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朱煐:爽歪歪!(2 / 2)
距离皇宫不远的地方就是朱煐所居住的府邸所在的位置,那里很是安静,仿佛与世隔绝一样。高墙大院,朱门紧闭,偶尔有侍卫在门口巡逻,显得格外肃穆。
朱煐一大早就出门溜达了,现在正从朱雀大街慢慢走回自己的府宅,步子不紧不慢,仿佛在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他穿着一件普通的青布长衫,看起来与寻常书生无异,丝毫看不出是一位侯爷。
他穿越到大明也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虽然那个“为家国天下被君主所杀”的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可是他对于这大明应天府的街道却变得更加熟悉了,每条路都记得清清楚楚,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去,就像是自己家一样。
他知道哪条街的包子最好吃,哪条巷子的茶水最便宜,哪个胡同里有最好的裁缝。
最近几天朱煐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错,脸上常常带着笑容,看起来很是轻松,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离他远去。
好心情让他整个人都显得精神焕发,走起路来也格外轻快。
朱棣和朱允炆联手开办的,准备用来和自己开办的稷下学宫打擂台的燕王府学宫如今如日中天,在百姓的口中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名气,几乎人人皆知,这让他很是满意,仿佛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这让朱煐看到了自己创办的稷下学宫有可能失败的希望,心里暗暗高兴,觉得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就像是看到了终点线一样。他甚至在脑海中已经开始规划回到现代后的生活,想着要如何享受长生不死的乐趣。
是的,倘若是平常的普通人,那自然是不会坐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肯定会想办法挽回,可惜,朱煐并不是普通人,他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就像是水往低处流,他却偏要往高处走。
这种逆向思维让他的行为在旁人看来难以理解。
他心中的想法与普通人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一般人根本理解不了,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别人追求成功,他却渴望失败;别人害怕死亡,他却期待被杀。
穿越大明之后的首要任务是扬名立万,是创办什么稷下学宫吗?
不是啊!
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就像是不在乎脚下的尘土一样。这些在旁人看来重要无比的事情,在他眼里不过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而已。
朱煐可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那个特殊任务,一直记在心里,就像是背负着一座大山,时刻不敢忘记。每天晚上入睡前,他都要把这个任务在脑海里过一遍,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繁华迷惑。
咱可是要找机会完成那个“为家国天下被君主所杀”的天命任务,然后回到现代长生不死的!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就像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指引着他前进。
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都是为这个最终目标服务的。
只要能够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就能获得返回现代并且获得长生不死体质的丰厚奖励,这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是沙漠中的水源,珍贵无比。
一想到这个奖励,他就觉得眼前的一切困难都不算什么。
相较于在大明过这种苦哈哈的日子,朱煐还是更愿意返回现代享受舒适的生活,那里有他熟悉的一切,就像是鸟儿渴望回到自己的巢穴一样。
空调、网络、便利的交通,这些在现代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大明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科技改变生活,哪怕是大明的王侯在某些方面来说,也不如后世的普通人过得舒服自在,这是实话,就像是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灯火,虽然都亮,但亮度不同。
朱煐常常在心里比较两个时代的差异,越比较就越想回去。
不说别的,就说这夏天,酷暑难耐,在大明就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至于那些拿冰来降温的方法,这降温的效果和舒适度能比得上后世直接打开中央空调吗?根本不能比,差距太大了,就像是马车和汽车的速度一样,天壤之别。
每次汗流浃背的时候,他都会特别怀念现代的空调房。
因为目标不同,所以考虑的东西自然也就完全不同,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着任务展开的,就像是为了一个目标而设计的精密机器。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为了最终能完成任务。
朱煐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否则他也不会在听说朱棣和朱允炆在自己的庆功宴上被自己拒之门外,受辱之后联手开办燕王府学宫要和稷下学宫打擂台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将整个稷下学宫的所有事情全部交给朱樉和朱允熥去处理了,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就像是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别人。
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很不可思议,但对他来说却是必然的选择。
这实在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既能推进任务,又能避免自己过多参与,就像是一举两得,省时省力。
既能让稷下学宫面临失败的风险,又能让自己与未来的两位君主交恶,为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首先就是朱樉和朱棣从小就不对付,经常闹矛盾,想要让朱樉替自己拉一拉朱棣的仇恨,那是再合适不过了,简直是最佳人选,就像是找到了最合适的钥匙开锁。
朱樉那个脾气,三句话就能把朱棣惹毛,这种特质正好可以被利用。
老朱如今年纪大了,估计没几年好活了,朱煐心里头也没底,没有把握能在老朱还在位的时候完成这个天命任务,所以要做多手准备,就像是下棋一样,要多想几步。
他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朱一个人身上,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性。
他总感觉老朱在面对自己的时候,脾气出奇的好,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由,这让他有些困扰,就像是被一层迷雾笼罩,看不清真相。
按理说以老朱的脾气,早就该对他发火了,可事实上老朱对他总是格外宽容。
不过虽然不知道具体缘由,可是有问题那就得想办法解决,就算不知道缘由也得想办法去解决,不能坐以待毙,就像是遇到了障碍就要想办法跨过去一样。
朱煐决定不再纠结于老朱的态度,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推进。
而朱煐的解决方式就是双管齐下,同时进行,既要针对现在,也要布局未来,就像是同时播下两颗种子,希望它们都能发芽。他要在老朱在位期间尽量创造完成任务的条件,同时也要为老朱去世后的局面做好准备。
朱允炆和朱棣是继老朱之后大明的第二任和第三任君主,只要自己能够与他们两个人交恶,那么日后对完成天命任务一定大有裨益,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这是长远之计,就像是为了未来的收获而提前播种。
与未来的君主关系恶劣,到时候被处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是为什么要用朱樉去对上朱棣的原因所在,让他们互相争斗,就像是让两只公鸡打架,看它们谁能赢。
朱樉越是和朱棣作对,朱棣对朱煐的怨恨就会越深,这对完成任务是有利的。
这哥俩好像天生就不对付一样,要说别人想激怒朱老四,那难度可不小,可要说让朱樉去激怒朱棣,那朱樉只需要三句话之内,朱棣就得脸色发黑,怒气冲冲,效果立竿见影,就像是点燃了火药桶一样。
这种天生的不对付,正好可以被朱煐利用来推进自己的计划。
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个原因与老朱直接相关,是朱煐计划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那就是激怒那个“好脾气”的老朱,让他对自己产生恶感,就像是故意去捅马蜂窝,看看会不会被蜇。
老朱虽然对他很宽容,但他相信只要做得足够过分,老朱终会有忍无可忍的时候。
如果说朱允炆和朱棣是未来的话,那老朱就是实打实的“现在”,必须同时应对,就像是同时面对两条战线,不能放松任何一边。既要为未来做准备,也要把握当下的机会。
朱煐不光是要布局好未来,同时也要把握好现在,不能错过任何机会,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就像是一个猎人,既要盯着眼前的猎物,也要注意远处的动静。
他要在老朱还在位的时候尽量创造被处死的条件,同时也要为老朱去世后的局面做好准备。
稷下学宫是老朱寄予厚望的一个项目,非常重视,投入了很多心血,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朱经常过问学宫的进展情况,对学宫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要是把它给搞砸了,那岂不是直接在老朱的心里头印象分大大减少?
说不定还会惹他生气,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就像是故意弄脏了别人的新衣服,看对方会不会发火。
朱煐相信,只要稷下学宫办得一塌糊涂,老朱对他的好感一定会大打折扣。
这要是万一能惹得老朱暴怒,一怒之下再把自己给砍了,那可就太美妙了!正好完成任务,皆大欢喜,就像是中了大奖一样开心。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但值得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朱煐美滋滋地想着,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就像是设计了一个完美的陷阱,只等着猎物掉进来。
他甚至开始想象自己被处死的那一刻,会是怎样的场景,老朱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这也是朱煐在听说朱棣和朱允炆联手,并且一同开办了燕王府学宫要和稷下学宫打擂台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当起甩手掌柜,把稷下学宫的所有相关事宜全都甩给朱樉和朱允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就是要借朱樉的手把稷下学宫搞砸,从而激怒老朱。
这是一种信任!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就像是相信一把钥匙能打开对应的锁一样。
他信任朱樉一定能把事情搞砸,信任朱允熥一定帮不上什么忙,信任他们两个联手一定不是朱棣和朱允炆的对手。
是信任朱樉在“用脑子”这个领域和朱棣正面碰撞绝对不可能是对手的一种信任,相信他一定会把事情搞砸,就像是相信石头会沉入水底一样肯定。
朱樉的脾气急躁,做事冲动,缺乏谋略,这些特点都注定了他不是朱棣的对手。
要说行军打仗,那或许朱樉和朱棣之间谁胜谁负还不好说,犹未可知,要看具体情况,就像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两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在军事上各有千秋。
可要说让两个人来办学,那十个朱樉加起来也不会是朱老四的对手啊!
差距太大了,根本没法比,就像是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打架,结果显而易见。
办学需要耐心、需要谋略、需要懂得经营,这些恰恰都是朱樉所欠缺的。
朱樉就是朱煐用来给朱老四送人头的,故意让他去失败,好让稷下学宫办不下去,就像是故意派一个弱小的士兵去对抗强大的敌人,希望他被打败。
朱樉越是努力,就越是会把事情搞砸,这正是朱煐想要的结果。
不把稷下学宫这个老朱如此重视的项目给搞砸了,咱还怎么完成天命任务?
怎么回到现代享受长生不死?
这是必须的一步,就像是过河必须搭桥一样,没有别的选择。
只有让稷下学宫失败,才能激怒老朱,才有可能完成任务。
........
明媚的阳光洒在朱煐府邸门前平整的石砖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泽,有些刺眼,让人不敢直视。
这光芒跳跃着,闪烁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喜悦的事情。
微风吹得地上的落叶沙沙作响,轻轻滚动,像在跳舞一样,仿佛在庆祝什么喜事。
落叶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在地上划出优美的弧线。
朱煐感受着夏日早晨的凉风,只觉得未来可期,前途一片光明,心情格外舒畅,仿佛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他微微仰起头看向天空,目光深远,仿佛能看穿未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自信,似乎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天空湛蓝湛蓝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清澈透明,让人心旷神怡。
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留下清脆的鸣叫声。
洁白的云朵在空中缓缓飘着,悠闲自在,不受任何束缚,就像是自由的灵魂。
它们变换着形状,时而像骏马,时而像高山,让人浮想联翩。
万里晴空,阳光微微有些刺眼,让人睁不开眼睛,只能眯着看,仿佛在提醒人们它的存在。
这阳光温暖而不炙热,恰到好处。
朱煐只感觉一切都正在按照自己所预想的轨迹顺利运行,不由开心地笑了,笑容十分灿烂,像阳光一样温暖,仿佛能融化所有的冰雪。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满足。
........
而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地方,情况却不太一样。
那里的气氛与朱煐这里的轻松愉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另一头的凉国公府里,气氛十分凝重,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压在心头。
连门口的侍卫都绷着脸,不敢有丝毫松懈。
书房中,气压极低,气氛十分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什么不好的事情。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个个眉头紧锁,面色沉重。
这几日以来,朱樉、朱棡、朱允熥和蓝玉四个人每天都凑在一起,就只干两件事情,别的什么也不管,就像是专注于某个重要的任务,心无旁骛。
他们从早到晚待在这个书房里,连吃饭都是匆匆扒拉几口就继续讨论。
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打探燕王府学宫那头的消息,了解他们的最新动向,看看他们又做了什么,就像是侦察兵在探查敌情一样。
每次有新的消息传来,他们都会仔细分析,试图找出对方的破绽。
第二件事情就是苦思冥想,聚在一起讨论应对燕王府学宫的对策,想办法应对他们的挑战,不能让他们得逞,就像是在商量如何应对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们提出了各种方案,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总觉得不够完善。
可是就这样一连过去了好多天,他们只是一个劲儿地听到燕王府学宫那头频频传出捷报,好消息不断,可他们几个人却依旧是束手无策,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只能干着急,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每次听到燕王府学宫又有了什么新进展,他们的脸色就会更加难看一分。
原本他们还想着暂且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可是现在........
这他娘的再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以燕王府学宫现在的发展架势,真的就要后来居上,逼得稷下学宫没有立身之地了,到时候可就全完了,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就像是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房子,突然被大水冲垮了一样.....
这种眼睁睁看着对手壮大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他们倍感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