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90章 洪武三大搅屎棍

第90章 洪武三大搅屎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朱允炆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朝堂上最难缠的三个人。

为首的是他堂兄朱煐。

剩下的两个,就是眼前的张平和方孝孺。他们是朱煐的拥趸,将他的行事作风奉为圭臬。

三根搅动朝局的棍子。

如今,朱煐还没下场,仅是张、方二人,就把他这位皇孙搅得心浮气躁。

朱允炆胸口发堵。

憋屈。

他自认有几分城府,懂得权谋的迂回与牵制。可他所有的手段,都是为那些懂得进退、爱惜羽毛的对手准备的。

眼前这两个,却连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

刀锋刺不穿他们的甲胄,威胁动摇不了他们的心神。

计谋在他们面前,显得可笑。

一股无力感从朱允炆的脚底升起,蔓延全身。他坐镇东宫以来,从未有过这种失控的感觉。

寂静中,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方大人稍安勿躁。”

黄子澄向前一步,挡在朱允炆身前。

他脸上挂着笑容,但眼中有一道阴霾闪过。

黄子澄的目光扫过两人,没有闪躲。

“今日朝堂上之事,实乃黄某之错。”

他一开口,便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是在下,小觑了朱御史的本事。”

这句话说得很慢。

“在下心急湖广百姓,一时情急,言语未曾深思,冲撞了朱御史。”

“话一出口,我便悔不当初。”

黄子澄的语气充满自责。

张平和方孝孺面无表情,但紧绷的肩线有了一丝松动。

黄子澄捕捉到这一点,继续说道:

“这几日,方大人应该也能感觉到,朝中攻讦朱御史的奏表少了。”

他顿了顿,侧过身子,对着身后的朱允炆虚手一引。

“这背后,是允炆皇孙出面,登门游说之功。”

“殿下他,见证了朱御史的忠心,不忍忠良蒙尘,不忍他人中伤。”

这番话,让张平与方孝孺的眼神泛起波澜。

他们看向朱允炆的目光,多了审视与探究。

黄子澄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自己。

“今日,是在下未能听从殿下劝告,在朝堂上攻讦朱御史,这才酿成误会。”

他每一个字都咬得极重,仿佛是在给自己定罪。

“此番前来,黄某正是为了给朱御史当面赔罪道歉。”

“同时,也是为了恭贺朱御史得陛下隆恩,荣封侯爵。”

“还请张大人与方大人暂且息怒,将此事通禀朱御史一声。在下今日,当真是真心实意地来恭贺与道歉,绝非前来寻衅滋事。”

话音落下的瞬间,黄子澄对着方孝孺与张平,郑重地躬身,深深一揖。

他的腰弯成了一张满弓,姿态谦卑到了极点,将一位当朝大员的颜面,毫不犹豫地踩在了脚下。

冷风吹过,卷起他官袍的下摆。

始终站在一旁的齐泰,此时也上前一步,与黄子澄并肩而立。

他的神情没有黄子澄那般复杂,却透着一种更为直接的坦荡。

“子澄兄所言,也正是我想说的。”

齐泰看着两人,声音沉稳。

“此前朝堂之上,多有误会。今日,我们就是为了解开这个误会而来。”

他摊开双手。

“我们有错在先,朱御史要如何责难,我等皆心悦诚服,绝无怨言。”

齐泰的眼神不闪不避,显得真诚。

........

“哟?”

一道声音不大,却传入殿内每人耳中,带着懒散与戏谑。

殿内空气被这一个字搅动,所有人的视线都转了过去。

“这话说的挺好听。”

朱煐迈着步子,从方孝孺等文臣身后走了出来。他身上的青色布袍,在满殿官服映衬下,显得格格不入,却吸引了所有目光。

他穿过人群,文官们为他让开一条通路。

最终,朱煐停在朱允炆、黄子澄和齐泰面前。

他站定。

嘴角勾起弧度,似笑非笑,眼神里没有笑意,只有玩味。

目光在朱允炆那张稚嫩的脸上一扫而过,朱煐心中的迷雾散去。

他想通了。

终于想通了为何文官集团对他的态度会发生逆转。

就说嘛。

这些儒生,前些时日还视自己为乱臣贼子,是撼动国本的仇寇。那眼神,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怎么一夜之间,风向就变了?

不仅收敛了杀气,还开始示好,话中带着拉拢之意。

原来如此。

原来根子在这儿。

朱煐的视线从黄子澄、齐泰脸上挪开,落回到皇太孙朱允炆身上。

搞了半天,是这位皇太孙在背后操纵。

这个发现让朱煐感到荒谬,既想大笑,又感到无奈。

他妈的。

果然,这老朱家的人,从根上就不正常。

朱煐在心底咆哮。

这逻辑在哪里?

自己,朱煐,现在是什么身份?

是朱允炆的对手,吴王朱允熥的盟友。

为了朱允熥,他给蓝玉出谋划策,在东宫和吕氏针锋相对,几乎是把“我是吴王的人”这几个字刻在脑门上。

得罪朱允炆,是他计划的一环。

按理说,朱允炆此刻不把自己碎尸万段,都算仁慈。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但不记仇,不把他列为打击对象,反而要拉拢?

这是什么操作?

朱煐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他试图理解朱允炆的想法,却发现那是一团乱麻,无从下手。

这小子是怎么想的?

是觉得皇太孙之位稳固,想给自己找点刺激?

还是觉得他朱煐王霸之气外露,能让他不计前嫌纳头便拜?

朱煐想不通。

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让他设计的求死大计,成了笑话。

他感到无语。

就像拳手蓄力一拳,结果砸在棉花上。

没伤到对手,反而差点闪了自己的腰。

这老朱家的人,是不是都有受虐倾向?

朱煐的脑海里冒出这么一个结论。

而且越想,越觉得正确。

他当初为什么要和朱允熥搅和在一起?

为什么要给蓝玉出主意?

为什么要顶着压力,在东宫和吕氏硬碰硬?

为什么要得罪朱允炆这个未来的皇帝?

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系统任务上一道保险吗!

他为的就是把仇恨值拉满,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他畅想过未来:等老朱一死,朱允炆登基,万一那时自己还没完成那个‘为家国天下’而被君主所杀的任务,这位新君总该会念着旧怨,把自己拖出去砍了,给自己一个痛快吧?

这计划,多完美。

这布局,多深远。

可现在呢?

自己这边得罪得正起劲,那边怎么就要拉拢交好自己了?

朱煐感觉自己的计划被颠覆了。

这还怎么玩?

还有那个朱老四........

一想到燕王朱棣,朱煐的太阳穴就直跳。

那个未来的永乐大帝,是另一个让他头疼的人。

那家伙的想法,和朱允炆这小子比起来,没什么区别。

朱煐清晰地记得自己和朱棣那几次交锋。

每一次,他都以为把对方得罪狠了,结果呢?结果对方看自己的眼神,反而越来越亮,越来越........欣赏?

那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感。

朱煐每每回想起来,都忍不住一阵恶寒。

至于这祖孙三代里最顶上的那位,洪武大帝朱元璋........

老朱的症状,就更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朱煐甚至一度严重怀疑,老朱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特殊癖好。

别人都是龙鳞不可逆,龙颜不可犯。

到了老朱这里,规矩好像反过来了。

你越是顺着他,他越觉得你虚伪。

你越是骂他,骂得越狠,骂得越刁钻,他反而越是........爽?

那种感觉,就像是给他挠到了痒处,通体舒泰,爽歪歪。

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毛病?

这个匪夷所思的发现,让朱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产生了动摇。

先前整个文官集团的风向突然转变,朱煐就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对劲,他隐约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朱允炆的身上。

如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果然如此!

朱煐在心里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口气里,满是壮志未酬的悲凉。

看来自己的求死之路,注定不会那么一帆风顺了。

......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朱煐的胸腔里,一股无声的笑意在盘旋、冲撞,最终沉淀为一种近乎寒冷的平静。

主动送上门来,很好。

省了我再去找你们的功夫。

他的目光是一柄无形的尺,缓慢而精准地丈量着眼前的三个人。

朱允炆,未来的天子,大明的储君。他穿着一身常服,料子是顶级的,但此刻,那精心绣制的云纹袖口,正随着他藏在袖中的指尖,发生着极其细微的颤动。他努力维持着皇孙的仪态,下颌微微扬起,可那份强撑起来的镇定,在他的眼神与朱煐接触的一瞬间,就出现了裂痕。

黄子澄,帝师之尊,此刻却像个在店铺门口招揽客人的掌柜。他脸上肌肉的每一条纹路都在用力,试图堆砌出一个最真诚、最谦卑的笑容。然而,他鬓角渗出的那层细密的油光,混杂着汗珠,在厅内烛火的映照下,反射出一种狼狈的光。

齐泰,兵部尚书,向来以沉稳著称。他此刻却选择了用沉默来武装自己,视线牢牢粘在自己官靴前端的纹样上,仿佛那里藏着什么治国安邦的绝世妙策。

他整个人不言不语,像一块石头。

这三人,便是东宫的核心。

朱煐收回视线,垂下眼帘,嘴角牵动了一下。

缓和关系?这念头就是不尊重。他费尽心机,赌上圣眷,才在这池水中砸出一道裂痕。现在想用几句“无心之失”抹平?

休想!

“既然是殿下和两位大人的无心之失,我若追究,倒显得不近人情了。”

朱开口,声音温和,仿佛刚才的暗流只是一场误会。

话音落下,他对朱允炆拱了拱手,礼数周全。

空气中的弦松了。

最先有反应的是黄子澄。他长出了一口气,脸上的褶子舒展开,笑容里透出庆幸。

朱允炆的肩膀垮下来,储君的威仪被松弛取代。他觉得,朱煐这是对他身份的臣服。只要自己肯放下身段,事情就好办。

齐泰最后才放松。他抬起头,眼中流露出释然,眉头也平复下来。

朱允炆看向黄子澄。

黄子澄转向齐泰。

三人眼神交汇:风波平息了。

他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黄子澄开始盘算,如何措辞将这位武安侯拉入东宫阵营。一个受圣眷又手握兵权的侯爵,价值巨大。

齐泰在心中复盘,告诫自己不能再轻视此人。朱煐的手段和决心超出预估,是威胁,或许也能是盟友。

而朱允炆则沉浸在得意的感觉里。他认为自己登门,展现了胸襟,化解了危机。他觉得,朱煐这个人,并非难以相处。

他们不想与朱煐为敌。

他刚加官进爵,锋芒正盛,硬碰硬不是办法。化干戈为玉帛,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殿内气氛变得轻松。

朱煐看着他们,像在欣赏一幅画。他任由气氛发酵,直到每个人脸上都挂上笑容。

然后,他才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刺破了名为“庆幸”的气球。

“不过........”

一个被他拖长了语调的词。

朱允炆脸上的得意凝固了。

黄子澄的皱纹又拧成一团。

齐泰嘴角抽搐。

时间冻结,三人的笑意变成了面具。

朱煐眼中闪过光芒。他享受这一刻,享受将猎物拽入地狱的快感。

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字字敲在三人心上。

“要化解误会,总得有诚意才是。”

“口头道歉,太轻巧了些。”

话音落定。

朱允炆脸色由红转白。

黄子澄嘴唇哆嗦,面无人色。

齐泰的手在袖中攥成了拳头。

一股预感从三人脊椎升起,传遍全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