到了省委办公厅吧。

陈砚舟刚要接,老秤爷突然松手,碗“啪”地摔在他脚边。

白米粒滚了一地,混着青灰色的粉末,像一场微型雪崩。

围观的村民“嗡”地炸开了锅,这“寒光米”是林英带着他们种的,说是能治咳血,可陈砚舟刚才那副避之不及的样子,活像见了毒药。

“林队长,这是?”有村民扯她袖子。

林英没答话,转身往村口公告栏走。

陈默抱着一摞比对图跟在后面,冻红的手指捏着浆糊刷,黏稠的胶液滴在雪地上,瞬间结成琥珀色冰珠。

“有人用家族之名,行陷害之实。”林英的声音像冰锥扎进雪地里,“我不求他认错,只问一句……”她扯下旧通知,贴上墨迹比对图,“你写的每一个字,敢不敢刻在你爹的墓碑上?”

陈砚舟的脸白得像雪,刚要发作,身后突然传来“踏踏”的马蹄声。

两个戴棉帽的人翻身下马,其中一个掏出证件:“省纪检委的,陈砚舟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

风雪卷着他的灰布衣角,陈砚舟回头看林英时,眼里的狠劲褪了个干净,只剩一片慌。

“他不怕死,他怕丢脸。”林英望着他被带走的背影,对陈默说,“那就让他,在所有人面前,脸面尽失。”

陈默搓了搓她冻红的手,把自己的围巾往她脖子上绕了两圈,羊毛刺痒着下巴,却暖得让她想哭。

“接下来怎么办?”

林英望着远处的雪路,嘴角勾出点冷意:“明早让栓子跟王木匠的牛车去县城。有些东西,得让该看的人看看。”

她没说要送去哪里,可陈默望着她怀里鼓囊囊的蓝布包,手指掠过那棱角,是铁板拓印的边角,像刀锋一样硌人。

那里面装的,是二十把“刀”,每一把都闪着寒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