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老问题,新挑战(1 / 2)
1我盯着屏幕上的季度供应链比价分析报告,叫了一声高柏龙。他闻声快步走到我电脑前。
“小高,你看雷霆-10量产用的铝合金衬垫,鑫达厂这次报价比市场均价低百分之十五,但抽检样品硬度参数差了两个点。”
高柏龙俯身细看数据:“孙主任,我核对过三次,数据确实异常。他们上次交货记录良好,这次突然降价,我怀疑材料规格动了手脚。”
“不是怀疑,是肯定。”我调出检测中心刚传过来的材料扫描图。
“红外光谱显示锌含量超标,替代了部分铜合金。这东西短期不影响装配,但长期抗疲劳性会崩盘。”
我拿起内线电话,“采购部兰小雨在吗?通知鑫达厂负责人下午两点来我办公室,带上这批次的质检证明。”
电话那头的兰小雨声音有些迟疑:“孙主任,鑫达是老合作方了,要不要先通个气……”
“通什么气?”我打断她,“质量红线是拿来通气的?两点准时,你一起过来。”
放下电话,高柏龙略显担忧:“要不要先报备保卫处?万一是恶意违规……”
“别动不动上纲上线。先听他们怎么解释。记住,咱们抓的是质量问题。”
看着窗外厂区里来往的工人,我补了句,“但要是真踩了红线,绝对不能放过。”
下午一点五十分,鑫达厂的张经理提着公文包准时进门,兰小雨跟在后头。我让高柏龙坐旁边记录,自己翻开文件夹。
“张经理,闲话少说。”我推过去检测报告,“你们的衬垫,解释下锌超标问题。”
张经理擦擦汗:“孙主任,这是新工艺试产,成本降了质量绝对保证!我们厂效益不好,想给国家省点经费……”
“省经费?”我敲敲桌子,“导弹上天了你能省回来?硬度参数差两档,这叫工艺创新?”
我提给他采购合同副本,“第七条明明白白写着一级航空铝材标准,你当这是菜市场砍价呢?”
兰小雨这时插话:“孙主任,张经理说可以返工……”
“返工?”我冷笑道,“战机等着挂弹试飞,你跟我谈返工?”
我站起来盯着张经理,“质量红线,就是生命线!这次是警告,再犯,永久出局!”
张经理脸色瞬间白了,“孙主任,我认罚!马上换回标准料,差价我们贴……”
高柏龙合上记录本,轻声说:“明白了,供应链安全永无止境。”
我刚进厂时,连螺丝钉型号都认不全,现在却能对着供应链抓出毫米级的偏差。
有时候想想,所谓国家安全,不就是成千上万个数据包、零件号、质检章堆出来的?
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惊雷,只有日复一日的较真。
高柏龙探头问:“主任,要写事件报告吗?”
“写。但重点写工艺监管漏洞,别扯什么阴谋论,实事求是。咱们技术支援的职责,是让导弹飞得更稳。”
我和我的团队,不过是河岸上的守望者,盯着每一朵浪花别溅错方向。平凡吗?确实。但若没有这平凡的坚守,哪来苍穹之下,那道划破长空的利剑?
三天后的质量分析会上,我把那份事件报告放在桌上。各部门负责人传阅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质检部韩云天第一个发言:“孙主任,这个案例很典型。现在供应商都喜欢打擦边球,用‘新工艺’当幌子降成本。”
生产调度的李工皱眉:“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有些新工艺确实能提质增效,怎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