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奋斗在新明朝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佑这些套话其实也在洪巡捕的预料中,官员们谁不会来这么几句早有准备的胡班头便按着洪巡捕事前教导说:“大人误会了,小人见大人家眷不在,身边乏人照料起居,未免要耽误公事,情愿将女儿送去侍候。”

“你真的肯将女儿送出家门”李佑淡淡的问道,似乎还在拿腔调摆架子。

胡班头却是大喜,以为李佑动了心,还有比成了李大人的便宜老丈人更好的事情么连忙答道:“自然是千肯万肯的。”

洪巡捕暗中得意,成了,一切都按照着他的设计走。

李佑抬头叫守门的长随道:“张三来这里”

张三恭敬的走过来行礼道:“老爷有何吩咐”

“听说你膝下无子,老爷我给你做主纳一门妾如何”李佑道,又对洪巡捕说:“劳烦洪捕头牵线搭媒,将胡班头女儿许给我这随从为偏房。”

胡班头神情巨变,这算什么摆明了李大人就是在赤裸裸的羞辱他。张三是什么身份,李家的一个奴仆而已。他胡班头好歹也是府署衙役小头目,把如花似玉的女儿许给一个奴仆,还是做奴仆的小妾,这不是莫大的耻辱是什么

眼见出了意外,洪巡捕心道,小李大人心胸不宽啊,看来是非常记仇的。但仍是有机会。他拼命地给胡班头使眼色,怎奈胡班头理解不了。

于是洪巡捕也顾不得失礼了,上前一把拉起胡班头,扯到稍远处低声说:“李大人对你看来恨意很深,你要让他消气才好。女儿怎么送不是送,给了那张三又如何,只要能让李大人泄掉恨意,哪还计较得许多若非如此,以如今情势,李大人轻松便能把你整治到死,你留着女儿又有何用”

胡班头被洪巡捕劝的沉默一会儿,心道,只要能保住自身,还有什么不能舍得的又回到李佑身前低声下气说:“蒙受大人关照,也是小女的福气。”

李佑便道:“胡班头好见识,现在便写契书罢,洪巡捕当个中人,张三去拿纸笔来”

只见那张三笑得合不拢嘴,白捡了一个小妾。他这当随从的,只能在门外干看着老爷眠花宿柳,还有各色美人投怀送抱,身为男人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今天可算捞到了点老爷手指缝漏下的好处。

待到契书写完画押,胡家女许给张三为妾这事也成了定局。

胡班头虽然不甘心女儿的归宿,但一想能把自己从灾祸中解脱出来也就接受了现实。至此他才算彻底放下心来,这道难关总是过去了,只要人还在,差事还在,那就很好。又递给洪巡捕一个感谢的眼神,若无指点,他还未必能平了这事,回头要重谢。

此时却听李佑问张三道:“张三,你这老丈人似是涉嫌仓案,本官为难得很,该如何是好”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诧异莫名,不晓得李大人怎的说起这些。

张三跟了老爷这么长时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觉悟很高的说:“老爷为主人,胡丈人为尊长,自古忠孝难两全,小人自然效仿先贤尽忠。”

李佑叹口气,轻描淡写道:“你去叫兵丁过来,送嫌犯胡班头去牢里罢,好生看顾。”府衙里的兵丁都是虚江县抽调来的,现在由李佑管制,自然指挥得动。

想着又做成一桩买卖的洪巡捕正在得意自己成功投资李大人的经典案例,有了人情就是好办事,却听见李佑要把胡班头下大狱,十分惊讶,忙道:“李大人你这是何意”

李佑深深看了一眼洪巡捕道:“本官需要向洪差役解释想法”

洪巡捕心里一悚,知道李佑对他帮着胡班头耍心眼不满,心里赶紧检讨起来。自从那天帮到了狼狈时刻的李大人后,似乎是有点飘然了拱手道:“在下知错了。”

胡班头惊惧的浑身皮肉颤抖,牢狱里头是什么样,他岂会不知送入牢中的人,要死要活还真就是掌权者一个念头的事情

眼瞅着兵丁毫不留情的将胡班头拖走,众人一时为李佑的翻脸无情而呆滞。要报复胡班头可以理解,但都以为就此作罢,胡班头要安然无恙时候,却来一个打入牢中那先把人家女儿骗过来作甚又给了胡班头得救的假象和希望作甚是为了更畅快的报复

这些人都是老公人,见惯黑幕,此时也不禁为李佑的手段而心悸。

李佑这样诡诈狠辣的处理胡班头,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敲打洪巡捕,更是为了杀鸡给猴看,树立起自己在府衙里真正的威望,弥补他长时间低调带来的威信不足这个负面影响。

衙役具有什么样的普遍特征可谓是欺软怕硬,瞒上欺下,又奸又滑。或者说,衙役群体是一个讲丛林法则的地方。畏威才能怀德,这是正理,老好人是根本无法在胥役这个人品彻底渣化的群体里获得什么声望的,讲仁义道德都是笑话一样。

于是胡班头便成了李佑的示范品,他用具体行动告知围着同知厅观望的衙役们本官够狠够毒,所以不好惹,你们这些贱役都当心了

不得不说,这个示范的效果还不错,胡班头的事情传开后,衙役们对李佑的惧怕一下远远超过了另一个残余官员王同知无数倍。

第三集府城风波第133章得陇望蜀

自从李佑处置了胡班头,同知厅便又稍稍冷清下来。这帮衙役们都深刻认识到,李知事虽然看似年纪轻轻,品级也低,但毕竟还是官老爷,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更是对署内胥役有生杀予夺的能力,不是可以随意串门并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小兄弟。

这日王同知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同知厅,他的皱纹和白发还是那样沧桑,但在别人眼里,此沧桑非彼沧桑也,前缀由落魄变成了深邃。

“短短两日便将案子审结了”李佑迎接时问道。

王同知摇头道:“当前仅是协助钦差简单问问而已,正式审案是要押送到京师交三法司会审。”

三法司便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国朝大案要案理论上都是要由三法司集体审过才能结案有东厂锦衣卫时另算,这就是俗话中“三堂会审”由来。刑部判案,大理寺覆核,都察院全程监督。

接下来李知事又向王同知禀报了署中近况,这两人虽然都是“冬”风得意,但仔细看神情又有些不同处。李佑那是很纯粹的高兴,王老同知则是喜中带着几分忧,乐中带着几分愁,纠结的和脸上沟壑一样。

关于王老头的心态,李佑也是能理解的,肯定和自己有区别。

他李佑现为府署经历司九品知事,本次升个八品的府署经历司经历问题不大。这个品级的杂职,没人去刻意关注,估计吏部许尚书顺手就能办了,一点都不带为难的,所以李佑无忧无虑的等着升官就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