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请殿下发落(2 / 2)
越王宫大殿,气氛凝重。赵瑾被迫坐在那张他父亲曾经坐过的、如今冰冷刺骨的椅子上。
下方,站着浑身浴血、杀气未消的罗宽,一脸肃穆的罗老虎,以及几位参与政变的将领和文官,以及一些被“请”来的越国官员。
冯坤被扔在殿中,像一条死狗般瘫软在地。
罗宽上前一步,沉声道:“世子殿下,冯坤阉贼,祸乱朝纲,囚禁主上,勾结外藩,罪不容诛。今已被擒,请殿下发落。”
赵瑾看着阶下的冯坤,又惊又怕,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罗老虎适时开口,语气缓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世子殿下,冯坤虽除,然江南危局未解。
靖江郡王赵虢大军不日即到,其心叵测。大明皇帝雄师陈兵边境,盼江南安宁。
如今之势,负隅顽抗,唯有城破人亡,宗庙倾覆。
顺应天命,则可保殿下平安,越国宗室得以存续,江南百姓免遭战火。何去何从,请殿下为越国赵氏宗庙,为圣京万千黎民,速做决断。”
这是赤裸裸的逼宫劝降。
赵瑾泪水涌出,他看向殿外,晨曦微露,但照亮的是满目疮痍的宫城和未知的命运。
他想起舅父王佑安曾经的叮嘱,想起自己被软禁的恐惧,想起大明承诺的“保全”。他一个少年,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又能如何选择?
在罗宽、罗老虎等人目光的逼视下,赵瑾终于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说道:“一切……一切就依,依罗将军和……和罗先生所言吧。”
罗老虎与罗宽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早已准备好的“归顺大明诏书”被呈了上来。内容无非是陈述越国气数已尽,天命归于大明,为免生灵涂炭,世子赵瑾自愿去王号,率江南军民归附等语。
赵瑾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如同木偶般,在那份决定越国最终命运的诏书上,盖上了象征越国最高权力的印玺。
诏书被迅速誊抄,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圣京,并飞送往边境和大明中京。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圣京城头,已然换上了大明的旗帜。
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江南的格局。
冯坤的垂死挣扎,终究未能敌过罗老虎的暗中布局和罗宽的临阵倒戈。越国的历史,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而接下来的,将是接收、安抚,以及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靖江郡王赵虢的烂摊子。
晨曦刺破云层,将光芒洒在越王宫染血的汉白玉阶上。
空气里弥漫着硝烟、血腥和一种劫后余生的诡异宁静。
冯坤像一摊烂泥被拖出大殿,昔日权倾朝野的皇城司指挥使,此刻双目空洞,口中只剩下无意识的呜咽,他的时代在昨夜的血与火中彻底终结。
罗宽站在宫门高处,甲胄上凝固的暗红诉说着夜的惨烈。他俯瞰着逐渐被控制的皇城,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一夜之间,他从越国的将领变成了决定江南命运的关键人物。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拾取尸体,收缴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