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无声的理解(2 / 2)
“行,那我明天再来。”他拉开车门,“进去吧,外面冷。我看着你进去。”
我没再说神马,抱着东西转身走进厂区。刷卡时回头,我回头看了一眼。
他的车还停在原地,双闪灯在渐浓的夜色里规律地闪烁着,像一种无声而坚定的守候。
回到办公室,打开保温桶,上层是煎得金黄焦香的饺子,下层是熬成奶白色的排骨山药汤,醋汁细心地装在旁边的小格子里。都是我最习惯的味道。
刚吃了几口,内线电话就响了。是赵工,语气火急火燎:“孙琳!追加的数据收到了。”
“但模拟组反馈,需要立刻调取三号特种合金在过去所有批次的高温疲劳测试原始波形数据!”
“两小时,不,一个半小时内必须传到他们服务器!这是紧急研判需求,关系到整体参数校准!”
“赵工,这数据调取需要跨库关联,解密流程更长,两小时恐怕……”
“没有恐怕!”赵工打断我,“这是关键验证节点,耽误了进度你我都负不起责!想办法压缩时间,必须两小时!”
挂了电话,嘴里的饺子好像也没那么香了。
立刻接通数据中心:“我是孙琳,‘利剑’项目紧急追加数据调取任务,优先级最高,目标路径我发过去,要求两小时内完成全部传输!对,所有流程压缩,我这边同步协调解密权限!”
安排好这些,我才重新坐下,继续吃饭。
汤还是温的,暖着胃,也让我纷乱的心绪稍微安定了一些。一边吃,一边还得盯着数据传输的进度条。
楚星河又探头进来,脸色有些紧张:“孙工,三车间周主任紧急联系,他们明天凌晨开始新型壳体的首次试制。”
“问我们技术支援能不能立刻派人过去全程跟进,确保万无一失。”
“你跟王柏去。”我快速安排,“带上全套技术资料和应急预案,二十四小时驻点待命。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刻报给我。”
“明白!”楚星河领命,快步离开。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我敲击键盘和偶尔点击鼠标的声音。
保温桶很快见了底,胃里踏实了,脑子也清醒不少。
我看着屏幕上一个个需要协调、确认、推进的条目,又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和那个早已空了的停车位。
夜色沉沉,那个已经空了的车位。明天同样的时间,那辆车还会出现在那里。
忽然就想起我们去领结婚证那天,阳光很好。张涛拉着我的手说。
“以后啊,你就安心在你那片天空里往前冲。家里的事,交给我。”他做到了,用这种最朴实无华的方式,一件厚外套,一顿家常饭,一句“明天再来”的承诺。
他默默地、牢固地支撑着我身后那片本该由两人共同营造的天地。
这种理解,不需要太多言语。
它藏在保温桶的确切温度里,藏在换洗衣物的柔软质地里,藏在他从不追问细节却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刻悄然出现的默契里。
对我们这行的人来说,这种无声却磅礴的信任与支撑,或许比任何轰轰烈烈的誓言都更珍贵。
它是在不见硝烟的漫长战线上,能让我们心无旁骛、勇往直前的最坚实的底气。
我收拾好保温桶,放在桌角。
明天,他还会来。而今晚,还是个有硬仗要打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