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内忧(2 / 2)
说完,根本不给王强任何反驳的机会,陆摇直接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忙音,陆摇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这种糟糕的原生家庭背景,就像一道沉重的枷锁,是他必须背负的宿命。
他深知,自己想要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攀登得更高,就必须付出比那些背景清白、家庭和睦的同僚多出数倍的努力。
“王强……你最好适可而止,懂得见好就收。如果你们再不知死活地来招惹我,给我添乱……就别怪我不讲情面,彻底清理门户了!”陆摇心中暗暗发誓。
就在陆摇被家庭琐事搅得心烦意乱的同时,省城,省政府一间小会议室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副省长赵立峰正亲切地与前来开会的江州市副市长周芸进行着会谈。两人就近期省里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重点议题交换了看法,相谈甚欢,在很多政策取向上都达成了共识。
正式议题谈完后,气氛轻松下来。赵立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看似随意地说:“新竹镇那个陆摇,真是年轻有为,是块难得的好材料!你能从基层发现并培养他,真是慧眼识珠,是他的伯乐啊!”
周芸闻言,优雅地笑了笑:“你是指他搞的那个新镇建设规划吧?他能提出那样的构想,确实有些想法,也花了心思。不过,我得澄清一下,这个计划从头到尾,我事前并没有给他任何具体的指导或帮助,完全是他基于基层调研,独立思考和设计的。现在看来,这个方案确实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赵立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了然。他立刻明白了周芸的潜台词:她这是在刻意与陆摇保持距离,避免给人留下“裙带关系”或“刻意提携”的印象。这种姿态,一方面显得她举贤避亲,公正无私;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对陆摇的考验期尚未结束,或者,她有着更深层次的培养策略——更倾向于提拔那些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杀出重围、有强烈内生动力的人,而不是全靠上面托举的“阿斗”。陆摇显然属于前者。
赵立峰顺势接过话头,表明了自己的支持态度:“你谦虚了。不管怎么说,这个方案确实很有价值。我已经指示省发改委,将新竹镇的整体搬迁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纳入省里重点扶持的‘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项目库。我打算集中资源,把它打造成一个代表我省乡镇转型方向的超级样板小镇!”
周芸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赵立峰的弦外之音。她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平静地看向赵立峰:“超级小镇?样板工程?你的魄力令人钦佩。但是,是不是有点过于追求规模和效应了?容易让人联想到政绩工程啊。这……真的明智吗?”
赵立峰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自己可能操之过急,引起了周芸的警惕或不悦。他连忙试探着问:“那……依你的意思,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更合适?”
周芸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觉得,像新竹镇这样的探索,最好还是让陆摇他们自己在基层摸爬滚打,主导推进。省里和市里,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即可,但不宜直接插手,大包大揽。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干部,检验方案的成色。否则,拔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这里面的门道和分寸,赵省长你应该比我更懂。”
赵立峰立刻恍然大悟,心中暗道:原来如此!周芸这是在精心打磨陆摇这块璞玉!她不想让我过早地插手,打乱她的培养节奏,或者稀释了陆摇的个人功劳。她对陆摇,可不是一般的看重啊!
他脸上立刻堆起笑容,从善如流地说道:“你说得对!培养年轻干部确实需要耐心。那就按你的意思办,省里宏观指导,具体放手让陆摇同志去干!我们期待他干出成绩!”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