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游子归乡。(1 / 2)
笔落诗成。
卢璘放下笔,后退半步。
满堂宾客的视线,死死地钉在纸上。
《望江楼·簪花宴赋》
百尺楼头剑气横,江天万里看潮生。
少年自有凌云志,不向人间问功名。
寂静。
整个望江楼,落针可闻。
“好!”
魏长青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
“好一个少年自有凌云志,不向人间问功名。”
一声暴喝,炸醒了满堂宾客。
“此诗,当为我江南道第一江楼题咏歌!”
“何止是江南道,此等气魄,放眼大夏,谁人能及!”
“前有天下谁人不识君,今有少年自有凌云志,不向人间问功名.......”
“卢案首!真乃我辈楷模!”
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自强社的学子们个个脸上放光。
那名最先提议作诗的老乡绅,激动得胡子都在抖,第一个冲了上去。
“卢案首,此等佳作,足以传世!老夫愿出五千两,求购此墨宝!”
话音未落,旁边那名腹部高挺的富商立刻挤了过来。
“五千两?老先生,你当我江南道无人不成?我出八千两!”
“我出一万两!”
“都别争了,老夫出一万二千两!谁也别跟我抢!”
一时间,望江楼变成了竞拍场,平日里养气功夫不俗的乡绅名流们,此刻为了争夺一幅字,吵得面红耳赤。
黄观和陆恒等人下意识地将书案护在身后,生怕这些人冲上来直接动手抢。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之时,魏长青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魏长青缓步走下主位,来到书案前。
低头看着宣纸上的诗句,久久不语。
良久,魏长青抬起头,环视众人。
“此诗,乃卢案首于簪花宴上所作,当为我江南道院试之见证。”
“依朝廷规制,当由学政衙门收录存档,以备史官查阅。”
说完,魏长青也不管众人反应,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宣纸卷起,收入袖中。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场的乡绅名流们全都愣住了。
收录存档?
备史官查阅?
谁不知道你魏长青是出了名的爱书法,这分明就是假公济私,仗着官威强抢!
可谁敢说一个不字?
人家是学政,是这次院试的主考官,说的话就是规矩。