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履新(1 / 2)
北峰的主会议室里,会议桌边围坐着厂里几位主要领导,王总手里拿着份红头文件。
“现在正式宣布一项人事任命。从老陈退休以后,咱们技术支援中心的主任我兼了这么久了。”王总的目光最终落在我身上。
“这么长时间过去,技术支援中心的成绩在座各位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是时候宣布一下‘接棒人’了。”
“经过集团党组审议批准,任命孙琳同志任技术支援中心主任,即日生效。”
“孙琳。”王总再一次看向我,“老陈极力举荐,班子集体讨论,一致认为你能扛起这个担子。”
“技术支援中心是厂里的关键环节,是科研生产的‘润滑剂',更是安全防线的'瞭望哨'。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吧?”
“明白。”我点头,“感谢组织信任,感谢领导培养。我一定尽职尽责。”
王总继续道:“程序要走完。孙琳同志政治坚定,业务过硬,责任心强,在多年工作中展现了高度的保密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
“希望你不负众望,带领技术支援中心全体同志,继续为厂里的科研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是!”我应道。
散会后,王总单独留下我。“压力不小吧?”他问。
“有点。”我没隐瞒,“怕干不好,辜负了您和陈主任的期望。”
“老陈把你当接班人培养很久了。”王总笑了笑,“他看人准。记住,'瞭望哨'不光要站得高,看得远,更要脚底下扎根,稳当。遇到难处,随时可以直接找我。”
“谢谢王总。”
回到技术支援中心办公室,几个人正围在楚星河工位前看什么,见我进来,立刻散开各回各位。
楚星河挠挠头:“孙工……不是,孙主任,我们就是看看新下来的项目安全须知。”
“都看完了?”我问。
“刚开个头。”梁卓如接话,“这次涉及海军标准,比之前的复杂不少。”
我走到前面:“所有人,十分钟后小会议室开会。”
小会议室里,十几双眼睛看着我。有熟悉的老面孔,也有几个刚调来不久的年轻人。
我清了清嗓子:“任命文件下来了,以后我负责中心全面工作。职务变了,规矩不变,标准更高!”
“咱们中心,承接着厂里各个项目流程管理、数据维护、外协联络、安全巡检。”
“活儿杂,责任重。陈主任退休前,反复叮嘱一句话,‘守望者精神',不能砸在我们手里!”
楚星河坐直了些:“孙主任,具体怎么干?您吩咐。”
“第一,流程管控再细化。尤其是新项目,海军标准差异大,楚星河牵头,一周内吃透材料部分,列出风险点清单。”
“一周?”楚星河咧咧嘴,“那手册厚得能当枕头……”
“那就加班加点!”赵工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不知什么时候过来的,抱着胳膊靠在门框上。“时间不等人,项目节点卡在那里。”
“赵工说得对。”我接话,“王柏,新项目供应商名单提前筛查,资质、背景、过往合作记录,一项项过,可疑的立刻上报。”
“已经在整理了,下午发您复核。”王柏回答。
“好。还有,网络安全日常巡检,增加频次。现在外部环境复杂,任何异常数据流、可疑访问日志,必须第一时间记录上报,不准瞒报漏报!”
“是!”
“散会。各自忙去吧。”我说。
人陆续往外走。赵工走过来,“有点样子了。老陈没看错人。”
我苦笑:“赶鸭子上架。”
下午,我坐在陈主任以前,现在是我的办公室里。
内线电话响起,是宣传处刘铭:“孙主任,恭喜啊!新官上任,要不要做个专访?宣传一下咱们技术支援中心的新气象?”
“刘干事,谢谢好意。”我婉拒,“现阶段还是以扎实工作为主,等做出成绩再说。”
“理解理解,那先不打扰了。”
这
"瞭望哨
",得站好,得站稳。
我拿起笔,在笔记本上新的一页写下:技术支援中心近期工作重点及风险预案。
晚上七点,我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楚星河又急匆匆跑进来:“孙主任,出问题了!“
“怎么回事?”我放下包。
“海军标准里有个抗冲击测试参数,咱们现有的测试台达不到要求。”他递过一叠数据,“差百分之三十的载荷。”
我接过数据快速浏览:“联系过设备处了吗?”
“联系了,他们说新设备采购要走流程,至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