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36章 轰动京城的消息!

第136章 轰动京城的消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些日子以来可算是把他给憋坏了,心里一直压着一股火,无处发泄。

现在可算是好了,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感觉天也蓝了,云也白了,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看什么都顺眼了。

燕王府学宫的蒸蒸日上让朱樉时刻承担着莫大的压力,现在可算是好了,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可以喘口气了。

朱樉一行人率先走出了御书房,来到了外面的宫道上。

时间流逝得飞快,入宫上朝的时候天色都还没有放亮,太阳都尚未彻底升起,到处还是一片昏暗,而现在,从御书房里走出来,阳光已经彻底照亮了整片天地,到处都是一片明亮,充满了生机。金色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不得不眯起眼睛。

夏日的阳光在早晨的时候就已经显得十分炙热,照在身上有些发烫,让人不由得想要找个阴凉的地方。宫墙下的阴影里,偶尔有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稍微缓解一下炎热。

蝉鸣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叫个不停,像是在为这个炎热的夏天伴奏,又像是在为朱樉的胜利欢呼,宣告着他的成功。

风儿吹过宫墙,吹过四周的草木,吹得地上的落叶沙沙作响,发出细微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刚才御书房里的那场激烈交锋从未发生过,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璀璨的阳光照射在宫内的宫道上,照射在地上铺设的金砖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朱樉眯着眼,看着这熟悉的宫道,心里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像大夏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样舒服。

.....

朱樉、朱煐等众人走出御书房后,刺眼的阳光照射下来,几人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适应了一下这强烈的光线,然后才缓缓睁开。他们互相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像打赢了一场硬仗。

朱樉看向朱煐,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像是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悦。

“中兴侯,本王可算是没有辜负你的嘱托,幸不辱命啊!”朱樉激动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自豪,还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拍了拍朱煐的肩膀,显得十分亲热,像多年的老朋友。

说实在的,朱樉在接受到朱煐的托付的时候,心里的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有些寝食难安。他生怕自己把事情搞砸了,辜负了朱煐的信任,让他失望。

当日朱棣和朱允炆联手创办燕王府学宫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朱煐立刻就把稷下学宫重开之事的全部权力和责任都交给了朱樉,这不光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也是朱樉自己没有想到的,觉得十分意外。他当时就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

朱樉当时还想要推辞,觉得自己可能无法胜任,可朱煐却是那般地信任他,以至于朱樉都不好意思推辞了,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看扁了,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他硬着头皮接下了和朱棣、朱允炆联手创办的燕王府学宫打擂台的任务,心里一直十分忐忑,生怕自己会搞砸。那几天,他吃不好睡不香,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件事,像着了魔一样。

而此后几天看着燕王府学宫蒸蒸日上,发展得越来越好,朱樉每天都是压力山大,心里十分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能干着急。

他虽然嘴上说日后要当大明的贤王,可真正意义上并未独立主导完成过一次大事,心里没什么底气,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他怕自己会让朱煐失望,会让父皇失望,也会让那些支持他的人失望,抬不起头来。

而如今,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取得了成功!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他终于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证明了自己也有能力独当一面!可以独挡一面了!

朱樉看着朱煐,眼中满是激动和兴奋,他为自己能够成功完成这次任务而感到激动,同时也对朱煐的信任和支持感到十分感动,觉得朱煐是真的懂他,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可以信赖的人,是知己。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啊!朱樉在心里感叹道。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匹千里马,而朱煐就是那个发现他、赏识他的伯乐,是难得的知音。

本王这匹千里马总算是遇到朱御史你这伯乐了!朱樉看着朱煐,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绝不辜负朱煐的期望,要做得更好。

“王爷干得漂亮!”朱煐给朱樉竖起了大拇指,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由衷地为朱樉感到高兴。他看到朱樉这么兴奋,心里也觉得暖暖的,有一种成就感,像自己培养的孩子有了出息。

虽然朱樉的表现和他最初料想中的全然不同,而且事情的发展方向也和他预想的全然不同,可最终却起到了一个绝好的效果。

这让他感到十分满意,觉得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他原本以为朱樉会把事情搞砸,没想到朱樉居然做得这么好,真是出乎他的意料,让他刮目相看。

原本按照朱煐的想法,在听闻朱棣和朱允炆联手开办燕王府学宫之后,他直接当甩手掌柜,把稷下学宫开办的一切事宜全都交给朱樉和朱允熥去处理,自己则置身事外。他以为以朱樉和朱允熥的能力,这事情指定会办砸的,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注定要失败。

对面可是朱棣,那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永乐大帝,又有朱允炆这个获得了满朝文官支持的家伙辅助,朱樉和朱允熥如何会是对手呢?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他们俩加起来,恐怕也不是朱棣的对手,实力悬殊太大。

而一旦双方发生冲突,那就会爆发仇恨,结下梁子,这正是朱煐想要的结果。他就是要让朱樉和朱棣之间的矛盾激化,让朱允熥和朱允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水火不容。

朱樉和朱棣从小就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朱允熥和朱允炆又是竞争关系,双方之间本来就有矛盾,这样的阵容安排,这个梁子大概率是结下了,而且会结得很深,很难化解,像结成了死结。

如此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离完成任务又近了一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完成任务,返回现代,获得长生不死奖励的那一天,近在眼前。

穿越到大明,朱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完成那个“为家国天下被君主所杀”的天命任务,然后返回现代获得长生不死的奖励,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不惜一切代价。

老朱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想要在老朱的手下被杀,难度不小,毕竟在之前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尝试,收效甚微,都没有成功,老朱就是不杀他。这让他感到十分无奈,甚至有些绝望,像走进了死胡同。

老朱的脾气和史料中记载的全然不同,这丫的无论自己用了什么手段,就是不生气,就是不杀他,让朱煐感到十分无奈。

他有时候甚至怀疑,老朱是不是已经看穿了他的心思,所以故意不杀他,在戏弄他。

对此朱煐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感到十分无奈,只能另想办法,寻找其他的机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他必须为自己找好后路,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而作为历史上老朱的继承人,朱允炆,以及发动靖难推翻朱允炆的永乐大帝朱老四,他们就成了关键的后手,是他完成任务的希望所在,是他新的目标。

他要把宝压在这两个人身上,希望他们上台之后,能够满足他的愿望,给他一个痛快。

朱煐的目的就是和两人结下一个不可解开的梁子,深深的矛盾,这样以后他们上台了,就有可能杀掉他,完成他的任务。他就是要让他们恨他,恨到骨子里,恨不得立刻杀了他,除之而后快。

只是没想到,朱樉居然在和朱棣的对抗中找到了对方的破绽,还真完胜了这一局,这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他原本以为朱樉会一败涂地,没想到朱樉居然赢了,而且还赢得这么漂亮!干净利落!

不过如此一来,收到的效果却是远超预料了,比他预想的还要好!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完美!

朱老四和朱允炆的燕王府学宫直接被朱樉这货给弄破产了,而且还要将这五百万两银子退还给商贾,可以想象,他们将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京城的笑柄,被人嘲笑和议论!面子丢大了!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是奇耻大辱。

甚至这事儿可能都得载入史册,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一想到后世的人会在史书上看到朱棣和朱允炆的这段糗事,朱煐就忍不住想笑,觉得十分滑稽。

这梁子,可结大了,结得深深的!几乎到了无法化解的地步!朱棣和朱允炆现在恐怕连杀了朱樉的心都有了,当然,连带着他朱煐,肯定也被他们恨上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求之不得。

朱煐不由得幻想起来....这要是日后朱允炆或者是朱老四登基当了皇帝,自己开口只是随意一个劝谏,诶,他们就直接给自己来个赐死,下令杀掉他。那该多好啊,那他的任务不就完成了吗?就可以解脱了。

那这咱的任务可不就完成了吗?就可以顺利返回现代,获得长生不死的奖励了!想想就让人激动!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繁华景象,看到了自己长生不老,逍遥自在的样子,像神仙一样快活。

......

“走走走,中兴侯,今日本王高兴,心里十分痛快,本王做东,请大家去本王的府中大吃一顿,好好庆祝庆祝!”朱樉很是豪气地挥手说道,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像是中了头彩一样。他一边说,一边拉着朱煐的胳膊,就要往宫外走,迫不及待地想要庆祝。

这辈子他感觉就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这么痛快过,心里十分舒畅,像是三伏天喝了一碗冰水一样爽快。他觉得自己终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终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可以挺直腰板做人了。

采用别人的计策获得胜利和自己靠着自己想出来的法子直接力压朱老四,这两者之间的爽感是全然不同的,后者更让他感到自豪和骄傲!觉得自己是真的有本事,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赢得了这场胜利!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一旁的朱允熥也笑了,脸上带着轻松愉快的表情,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他一直以来都是懦弱的性子,不敢与人争执,总是畏首畏尾。

可今天,在面对朱棣和朱允炆的时候,朱允熥心里头更多的却是激动和兴奋,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觉得自己终于勇敢了一次,像个男子汉了。

这算是他正面和朱允炆的一次交锋,而且是他深入参与的和燕王府学宫对抗的整个过程,这让他感到十分有意义,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他不再是那个躲在别人身后的小孩子了,他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可以承担起责任了。

朱允熥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也没有做成过什么大事,总是被人忽视,觉得他没什么用。今天,他终于做成了一件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像获得了新生一样。

而今天,少年的朱允熥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子成就感,觉得自己终于做成了一件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再是那个被人看不起的懦弱皇子了。他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

相对于朱樉这头的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像是过年一样热闹,充满了欢声笑语。

朱棣和朱允炆这头的心情就恰恰相反了,两人的心情格外的不美丽,十分低落,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他们默默地走在宫道上,谁也没有说话,气氛十分压抑,像凝固了一样。

在御书房里愣愣地站了许久之后,两人才迈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走了出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仿佛脚下拖着千斤重担,走一步都费劲。

走出来的瞬间,刺眼的阳光照在两人的脸上,让他们感到有些不适应,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他们觉得这阳光格外刺眼,格外讨厌,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失败,在讽刺他们的无能。

朱棣和朱允炆只觉得这太阳也在故意针对自己,照得他们心烦意乱,浑身不舒服。他们恨不得立刻躲进阴影里,避开这恼人的阳光,找个没人的地方静一静。

蝉鸣声阵阵,叫得朱棣心里更加烦躁,情绪很差,恨不得把这些蝉全都抓起来,让它们永远闭嘴。他觉得这蝉鸣声就像是在对他进行无情的嘲讽,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像有无数只苍蝇在耳边嗡嗡叫。

“四叔,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朱允炆看着朱棣,脸上带着迷茫和无助的表情,像是迷路的孩子一样。他年纪还小,经历的事情不多,遇到这样的挫折,难免会感到彷徨和无措,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走吧,先去把银子领回去,然后再去把这些钱退还给那些商贾们。”朱棣也是一脸的无语加郁闷,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像是吃了黄连一样苦。他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像斗败的公鸡。

谁能想到这特么的到头来会是这么个结果?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他原本还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发财的好门路,找到了一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没想到却是一场空欢喜,竹篮打水一场空。

开办燕王府学宫的一切步骤都是严格模仿的稷下学宫,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唯独一点不同的就是燕王府学宫一个名额卖给商贾卖五万两银子,而稷下学宫则是一个名额卖四五十万两,价格相差很大,一个便宜一个贵。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微不同,却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朱棣现在真是后悔莫及。

早知道这样,他就该把价格定得高一些,或者干脆不定价,免费招收学生,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了,可惜没有后悔药。

这下好了,要全额退款,把收来的钱都退回去,这下可完犊子了,一切都白忙活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朱棣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是被人挖走了一块,又像是做了一场噩梦,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没留下。

......

翌日。

一则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这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议论着这件事,像炸开了锅。

消息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燕王府学宫宣布,将把所有收取的银两全额退还给那些报名的商贾,一个子儿都不少。

至于退款的原因,燕王府并没有明说,只是含糊其辞地表示,是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不便详细说明。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那些原本还在羡慕燕王府学宫生意兴隆的人,现在都开始看笑话了;那些已经报了名、交了钱的商贾们,则是心情复杂.....

既有拿回钱的庆幸,也有希望破灭的失望;而那些一直在观望的人,则是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急着报名,否则现在也是空欢喜一场,白白激动一场。

总之,燕王府学宫这件事,成了京城最近最热门的话题,人们都在猜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燕王府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各种流言蜚语,各种猜测推断,充斥着京城的大街小巷,让原本就热闹的京城,更加喧闹了几分,像一锅煮沸的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